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的尾聲,中國時尚界迎來了它的壓軸之作——哈爾濱國際時裝周。它帶著人們從百年時尚之都的起點揚帆起航,踏上了一場充滿時尚的夢之旅。對于哈爾濱國際時裝周,外人究竟是帶著怎樣的目光看待它?它為什么能呈現出與眾不同的氣質?又為何具有不可替代性?這些答案,由紅博商業總經理、黑龍江服裝行業協會會長王麗梅給予讀者答案。
打開一扇時尚窗
5天,2012年哈爾濱的冬天,上演了一系列充滿創意的時尚劇。誰也不能否認哈爾濱與生俱來的商業氣息,作為北方重要的消費基地與集散地,這個城市隨處充滿商機,這里的人們審美標準與搭配方式自成一格,因此,哈爾濱姑娘會穿、敢穿的名氣早已散播到全中國。
2011哈爾濱國際時裝周打開了一扇窗,讓時尚的新鮮空氣再次激活這座城市的時尚因子,那么第二屆哈爾濱國際時裝周則推開一扇門,讓時尚經濟在這里落地生根,形成產業,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王麗梅認為,一個好的時裝周,首先要征服設計師。俗套的、程式化的東西顯然無法激發設計師的靈感,只有在哈爾濱這樣氣候宜人、四季分明,又能滋生無限創意靈感的沃土,才能激發并創造出優秀的設計作品。
“起步晚也是一個優勢,我們可以學習國際上最成熟的模式,吸取各家之長,辦出既有專業水準,又有生命力的時裝周,并使時尚經濟成為常態化、可持續發展的現實產業鏈。舉辦時裝周,一個非常現實的意義就是打造一張美麗哈爾濱的全新時尚文化名片。因此,關于時裝周信息的知曉率,它深入人心的程度,幾乎直接決定著時裝周的成敗。在推廣過程中,我們緊緊抓住這座城市人們的心靈和服裝行業從業者的需求RgBsPgMcyAr8xgBc+B8vfA==,以城市的情感為依托、以時尚精神為展現形式的信息傳遞,讓哈爾濱人存蓄已久的激情和夢想爆發,也讓業界人士的目光瞬間被這座城市所吸引。時裝周不僅僅要為行業人士分析預測下一年的流行趨勢,更應該把時尚傳遞到顧客心中。”
時尚超級產業鏈
在現代社會,時尚不僅是一種生活態度,還將改變行為方式。王麗梅認為,未來的中國服裝行業一定能誕生世界性的品牌,但這一未來需要所有人從當下做起、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哈爾濱國際時裝周,當然并不僅僅是請大家來感受冬季雪花飄動的魅力,不僅僅是為了請大家不遠萬里來看哈爾濱姑娘的靚麗身影,她只是哈爾濱時尚產業鏈中的一個“超級鏈接”,與每一個參與時裝周的人構成了冰城獨有的時尚項鏈。
時裝周實際上只是中國服裝新銳時尚發布基地的一個大型活動,一次城市時尚產業的呈現,一個完美的開端。依托紅博西城紅場這一新銳時尚發布基地,他們將打造一個時尚產業“系統工程”,構建“時尚產業價值鏈和時尚文化生態鏈”兩大鏈條,以新銳創意、產業升級和市場轉換為導向,與市場結合、與本土設計力量結合、與產業配套結合、與區域經濟結合,最終實現承擔一種社會責任、做實一個時尚基地、鍛造一個時尚產業、樹立一個生活范本、打造一個優質品牌的“五大目標”。
“做中國服裝新銳時尚發布基地必須是系統工程,不是今天搞一個走秀,明天搞一個演出,后天搞搞論壇。”王麗梅說,“基地是一個系統工程,從落地到實體到整體的策劃、宣傳,整體的推廣都是一系列的。一定要和區域經濟結合起來。百年以前哈爾濱是最時尚的,之后變成了重工業城市,但改革開放30年以來,經濟結構發生了變化。政府已經意識到,在經濟結構轉型中,時尚產業應該占據重要的地位。所以在政策層面上,這個是最好的時機。另外,哈爾濱當地有6所院校設置了服裝設計專業,更多的哈爾濱本土設計力量參與進來,因為他們有前沿新銳的思想,對哈爾濱這個城市有獨特的理解。
