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兩年風生水起的幾部劇集,諸如AMC的《廣告狂人》(Mad Men)、《謀殺》(The Killing)、《絕命毒師》(Breaking Bad)和HBO的《權力的游戲》(Game of Thrones),其成功自然和劇中主演的出色表現密不可分。《謀殺》中炙手可熱的男星喬爾·金納曼(Joel Kinnaman)已經確定擔任電影《新版機械戰警》(RoboCop reboot)男一號,影片預計明年2月上映;主演《絕命毒師》的阿倫·保爾(Aaron Paul)確定加盟游戲改編電影《極品飛車》(Need for Speed);《權力的游戲》主演之一基特·哈靈頓(Kit Harington)也在籌備新電影,其中包括明年2月上映的 《龐貝末日》(Pompeii)。但AMC另外一部大熱劇《行尸走肉》的主演安德魯·林肯(Andrew Lincoln)和諾曼·里德斯(Norman Reedus),前景可就沒那么樂觀了。
《行尸走肉》今年秋季進入第四季,開播即創下1610萬人的收視紀錄,在18-49歲年齡段的觀眾中收視率更是達到8.3%,繼續領占北美電視劇集類排行榜首位。AMC電視網已經確定續訂《行尸走肉》第五季,計劃于2014年下半年播出。然而,劇集收視的巨大成功并沒有成就演員班底。最具人氣的兩位演員——飾演“瑞克”的安德魯·林肯和“弩男”諾曼·里德斯最近宣布與美國著名經紀公司CAA簽約,希望為自己謀得更光明的星途。這不禁讓人好奇:為什么《行尸走肉》不能像《廣告狂人》《權力的游戲》和《絕命毒師》一樣捧紅自己的一班人馬?
電視數據收集研究公司Q Score執行副總裁亨利·謝弗說:“也許現在他們已經展現出了過硬的表演功底,但仍需要借助營銷策略才能把自己推得更遠,如果客戶沒有提出這種要求,那就說明這些演員除了《行尸走肉》,在別處并沒有體現出價值。”市場調研公司E-Poll首席執行官格里·菲爾波特也表示贊同:劇里演員的知名度仍然很低,盡管《行尸走肉》的收視率是《廣告狂人》的兩倍多。菲爾波特認為,《廣告狂人》主演喬·漢姆(Jon Hamm)知名度的價值評估趕得上兩個安德魯·林肯,“漢姆的身價越來越火,《廣告狂人》是艾美獎一貫的寵兒,他個人在劇集中的表現也可圈可點,得過金球獎。在這些耀眼光環的籠罩下,想不大紅大紫都難。”
相比其他劇集,《行尸走肉》團隊并不熱衷于出席各種脫口秀節目等常規宣傳平臺,安德魯·林肯僅在去年現身《吉米晚間秀》(Late Night With JimmyrOeVEIPWDkgPNrIEen80v2os1yd7MFs4dCfb/Ze3Zsg= Fallon)和《大衛·萊特曼深夜秀》(David Letterman)兩檔節目,在商業廣告領域更是罕有涉獵。宣傳公司要想找到他,除了在亞特蘭大的片場,只能去他在英國的家中碰運氣。此前凡是上過雜志封面的《行尸走肉》演員,基本上都是以電影中角色的定位出現,比如諾曼·里德斯,不管是在今年美國橄欖球超級碗的表演上,還是出席時代華納有線的廣告宣傳,都是以劇中“弩男”形象登臺。諾曼·里德斯近期只與娜奧米·沃茲(Naomi Watts)合作了一部獨立電影作品《小陽光》(SunlightJr.)。有消息稱里德斯曾受邀在喬治·克魯尼主演的電影《未來樂園》(Tomorrowland)中客串,片方要求他改變發型,但《行尸走肉》的拍攝又不允許這種造型改變,最終只能作罷。無法擺脫劇中角色的固有形象,顯然限制了演員開拓更廣闊的商業市場。
有趣的是,因為劇中角色死亡而半途離開《行尸走肉》劇組的幾位演員倒是發展良好——莎拉·維恩·考利(Sarah Wayne Callies)在《行尸走肉》的前三季飾演主角的妻子,離開劇組之后她曾嘗試多個角色的試鏡,并最終選擇了舞臺劇;在第三季結束后離開的蘿莉·荷登(Laurie Holden)將出演電影《阿呆與阿瓜》續集;喬·博恩瑟(Jon Bernthal)飾演主角的搭檔兼好友,這個角色在第二季結尾死掉。而博恩瑟卻和《行尸走肉》的前任執行制片弗蘭克·達拉本特(Frank Darabont)重逢在TNT頻道,共同演繹一部名為《洛城黑幫》(Mob City)的新劇,此外博恩瑟還參演了電影《華爾街之狼》(The Wolf of Wall Street)和《旗鼓相當》(Grudge Match),目前他正在拍攝由布拉德·皮特主演的電影《暴怒》(Fury),影片將于2014年上映。
不少好萊塢業內人士都曾力捧其他劇集的演員,然而這些位于金字塔尖的權威人士似乎都一致對《行尸走肉》興趣缺失,因此,《行尸走肉》目前為止沒能摘得任何艾美獎的重量級獎項。如果這部電視劇能夠繼續在觀眾和媒體中保持好評,也許主演們在不久后的未來仍有大把展現商業價值的機會。善于市場和品牌經營的伯恩斯娛樂公司(Burns Entertainment)首席執行官鮑伯·威廉姆斯說:“這個劇集現階段只能說是小試牛刀,客戶尋找與其產品匹配的代言人時,往往最看重持久而強有力的名人效應,而這當然需要些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