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固執的人,從小就是。
對于文學更可謂是“頑固”之極。我深知在文學這條道路上我還只是個孩子,但母親說過即便就是個孩子,也要做個與眾不同的孩子。那么,我就索性做個固執的孩子吧。
介于文學,姑且先談談詩歌吧!21世紀是個各類文化充斥市場的新時代。詩文學仍占據一席之地,我不知道是該感到欣慰,還是應該傷心。詩歌是文學藝術的精髓,是一個人生命價值的有力體現,更是一個社會傳承文明堅實的根基……然而,當今詩壇上蜂擁的又是何等水平的“精華”?是吃、喝、嫖、賭、兇殺……對此他們還堂而皇之地美其名曰“頹廢美”。乍聽起來有些近似于林黛玉讓人憐憫的“病態美”。然而,仔細揣摩起來就似乎察覺到有什么不對了。的確,如果這樣的頹廢也是一種美,那么美得卻也讓人寒心。
前不久就聽一個報道聲稱,北京一自稱“竹影青瞳”的女大學生熱衷于文學,她的文學創作深受廣大讀者的好評。大學期間,她將其長篇小說貼于網上,無人問津。這對一個沉醉于文學的人來說難免有些落寞。無奈之余,她突然靈機一動,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將自己的寫真集穿插其中,令人驚奇的是,點擊率立馬狂漲。一夜之間,她成了北京家喻戶曉的新聞人物。當然,受良好傳統影響的廣大市民更是對其行為進行了譴責。誠然,她這種吸引讀者的做法是不對的。然而我想說的是,那些為寫真急切點擊鼠標來看的人更為可恥。我不敢說這反映了一個什么社會現象,我只能說生活在滿口道德觀念下的中國人啊,你們的審美意識就僅僅只是這些嗎?
我不是韓寒,更不是魯迅,我沒有那種寫作能力,可以令千萬人對此豎起大拇指,更沒有膽量與所謂的“強”勢力對抗。畢竟,再頑固的孩子,他也仍舊只是個孩子,孩子還是應該乖一點的好。所以,對此,我仍舊不敢再多說些什么,唯一希望的就是不虧待自己的人生和文學能夠繼續傳承下去,并且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