“一個企業的社會責任和經濟效益達到共贏的時候,它可以起到1+1大于2的效果,才可以持續發展下去。”所以,新銳時尚發布基地要與地方產業結合起來,為新銳設計師搭建平臺,讓他們落地、推廣、包裝,還要“扶上馬,送一程”。這是紅博作為一個商業企業體現出的社會責任。
也有人不理解地問王麗梅:“為什么要花那么多錢來辦時裝周?”承擔社會責任是主要原因,另外,在王麗梅心中,無論做人還是做事,都應像鷹一樣飛得更高、看得更遠。
東方國際品位
本屆時裝周的國際名模數量堪稱首例,有來自肯尼亞的DORIS、俄羅斯的KSENIA、波蘭的TEODORA、巴西的MONIQUE、烏克蘭的MARIA、YAN、塞爾比亞的MILICA、烏拉圭的ELISA、法國的FAUSTO,他們都是模特中的精英,此次匯聚到時尚的中心點,共同演繹新銳時尚潮流風向。
5天的時裝周,我看到為了完美展現“老廠房”充滿傳統與現代交融的美感,傳遞古老與時尚碰撞震撼,工作人員已經連續多日就現場的每個位置進行反復確認,每個角落放什么樣的物品,每名禮儀的言談舉止,每張桌子的高度,每把椅子坐著的舒適度,每個路口的指示牌,每位領導的進、出場順序等……所有的工作都事無巨細地確認無誤。
哈爾濱國際時裝周的成功,還在于跳出了業內的小氛圍,更依托著舉城關注的大氛圍:哈爾濱市政府作為主辦方,為時裝周順利舉辦提供的支撐是具體、細致而高效的。
老房子蛻變 新時尚先鋒
在紅博西城紅場的新聞中心里,掛著一幅字畫,上書“螞蟻啃骨頭”。就是靠著這樣的精神,紅博商業牽頭舉辦了兩屆哈爾濱國際時裝周。
在西城紅場的老工業廠房里,會發現“紅房子”是一筆寶貴的財富,這也是其他項目無法復制的核心優勢。如果讓這些老廠房全部從城市消失,那無疑是抹掉了一段珍貴的歷史!紅博商業懷著對歷史負責的使命感,針對西城紅場內的老廠房進行保護性改造,并注入新的時尚文化元素,既保留了珍貴的歷史痕跡,又煥發了老廠房新的生機與活力。
王麗梅認為,哈爾濱國際時裝周的主題與西城紅場這一平臺可謂珠聯璧合。一個在凝結著城市精神的老廠房里舉辦的以“新銳”為主題的時裝周,讓固化在哈爾濱人骨韻里的時尚因子重新回歸,新銳時尚風潮將彰顯哈爾濱成為“時尚意見先鋒”的歷史積淀與成熟維度,重新燃起這片土地上的人對時尚的追求與愿望。
浪漫執著時尚女人
哈爾濱,它并不像傳說中的那么寒冷。從機場到酒店的一個多小時里,聽到的是充滿了東北式幽默的廣播節目,也聽到了不下五次關于2012哈爾濱國際時裝周的廣告。
哈爾濱,一直有著自己的時裝夢,而王麗梅,一直就是那個筑夢的人。她既有商業家的自信、果斷,也有著女性的一種柔情、浪漫。堅韌、智慧、執著的她一直在以非常藝術的方式做商業。
很多人會覺得商業是低端的,藝術是高雅的。著名策展人、藝評人陸蓉之在2012哈爾濱國際時裝周的TOP-LINK創意論壇上大聲表態:“我再也不相信所謂的曲高和寡。”陸蓉之的這番話讓王麗梅非常感動,她覺得自己找到了知音。一直以來,王麗梅都認為“商業是藝術的最高形式”,陸蓉之的想法與她不謀而合。很多人并不了解商業,雖然他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商業,價值的轉換離不開商業,但是他不敢去正視商業,因為一提到“商”,似乎就使自己貶值了。他們大多會把商業、商人和自私、狹隘聯系在一起。
