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市場大幅震蕩,激蕩人心。看到市場下跌,許多人選擇減倉避險;看到經濟增速下調,很多人悲觀失望;看到資金緊張,很多人賣股賣債轉向銀行理財。然而,機會是跌出來的。市場加速下跌帶來了許多物美價廉的禮物,我們可以大膽又小心的選擇在下跌中過程中接住飛刀。至少,匯金是這么干的。人棄我取,知易行難。
過去兩輪熊市的經驗告訴我們,當市場估值到達價值區域的時候,如果市場仍然加速下跌,那么,我們就需要感謝“市場先生”情緒化的發作帶來的慷慨“饋贈”——藍籌股的絕佳的長線投資機會。換言之,對于一些短線投資客而言,現在也許仍要減倉,但對于現金充足的價值投資人而言,現在則是逐步加倉藍籌股的較好時機。
霍華德·馬克斯在《投資最重要的事》講述了一些非常有用的牛熊交替的經驗:鐘擺意識。市場就像是個大擺鐘。牛市的市場資金推動價格瘋狂上漲,投資者迫不及待的買進,把所有的謹慎忘在腦后。熊市的時候,所有的壞消息都會出現導致人心渙散,價格暴跌。資產廉價待沽時,他們又完全喪失了承擔風險的意愿,迫不及待的賣出。永遠如此。
證券市場的情緒波動類似于鐘擺的運動。雖然弧線的中點最能說明鐘擺的平均位置,但實際上鐘擺停留在那里的時間非常短暫。相反,鐘擺幾乎始終在朝著或者背離弧線的端點擺動。但是,只要擺動到接近端點,鐘擺遲早必定會擺回中點。事實上,正是朝著端點運動本身為回擺提高了動力。
投資市場遵循鐘擺式擺動:
> 處于興奮與沮喪之間;
> 處于值得慶祝的積極狀態與令人困擾的消極狀態之間;
> 因此,市場往往處于定價過高與定價過低之間。
而牛市的三階段理論往往也說明了市場往往具有周期性的規律特征。
> 牛市第一階段,少數具有遠見的人開始相信一切會更好;
> 牛市第二階段,多數投資者意識到復蘇的確已經發生;
> 牛市第三階段,人人斷言一切永遠會更好。
市場的確存在規律性的東西,形勢嚴峻的時刻股票最便宜,沮喪的前景令投資者裹足不前,只有少數精明勇敢的便宜貨獵手愿意建立新的倉位。或許他們的購買行為吸引了某些注意,又或許前景變得不再那么令人沮喪,無論如何,市場開始有了起色。
隨后,前景似乎變得逐漸明朗起來,人們開始意識到正在發生的進步,成為買家不再是那么難為情的一件事。當然,隨著經濟與市場脫離危險,人們買進股票的價格逐漸反映股票的公允價值。
最后,人們開始被勝利沖昏頭腦。受到經濟以及企業表現進步的鼓舞,人們開始踴躍的推測未來。人群激動并且嫉妒于早期投資者暫獲的利潤,迫切希望分一杯羹。他們無視事物的周期性,斷言收益將永遠存在。
相反,熊市亦有三個階段。
> 少數善于思考的投資者意識到,盡管形勢一片大好,但不可能永遠稱心如意;
> 大多數投資者意識到勢態的惡化;
> 人人相信形勢只會更糟糕。
最近A股市場似乎進入了人人自危的過程。對中國經濟增速的放緩,市場人人都覺得是壞事,均認為經濟下行、產能過剩與結構調整對股市不是好消息。但如果經濟增速不放緩,那么中國經濟仍將保持高速惡性增長才是好事嗎?換句話說,經濟回歸常態未必是壞事。高速的發展已經不可避免要被理性的增長所替代。同樣,超高的房價也需要得到遏制,超發貨幣帶來的資產泡沫需要被控制在有限范圍內,巴菲特和芒格說得沒錯,自從上次巴菲特來了中國之后,收緊貨幣增量的發行,控制資產泡沫已經成為共識。
因此,在貨幣政策回歸中性,資產價格受到抑制的過程中,股票市場或許仍將受到階段性抑制,但如果把股票當作債券來看待的話,當前眾多銀行股6%的股息率已經超過了AA債券的到期收益率,難道不是長線投資的機會嗎?
將短期的資本利得收益看淡點,將眼光投向未來10年,我們大可以對目前波動較大的A股市場淡然處之。
我最欣賞霍華德·馬克斯的一句話就是,當所有人都相信某種東西有風險的時候,他們不愿意購買的意愿通常會把價格降低到完全沒有風險的地步。廣泛的否定意見可以將風險最小化,因為價格里所有的樂觀因素都被消除了?,F在投資者對A股的看法與對中國經濟的悲觀態度毫無理由的綁在了一起,這就導致了A股藍籌股越來越便宜,導致了中石油價格也越來越低,甚至股價創出了歷史新低。然而,對價值投資者而言,這將是一次歷史難得的長線投資機會。
向“市場先生”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