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有經濟糾紛是這樣解決的,不停地起訴你,讓你賠我錢,直到賠到你破產。中國是,老子不要錢,讓你名譽掃地。就拿我來說,有人認為我是名人考慮到形象問題就妥協了,他不知道我也是當過紅衛兵,我也可以不要臉,也可以撒潑耍賴啊!我講一句話,中國企業家不能有文革情節,是非判斷請法院判斷。謾罵毀人聲譽這個事情是雙刃劍。”
——中坤集團董事長黃怒波
“我認為我們民營企業不要外跑,資金拿回來投到國內,你到國外去做個二等公民有什么意思?現在的投資環境太差,民營企業稅負太重,不管大小企業,項目審批繁瑣。民營企業的社會地位還是不公平,不管民企還是國企,在中國的企業都應該是‘國企’。公正平等的地位能促使企業家更有積極性和責任心,如此才不會被‘拐跑’。”
——娃哈哈董事局主席宗慶后
“其實買股票沒那么復雜。認真研究:1.該公司未來盈利能否持續理想成長?2.眼前股價被低估沒?只要同時滿足這兩條就買入,買完,該干嘛就干嘛去。看不懂的行業,我不買;15倍以上市盈率的,我不買。”
——巨人網絡董事長史玉柱
“別的家族企業把核心放在‘企業永續’上,而我們則把核心放在‘家族永續’上。如果以生意為核心,一旦家族出現問題,生意也會跟著受挫。李錦記始終以家族為核心,只把生意看成家族的一部分,如果家族不和睦,事業就會散掉。”
—— 創辦于1888年的李錦記第三代掌門人李文達第三子李惠中
“藍海戰略三大必備要素即商業模式創新的三大要素。第一,專業背景之下的細節洞察。要很懂這個行業,然后進行細節的洞察。第二,挑戰主義和懷疑精神。我們為什么從來不會懷疑?因為從讀書時,我們就被那樣教育,就接受了既成的理念。所謂的原理一旦形成教條就很危險。挑戰精神是創業過程當中對既有的秩序、原理的挑戰。第三,顛覆性的思考。馬云當時不知道怎么做淘寶,就參考eBay,花了兩個月時間,他總結出了eBay十大最成功因素,然后根據這十點,反方向走。如果當時和eBay一樣的思路,就不會有淘寶。”
——分眾傳媒董事長江南春
“我的動機與價值觀不同。從動機出發,我樂意過一種比較淡泊的生活,我喜歡看書、念經、養狗和貓,生活是一個比較慵懶的狀態。但我的價值觀是一個比較容易妥協的人。雖然有很多事情自己不愿意去做,但因為它特別重要,所以會去做。并且,只有在特別極端的時候,才會看到我發怒。這讓我看上去比較溫和,又能夠比較務實,有較強的執行力。”
——盛大文學CEO 侯小強
“中興通訊是一家對股東負責的民營公司。我個人認為,無論中國政府持有本公司多數或少數股份,這并不相干,因為我們是一家透明的上市公司。中國所有民營公司按規定都必須組建黨委會,但是黨委會對公司管理并沒有任何影響。我不是黨員。”
——中興通訊董事長侯為貴
“作為證券公司來說,都在急急忙忙適應監管機構不斷推出的新的改革措施,有一點惶惶然不知所措……一年多時間過去了,改革成效如何呢?我個人認為改革還沒有見到很大成效。一是改革方向之一是希望能夠建立起市場化的定價機制,這個定價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二是2012年在股票融資IPO方面較以前年度有相當減少。三是在股指方面去年表現比較差。四是投資者去年負的收益為多,賺錢的不多。再有一個是證券公司去年收入也有相當大的下降。”
——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申銀萬國董事長
汪建熙
“此次國有企業效益下滑,不是偶然現象,是長期以來國有企業速度效益型增長方式的直接反映和必然結果。在今后一段時期經濟處于中速增長,市場競爭加劇的情況下,部分國有企業經營困難的情況可能會長期存在甚至進一步發展。”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所長趙昌文
“深化改革是中央企業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動力。改革是我們可以用好的最大紅利。國有企業經過多年改革,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發生很大變化,極大激發了企業活力和競爭力。但改革仍處于過程之中,需要進一步解決的體制、機制、結構和歷史遺留問題仍然很多,難度也越來越大。我們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定信心,凝聚共識,攻堅克難,以更大的勇氣和智慧推進國有企業市場化改革。”
——國務院國資委主任王勇
“現在,公司管錢的人,我一個也不認識。自己花的和公司花的絕對分開。按說,民營企業,我是老板,我要報銷,誰不敢給我報?但是,我跟王石學的,要審計。分得很清。”
——萬通控股董事長馮侖
管理不分男女
“我推崇軍事化管理。很多人說女性管理者更人性化,我說沒有‘人性化’的管理,管理只有一種,就是制度,不分男女。管理是企業的根基。”
——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
馬云言退:公司由每個人來管理
(馬云1月15日宣布,5月10日起不再擔任阿里巴巴CEO)
“阿里從2008年、2009年開始,對年輕人的培養上升到一個非常高的高度。尤其這兩年,我是故意不回公司。原因是什么?最佳的培養,就是讓他們自己做決定,讓他們自己做主。我最多是看看同事看看員工。有時候我有一些想法了,我就打個電話給誰,我們兩個人在外面喝喝茶就行了。這是公司的治理。公司由每個人來治理。”
“我的體力不行了,體能不如當年,不像五年前。然后對無線互聯網的理解,對互聯網接下來的理解,對年輕人的想法,思路跟不上了。所以,今天我以從道家里學到的無為而治的思想,去培養下一代的領導人,培養生態系統,無為的生態系統。讓它慢慢、慢慢生長。至于退,其實心里面,我已經退了。”
“作為創始人CEO,退讓CEO是個不容易的決定,因為這容易造成誤解。特別是我這個年齡,還是常規意義上年富力強的時候。我絕無偷懶之想法,盡管當阿里巴巴CEO絕非易事。我是看到阿里年輕人的夢想比我更美,更燦爛,他們更有能力去創造自己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