很多人與王麗梅有過接觸之后,會不經意地說出這么一句話:“你怎么不像商人?”這樣的話其實充滿褒揚,但卻讓王麗梅覺得“傷自尊”。她會堅定地告訴別人:我是做商業的。在王麗梅看來,如今的商業更多的是給人們帶來一種生活方式的變化,它是一種文化情趣的載體,涵蓋面已經很廣。每一個活在地球上的人,都離不開商業。
“HAH!”品牌&時尚聯盟展現原創
作為哈爾濱時尚精神視覺化表現的“HAH!”品牌面世,這是紅博商業與哈爾濱市婦女聯合會、哈爾濱新銳設計師共同締結“HAH!時尚聯盟”。
“HAH!”是紅博商業新銳呈現的全新品牌,它不僅代表了哈爾濱的城市簡稱,還是一種極具力量的生命表達,是呼吸,是自由,是能量的出口,是對創意的吶喊與助威,是對創意的驚奇與贊嘆,是對創意的渴望與希望。
本屆時裝周塑造并推廣了凝聚哈爾濱時尚精神的“HAH!”品牌,將哈爾濱的時尚視覺化展現出來。并通過與哈爾濱設計名師、新銳團隊組建形成“HAH!時尚聯盟”。 “HAH!”品牌是一個有廣泛外延和內容的品牌,它起到了吸引、召集全國、國際頂尖設計師,從服裝飾品拓展至更多時尚產品,形成全系列開發,展現哈爾濱的時尚能量和時尚聲音,進而以“HAH!”品牌為根基建設服裝文化產業園,匯聚時尚產業要素,強力構建地方品牌集群。
原創品牌將讓你流連忘返
據了解,在“HAH!空間”舉行的原創設計師作品展售活動,為市民呈現原創設計師的服裝、服飾、刺繡、亞麻制品。在這里,你不僅可以盡情欣賞創意的神奇,更會買到只屬于自己的設計師原生作品。
在“HAH!空間”展售的作品之中包含了哈爾濱本土特色服飾產品以及武學凱、武學偉、盧禹君、文妙、魏騰飛、魏明輝、邱梓豪、姜麗影、孟祥千、劉璐、梁勤、李春江、焦麗賢、于詩萌等知名設計師的作品,并推出了SEACALM、The Thing、素人品牌以及丁一厚皮人工作室的最新設計。
緊密結合本土原創設計力量,結合本地經濟,“HAH!空間”通過這個平臺將本埠原創設計推向國際舞臺。市婦聯推介的哈市著名的民俗藝人宋兆萍、王麗紅、陳秀萍、公玉梅也在現場公開制作創意作品并參與展售。
這次的哈爾濱時裝周,不僅是中國時尚界的一次盛典,更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擔負起更多的歷史使命。紅博商業與哈爾濱市婦聯在時裝周期間,引導婦女的創業與就業,以及品牌創建活動,形成以“品牌創建”為核心的服裝配套產業鏈,抓住時尚的最前沿發展思路,將手工業與國際時尚相結合,使之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態勢,形成本土原創設計力量,為本土創意產業形成做出貢獻,相信未來會有更大的發展前景。
時裝周是短暫的,但她對哈爾濱時尚產業發展、對中國原創品牌的助推,對哈爾濱城市創意產業集群的形成卻有著深遠的意義。哈爾濱時裝周的商業路線,很像紐約時裝周,這就是哈爾濱國際時裝周的最大特色。
西城紅場這一平臺可謂珠聯璧合。一個在凝結著城市精神的老廠房里舉辦的以“新銳”為主題的時裝周,讓固化在哈爾濱人骨韻里的時尚因子重新回歸,新銳時尚風潮將彰顯哈爾濱成為“時尚意見先鋒”的歷史積淀與成熟維度,重新燃起這片土地上的人對時尚的追求與愿望。
浪漫執著時尚女人
哈爾濱,它并不像傳說中的那么寒冷。從機場到酒店的一個多小時里,聽到的是充滿了東北式幽默的廣播節目,也聽到了不下五次關于2012哈爾濱國際時裝周的廣告。
哈爾濱,一直有著自己的時裝夢,而王麗梅,一直就是那個筑夢的人。她既有商業家的自信、果斷,也有著女性的一種柔情、浪漫。堅韌、智慧、執著的她一直在以非常藝術的方式做商業。
