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絡上流傳一個帖子,稱在熱水中加入幾粒糖精鈉,把青棗放入,短時間內青棗就可變成“紅棗”。青棗真能變紅棗嗎?日前,筆者來到了廣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國家農產品安全檢測重點實驗室,請相關專家進行實驗檢測,實驗結果表明,青棗變紅棗并非糖精鈉導致,而是熱水起的作用。
實驗1:
用糖精鈉加熱水泡青棗
實驗過程:在專家的指導下,筆者在一次性紙杯中放入少許糖精鈉,用開水將其化開,將幾顆青色的棗子浸泡其中。10分鐘后,棗子開始出現顏色變化,浸泡在水中的部分呈現明顯的紅色,未浸泡到的仍是青色。半小時后,筆者從杯子中拿出青棗,發現被浸泡的部位已經變得深紅。
實驗2:
用糖精鈉加冷水泡青棗
實驗過程:筆者在一次性紙杯中放入少許糖精鈉,用冷水加入杯中,將幾顆青色的棗子浸泡其中。但是,沒有發現棗子出現顏色變化。即使加大糖精鈉的量,但用冷水浸泡的棗子都沒有出現顏色變化。第二天,當筆者再次來到實驗室,看到冷水加糖精鈉所泡的青棗依然沒有任何顏色變化。
實驗3:
用熱開水泡青棗
實驗過程:筆者在一次性紙杯中放入熱開水,將幾顆青色的棗子浸泡其中。10分鐘后,棗子開始出現顏色變化,浸泡在熱水中的部分呈現明顯的紅色,未浸泡到的仍是青色。半小時后,筆者從杯子中拿出青棗,發現棗被熱水浸泡的部位已經變得深紅。
青棗變“紅棗”與糖精鈉無關
經過3次實驗顯示,經過糖精鈉加熱開水的浸泡,青棗確實會變紅。在水里浸泡的部分呈暗紅色,與紅棗顏色一樣,而未沾到水的部分還是青色。用糖精鈉加冷水泡的青棗,顏色卻沒有任何變化。單用熱開水泡青棗,即使不加糖精鈉,青棗也會變色。這說明青棗之所以會變“紅棗”,是熱開水起了作用,而與糖精鈉無關。專家介紹,其實加了糖精鈉,青棗的味道反而變苦了,口感并不好,而用熱開水浸泡后的棗子,會影響其保鮮,加快其變質。
筆者從市場上隨機購買了一些紅棗樣品,拿到實驗室請專家檢測。經過實驗室細致嚴格的檢測,也并未檢出糖精鈉成分,這表明市場上的紅棗并非由糖精鈉浸泡而成。
專家告訴筆者,糖精鈉是一種食品添加劑,廣泛應用于食品工業中,作為甜味劑、增味劑食用,甜度相當于蔗糖的500倍。糖精鈉在食品加工中有嚴格的使用范圍和劑量,在水果產品中,只能用于蜜餞、果干等制作,不能在新鮮水果上使用。即使真有人用糖精鈉加開水來泡青棗,使之變色,但根本不可能達到新鮮水果的脆嫩和口感,其顏色也很容易辨別。熱水泡過的青棗,整個水果的顏色是很均勻的紅色,而自然成熟的紅棗,其顏色分布并不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