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群葉,感覺他有些瘦弱,有藝術家的風范又帶有些許的書生氣息。
他說,小的時候,滿腦子的藝術夢,厚厚的《芥子園畫譜》他臨摹了一遍,直至進入大學后也還在準備考美院的研究生,可最后選擇了地大珠寶學院,追隨吳國忠教授攻讀寶石學,本以為這一輩子只能將藝術創作作為自己的業余愛好了。可天不負有心人,讓他在珠寶專業中找到了首飾設計,一個可以讓夢想和職業結合的領域。
因為畢業時不愿意離開北京到外地一所大學去教學,而在北京又不好找到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他只好委屈自己放棄專業去做政府公務員,幸運的是自己在北京一家有名的國際拍賣公司中找到了一份兼職工作,在無聊的事務工作之外,尋回了自己的專業,并有幸親手接觸到許許多多的名貴珠寶和精致首飾。
他激動的說:“這段兼職工作經歷讓我受益匪淺,因為是它真正引導我走向首飾設計的道路,那些從國內外大珠寶廠商里征集來的珠寶首飾讓我大開眼界,讓我懂得了許多書本以外的知識,我沉迷其中,樂而忘返。迷茫中,我終于知道了自己這一輩子要做什么了,首飾設計這條光輝的大道正慢慢地在我眼前展現,我義無反顧的辭掉政府工作,丟掉那個鐵飯碗,在一家珠寶公司簽約成了設計師,這可能是當時京城鮮有的首飾設計師,自己邊學邊干,前后推出一系列自己思索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工藝結果的現代首飾,設計圖通過傳真發送到番禺和香港的首飾制作工廠去委托制作,我有時也會親臨工廠督促工人師傅制作我的一些設計作品,也正是這段工作經歷讓我懂得了首飾設計創意與首飾制作產品的距離,我立志學習掌握首飾制作,我知道一件首飾作品只有通過設計師本身制作出來,設計師最初賦予作品的思想才能得到最充分的體現,一件首飾也只有凝鑄設計師的全部心血,這件作品才會有自己的靈魂,首飾設計制作儼然同于一件雕塑的創作過程。”
只要細心觀察,就會發現歐群葉的設計非常具有東方特色,有中國傳統的文化氣息,但又都是很時尚的產品。他喜歡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把自己的設計理念定義為“新傳統,新首飾”。因為在他看來,過去的時尚界眼光都看在國外,看在歐洲,都是跟著他們走,對自己的文化傳統反而沒有信心。但是現在,隨著我們國家的經濟越來越發達,而且中國本身就是一個文化大國,中國傳統文化一點都不遜色于其他任何國家,甚至還很優秀,所以大家又都開始對這種傳統文化充滿信心。他說:“前些年設計師開始更多的嘗試中國風和中國元素的設計,但是有些過于表面化。做設計如果只是把傳統的東西生搬硬造,是對傳統文化最膚淺的理解,會顯得太過于形式化和圖樣化,而且大家早就看慣了,不會產生新鮮感。甚至在服裝設計、工業設計和建筑設計上都存在著這樣的問題,這樣的設計缺乏對中國傳統文化深層次的思考。”
歐群葉說:“我一直在思考設計的意義,在我看來設計是一種生活方式,它的最終目的是為人服務。當然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群體,他們的生活方式也會有不同。所以為生活服務的設計自然應該帶有不同群體的感覺。近幾年的設計的潮流偏向于跨界和交叉的設計,主張設計師們不要局限在自己設計的圈子里,應該思考更多的領域,并且更多的關注為人服務的設計上。”
歐群葉把運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比喻成像是蜜蜂采蜜一樣,是要把它醞釀成精髓。中國氣質的設計的核心是中國藝術的精神,中國藝術一直存在著兩條并行的線,一條線是雅的文化,另一條線是俗的文化。在以雅文化為代表的文人階層,他們的作品包括繪畫、書法。而以俗為代表的民間藝術階層,也有他們獨特的作品,像剪紙、年畫。但是無論是在文學上還是藝術上,我們常常把精神上的表現稱之為意境。他說,意境是中國藝術區別于西方藝術的一個重要特征,也是中國藝術最重要的一個氣質。意境在心,意向在手。在他的作品中,意境是目的,意向是手段,意向是關系到具體的去表現作品表現這個主題的一種設計的手段,對于每個設計師他都有自己的方法。歐群葉的靈感來源于他的閱讀。他很喜歡閱讀,對古詩詞也頗有研究,他喜歡詩畫營造出來的那種美妙的意境,因此也希望將這種意境用首飾表達出來,而這一切都源于他對中國文化的熱愛,怪不得曾經有人評價他為“詩人”。
他的“荷塘”彩色寶石系列,也是在看過很多有關于荷葉荷花的詩詞、書籍之后才想到要以“荷塘”做主題。而說到荷塘,則不免讓人想起,朱自清筆下的《荷塘月色》。曲曲折折的荷塘,有如裙擺的荷葉,羞澀亦或是盛開的花朵,微風吹拂送來的縷縷清香,這樣的意境讓人想想都醉了。而歐群葉卻把這樣的意境淋漓盡致的通過首飾,通過以“荷塘”為主題的彩寶系列表現出來。此系列的彩寶色澤溫潤,又以銀飾相襯刻畫荷葉邊,相得益彰。歐群葉把珠寶當成是精神上的消費品。他把自己作為例子。“像我喜歡藝術品,喜歡古董,會去把玩它,可能的話還想要擁有它。珠寶應該也是一樣的。女性也會把它當成藝術品,特別想要得到它,這種心情應該就跟我對藝術和古董的心情是一樣的。是人類最原始的對美的追求。”
歐群葉做設計這么多年,產品一直都很受歡迎,當被問到自己最喜歡哪個系列時,他的回答卻是,“正在進行中的永遠是最喜歡的,因為人的審美總是會有疲勞,我的興趣點永遠都是放在我正在進行中的一個項目。我想也許只有這樣才會讓我有更多的動力,設計出更多、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