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世界上沒有人不喜歡成功,但正如切開這珍貴的鉆石,只擁有經驗、技術等某一方面都是不夠的。我認為,要想成功,就得如老切割師所言,具備三點,即經驗、技術,勇氣與拋開顧慮。
一重奏:廣泛涉獵,潛心鉆研,習得豐富的知識與技巧。
正如常言道: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宋濂“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仍堅持讀書,才有了豐富的知識,成就了大學士;李時珍遍嘗百草,十年如一日潛心鉆研,才著出聞名世界的《本草綱目》;雙腳鋼琴家劉偉同樣也是在經歷了無數的訓練后才有了如今驚世的技巧。可見,要想成功,首先就要刻苦學習知識,潛心鉆研以提升自身經驗技術,自身條件過硬是為成功奠基。
二重奏:果敢向前,敢做敢拼。擁有一顆勇敢的心。
機遇對于懦弱者是深坑,對于勇敢者是天梯;機遇對于懦弱者是固步自封,對于勇敢者是大步前行。倘若馬化騰沒有勇氣,他又怎么在創業初期,選擇投身看似無人問津的即時通訊領域,并從此開創了屬于自己的商業帝國?倘若鄧小平沒有勇氣,他又怎會在內憂外患之時,堅決叫停革命,轉而投身改革開放發展經濟,并使中國騰飛?倘若小米公司沒有勇氣,又怎會有其投身低端市場,一舉創下效益冠軍的奇跡,是的,擁有勇氣,打開束縛雙腳的鎖鏈,才可走向成功。
三重奏:拋開雜念,讓自己得一份純粹前行的動力。
歌德說:“自己最大的敵人永遠是自己。”確實,阻礙個人走向成功的正是其自身過多的雜念與憂慮,為什么眾多田園詩中,只有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獲得成功?為人稱道?為什么石油大王哈默可以在無人看好的荒地開機鉆井?又為什么克林斯曼總能踢入點球而保持紀錄?我想正是因為他們心無雜念,他們并不過多去考慮自己的能否成功,干這件事是否有意義,而是不懼失敗,一心向前。
可見,習得知識,擁有勇氣,拋開雜念,正如一部恢弘的交響樂的三個樂章,相互關聯,缺一不可,只有當具備這三個要素時,才能奏響那勇往直前的頌歌。所以,讓我們牢記這三點,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揚帆起航!
【名師點評】
這是一篇閱卷專家組評定的標桿范文,也是一篇優秀的創新文。文章具備以下亮點:一是中心突出,切合題意。考生立足于探究成功背后的深層次原因,將其歸納為習得知識、勇于探索、拋開顧慮三個方面,視野開闊,內容集中,切合題意。二是結構嚴謹,開合有度。文章標題“成功三重奏”,借用音樂術語構成比喻,以此為核心,將主體部分內容設定為三個方面,并輔以充實的材料進行論述,結尾作總結,文思放而收。三是語言有文采。語言的文采體現在形象的比喻貫穿全篇,整句、排比句、名句隨處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