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監會6月7日公布了《關于進一步推進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意見(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各界公開征求意見。相關建議和意見需在6月21日前反饋至證監會。此次改革主要圍繞推進新股市場化發行機制、強化發行人及其控股股東等責任主體的誠信義務,進一步提高新股定價的市場化程度、改革新股配售方式、加大監管執法力度等五方面。
新股發行體制改革,對股市而言無疑是有促進作用的。如提前招股說明書預披露時點;強化發行人及其控股股東誠信義務;提高新股定價的市場化程度,發揮個人投資者參與定價的作用;網下發行主承銷商可自主選擇投資者配售;強化過程監管,行為監管和事后問責。
這里恐怕意見最多的還是對發行人及其控股股東的鎖定期及期滿后兩年內減持的價格不低于發行價的規定,現在規定的鎖定期太短,不符合一般申請上市公司對業績的預期實現的年限。同時,這對全流通前的公司也是不公平的。因此,持股鎖定期至少應延至七年至十年或以上。這是讓發行人及其控股股東有責任感和義務感的必要條件。就是說,給這些人對業績描述的實現有一個責權利相統一、相對應的時間期限,在自己所述業績未真正實現前不能脫離責任崗位。同時,還應規定,所述業績不能實現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特別是對編寫神話故事的責任。這就需要延長發行人及其控股股東持股鎖定期。否則鎖定期太短,發行人及其控股股東還是能在較短鎖定期前后把股價推至一夜暴富的境地,再利用現有炒作體制,繼續制造暴富神話。那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正能量就將大打折扣。
最遺憾的是,本次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意見沒有和制度分紅掛鉤。這等于把去年證監會的努力給否定了,實現上申請上市公司的業績好與壞是和是否給普通中小股東分紅密不可分的,這不利于改投機炒作市為投資分紅市的趨勢,這點似應引起各方重視。
還有新股上市首日的炒作幅度應作硬性規定,原則應和普通平時漲跌幅一致。否則。炒作風是很難抑制的。隨著本次征求意見反饋日期的到來,股市作出了較激烈的反映,這反應出市場對新股發行又行圈錢之實的擔心。這也好,整個市場均價的下移,有利發行價的定價符合市場實際,而不利高溢價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