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一份愛都許得起“山無棱,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的誓言;不是每一份情都需要經受“多情自古傷離別,更哪堪冷落清秋節”的生離死別,其實,在一段閑暇的時光里,與親人靜靜相對,這,也是一種幸福。
——題記
珍惜眼前你所擁有的,你會覺得生活是如此的陽光明媚,你是如此的幸福。
作家史鐵生曾寫道:“生命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發燒了,才知道不發燒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體會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詳,剛坐上輪椅,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不把人的特點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等又生出褥瘡,一連數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著,才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么晴朗,后來,又患尿毒癥,經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懷戀起往日時光,終于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任何災難前面都可能再加一個‘更’字”
從心底說出這話的人,一定吃盡了“疾病”或“便宜”的苦頭,所以才把自己的“幸福底線”定得如此之低,但當他們意識到什么是幸福的時候,生命留給他們享受幸福的時間已經少得不能再少,許多人一生在茫茫紅塵中奔走,陷在名與利的泥潭里不能自拔,驀然回首,才發現真正的幸福恰恰就在出發的原點,而當初他們卻堅信它在更遠的地方。
所以,從今天起,我們應該給自己的幸福畫一條最淺的底線,去學會從最平常的日子,最瑣碎的事情里品嘗幸福的滋味。
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這是清貧者的幸福;青云直上加官晉爵,是政客的幸福;“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是商人的幸福;“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是農民的幸福;“金榜題名時”“打馬御街前”,是讀書人的幸福,而對于我們,在閑暇的時光里,與親人靜靜相對,這也是一種幸福,或許是給下班回家的父母遞上一杯熱茶水 或許,是給目光迷離的外婆穿一個針頭;或許,是身處異地的你收到一封問候的短信;或許……
幸福好比是衣服,千差萬別各不相同,因人而異,服裝分高檔低檔,幸福也有高尚和卑鄙。李密為報答祖母的養育之恩,不惜冒著生命危險辭謝晉武帝的征召可歌可泣,他與一代名君李世民為爭奪那至尊皇位狠心殺害自己的親兄弟,誰個優劣?幸福,就是與親人相守一生,而不是為一己之私陷親人于死地。
幸福就像手心里的水,就像太陽匆匆的步履,任你千方百計卻依舊無法挽留,只留下“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和“當時時月夜,曾照彩云歸”的無限懷念與回味。
幸福就如一杯醇醇的濃茶——苦澀中透出一縷淡淡的清香;幸福又似一杯既香且醇的美酒,飲一口,便醉你一生。
幸福就像身邊的風景,最容易看見,也最容易忽略,但,請相信,一切都與幸福有關,只要你轉身,那么,幸福觸手可及。
我的可愛的父母曾經多次要我去做翱翔云層的大鵬,我在十二年的學習生活中一直在飛騰,但我要說:無論我飛得再高,我的心都守在親人的身邊,恪守那一份寧靜。
【名師點評】
這篇文章取考題第二則材料立意,暢談幸福的底線,論據十分充分,既有具體事例,又有概括事例,論據的使用疏密相間,富于變幻之美。對比論證加大論證力度,讓讀者明了取舍。同時本文語言文采飛揚,排比句的使用讓系列論據列隊而來,節省了筆墨,增強了論證的力量,比喻句的使用讓幸福可感可觸可摸,顯示出作者的靈動與靈性。
閱卷現場評分:內容分30分+表達分20分+發展分10分﹦總分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