很多人會覺得商業是低端的,藝術是高雅的。著名策展人、藝評人陸蓉之在2012哈爾濱國際時裝周的TOP-LINK創意論壇上大聲表態:“我再也不相信所謂的曲高和寡。”陸蓉之的這番話讓王麗梅非常感動,她覺得自己找到了知音。一直以來,王麗梅都認為“商業是藝術的最高形式”,陸蓉之的想法與她不謀而合。很多人并不了解商業,雖然他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商業,價值的轉換離不開商業,但是他不敢去正視商業,因為一提到“商”,似乎就使自己貶值了。他們大多會把商業、商人和自私、狹隘聯系在一起。
很多人與王麗梅有過接觸之后,會不經意地說出這么一句話:“你怎么不像商人?”這樣的話其實充滿褒揚,但卻讓王麗梅覺得“傷自尊”。她會堅定地告訴別人:我是做商業的。在王麗梅看來,如今的商業更多的是給人們帶來一種生活方式的變化,它是一種文化情趣的載體,涵蓋面已經很廣。每一個活在地球上的人,都離不開商業。
“HAH!”品牌&時尚聯盟展現原創
作為哈爾濱時尚精神視覺化表現的“HAH!”品牌面世,這是紅博商業與哈爾濱市婦女聯合會、哈爾濱新銳設計師共同締結“HAH!時尚聯盟”。
“HAH!”是紅博商業新銳呈現的全新品牌,它不僅代表了哈爾濱的城市簡稱,還是一種極具力量的生命表達,是呼吸,是自由,是能量的出口,是對創意的吶喊與助威,是對創意的驚奇與贊嘆,是對創意的渴望與希望。
本屆時裝周塑造并推廣了凝聚哈爾濱時尚精神的“HAH!”品牌,將哈爾濱的時尚視覺化展現出來。并通過與哈爾濱設計名師、新銳團隊組建形成“HAH!時尚聯盟”。“HAH!”品牌是一個有廣泛外延和內容的品牌,它起到了吸引、召集全國、國際頂尖設計師,從服裝飾品拓展至更多時尚產品,形成全系列開發,展現哈爾濱的時尚能量和時尚聲音,進而以“HAH!”品牌為根基建設服裝文化產業園,匯聚時尚產業要素,強力構建地方品牌集群。
原創品牌將讓你流連忘返
據了解,在“HAH!空間”舉行的原創設計師作品展售活動,為市民呈現原創設計師的服裝、服飾、刺繡、亞麻制品。在這里,你不僅可以盡情欣賞創意的神奇,更會買到只屬于自己的設計師原生作品。
在“HAH!空間”展售的作品之中包含了哈爾濱本土特色服飾產品以及武學凱、武學偉、盧禹君、文妙、魏騰飛、魏明輝、邱梓豪、姜麗影、孟祥千、劉璐、梁勤、李春江、焦麗賢、于詩萌等知名設計師的作品,并推出了SEACALM、The Thing、素人品牌以及丁一厚皮人工作室的最新設計。
緊密結合本土原創設計力量,結合本地經濟,“HAH!空間”通過這個平臺將本埠原創設計推向國際舞臺。市婦聯推介的哈市著名的民俗藝人宋兆萍、王麗紅、陳秀萍、公玉梅也在現場公開制作創意作品并參與展售。
這次的哈爾濱時裝周,不僅是中國時尚界的一次盛典,更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擔負起更多的歷史使命。紅博商業與哈爾濱市婦聯在時裝周期間,引導婦女的創業與就業,以及品牌創建活動,形成以“品牌創建”為核心的服裝配套產業鏈,抓住時尚的最前沿發展思路,將手工業與國際時尚相結合,使之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態勢,形成本土原創設計力量,為本土創意產業形成做出貢獻,相信未來會有更大的發展前景。
時裝周是短暫的,但她對哈爾濱時尚產業發展、對中國原創品牌的助推,對哈爾濱城市創意產業集群的形成卻有著深遠的意義。哈爾濱時裝周的商業路線,很像紐約時裝周,這就是哈爾濱國際時裝周的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