此次中國重汽上演獨董風波,那么,我們的獨立董事制度有什么問題?為什么退休省部級獨立董事候選人臨陣脫逃而沒有任何解釋說明?“官獨董”是不是合格的獨立董事候選人?退休官員普遍年事已高,我們該不該對獨立董事或其他董事候選人的年齡上限有所要求?“官獨董”擔任獨立董事的津貼是否應有所規范?如他們違反了法定義務,是否應與其他董事一樣得到公平的處罰?
獨立董事資格條件沒有涉及“官獨董”這一特殊群體,造成人們對獨立性條件的不明。
有些“官獨董”擔任上市公司獨董,且不說其是否無功受厚祿問題,確實有違國家《公務員法》。我們擔心的是他們擔任上市公司的獨董,可能會為上市公司爭取到一些法外利益。“官獨董”有大量的人脈資源、強大的人脈關系可以為上市公司所利用,形成上市公司的天然保護傘。有了這樣的“官獨董”,上市公司在某些灰色場所或爭取項目時就可以所向披靡。這時候的獨立性更多表現為與公共利益的沖突!
令人費解的是,法律有離職時間的約束,但上市公司和相關“官獨董”視而不見。相關監管部門不表態,也沒有看到“官獨董”違法擔任獨董被查處的消息,最后還是公眾的一片質疑聲起了阻擊作用。關于獨立董事的任職資格條件,1986年英國專門頒布了《公司董事資格取消法》,規定:“除非章程另有規定或股東會決定同意,對超齡董事的任命并在決議中特別說明其已達到的年齡, 董事年齡最高為70 歲”。這一規定對我們也有借鑒意義。2004年,寧波東睦董事長小山星兒的出生日期為1905年,是名符其實的“百歲董事長”!這在全國上下引起不小的轟動。
避免選擇性執法,維護法律的尊嚴。從規則方面說,除《公司法》、《證券法》外,中國證監會、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頒布了一系列規定,但是執行情況并不如意。十年前,上市公司“鄭百文”獨立董事陸教授被罰三萬元,但最后礙于情面不了了之,沒有執行。這就是我們的法治現狀,法治威信建立不起來。據中國證監會的規定,任何人欲擔任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都要參加監管部門的培訓和考試以及每兩年一次的后續培訓。但我們不時發現有的領導就獲得了豁免。還有的人擔任獨董多年,沒有取得獨董任職資格,卻謊稱取得了獨立董事資格證書。希望有關監管部門對此類問題引起重視,對擬任獨董的任職資格認真審核、嚴格控制,對已任“獨董”加強管理,如有違法犯罪活動,決不選擇性執法,強化“官獨董”任職的風險意識,以維護法律的尊嚴。
盡快推出《獨立董事工作條例》,促使獨立董事勤免勉責。2013年9月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公司發布的《中國上市公司投資者保護狀況評價報告(2012年度)》顯示,獨立董事親自出席會議比例創出了9年來新低。實務上,我們發現董事會會議多采取通訊和現場會議相結合的方式,有不少獨董便以工作原因,采取通訊表決方式。而股東大會則認為與獨董無關,更不參加。有的上市公司反映,有時也會出現那些威望很高卻不懂公司經營的“官獨董”對公司指手劃腳,實在無法收拾。
誠然,我們要求“獨董”出席上市公司所有的董事會會議是不現實的。“獨董”是否應該出席股東大會?“獨董”應在上市公司至少工作多長時間?如何開展工作?如“獨董”沒有履行職責如何處置?是否應與其津貼費掛鉤?這些都應當通過制定《獨立董事工作條例》予以明確,促使獨立董事勤免盡責。
盡快將中紀委關于對領導干部擔任獨立董事的特別規定上升為規范性文件。中紀委對領導干部擔任獨立董事發布過特別規定,但這還不可稱之為上市公司獨立董事的規范性文件。對于違反規定者,也沒有什么法律責任可追究。在香港,退休后的公務員欲擔任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立法上并不禁止,但可致使退休金或津貼暫停支付。如行政長官信納該人不再具有該身份,可指示恢復付予該人退休金或津貼。因為退休后的公務員擁有豐厚的長俸!我們不可有此立法嗎?讓“官獨董”們暫停支付退休金或其他福利,只領取上市公司的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