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放出風來要加入新一季賀歲檔戰局的20多部影片中,有16部出自年齡在45歲以下的青年導演之手,其中絕大多數影片屬于沒有大牌明星撐場的中小投資影片,類型基本鎖定喜劇、愛情、驚悚以及動畫。自2011年《失戀33天》之后,“以小博大”成為電影業界的高頻詞匯,今年賀歲檔能否有此奇跡,成為大家關注的一大焦點。
看起來,似乎國內青年導演迎來了難得的好時代,在片面追求視覺奇觀的大片市場失靈之后,“小而輕”且反映當代都市生活的電影開始走俏,而這正是青年導演所擅長的,但現實是否像看上去那樣讓人滿意?
新導演元年
最近三年間,各種路數的新導演層出不窮,輪番上演“輕電影”大戰,賀歲檔也成為檢驗新導演市場接受度的舞臺。據不完全統計,2011年賀歲檔時只有四五部新導演影片上畫,2012年之后,這個數字則翻了近3倍。
上一季賀歲檔中,《一九四二》的票房敗北說明賀歲檔期內觀眾對影片類型及風格的訴求。以此觀之,類型上,輕松的喜劇和愛情片具有天然優勢。今年幾部新導演創造的票房奇跡雖不意味著中國電影新勢力的集體爆發,但的確在諸多層面給人以啟發。徐崢曾公開表示,《人再囧途之泰囧》之所以吸引觀眾,說白了就一句話,“喜聞樂見”。
傳統古裝大片的失利與都市類型的漸興,揭示出內地觀眾群體的細分以及觀影口味的偏移。在目前國產大片再大也大不過好萊塢的現實困境之下,《北京遇上西雅圖》與《小時代》等鎖定各自目標受眾,無疑是明智選擇。換句話說,電影人別再妄圖給出娛樂全民的興奮劑,只需駕馭好自己擅長的類型,滿足目標觀眾,就已善莫大焉。
類型雷同之困
在此番賀歲檔中,細看16部(截止記者發稿前)影片分類,6部愛情片,4部犯罪片,3部動畫片,2部動作片,1部恐怖片,其中3部交疊喜劇元素,5部帶有動作因子,類型雷同之困依然明顯。
寧浩這樣本來專攻喜劇銳氣十足的新貴交出了在類型方面的全新嘗試《無人區》;畢國智執導的《控制》題材新穎,考慮到其前幾部影片的票房情況,這部影片的辨識度并不高;編劇出身的袁錦麟首執導筒,加之主演劉德華的影響力,《風暴》的市場前景值得期待。
《等風來》文藝氣息濃厚,時隔兩年之后滕華濤鮑鯨鯨組合恐怕難以再造《失戀33天》神話;《前任攻略》有韓庚及粉絲護航,《北京愛情故事》有陳思誠編導的噱頭撐場,二者將在“情人節”廝殺多少有點悲壯;《對不起,我愛你》《早安,冬日海》《有種你愛我》等,明顯缺乏吸引力。
三部動畫片中,《喜羊羊與灰太狼6》雖然創新有限,但簡耀宗把握小朋友觀影心理的能力眾所周知;《我是狼》5年磨一劍,風格獨特;《熊出沒之奪寶熊兵》鎖定合家歡,志在必得。連續三年專攻驚悚的周耀武這次推出驚悚片《三更車庫》,如能一掃此類影片粗制濫造糊弄觀眾的通病,應回報可觀。鄭保瑞執導的《西游記之大鬧天宮》據說投資巨大,但這只屢次被搬上銀幕的“猴子”,究竟能有多少新鮮觀感,目前尚難定論。
丁晟與成龍再次合作的《警察故事2013》,借了周星馳光芒的郭子健拍攝的《救火英雄》,雖然一個是老調新談,一個片名老土,但均屬兩家大公司打造的重點影片,相信在營銷宣傳上會不遺余力,加之一水兒的星光燦爛,也許會有驚喜到來。
新導演的崛起已成事實,但新人將在無情的市場中接受新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