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的儀表不但反映了一個教師的風度氣質、精神面貌,而且也代表了一個教師要以什么樣的風范姿態(tài)去影響帶動受教育者。當教師接觸到這些受教育者時,儀表行為也就參與了教書育人的全過程,直接地影響到了受教育者的情操陶冶、行為習慣等,觸及靈魂深處,產生潛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響。一個有責任感的教師縱然沒有漂亮的外貌姿容、美麗的打扮,但只要能在教師的職業(yè)儀表行為要求下,樹立起高尚的為人師表形象,也同樣能以自己的內在氣質和美好的心靈影響、感染、打動學生,使學生從中得到教益與啟迪。
關鍵詞:教師儀表;儀表行為;作用
“因為王老師長得漂亮,所以同學們都喜歡她。”我正在引導學生做配套練習,題目是讓學生用“因為……所以……”造句,一個平時不怎么發(fā)言的學生怯怯地站起來,造了這樣一個句子,這時其他的學生都輕聲地笑起來,我感覺自己的臉頓時通紅,又故作嚴肅地說:“平時不是一直教育你們,人美在心靈嘛,你怎么就因為老師長得漂亮才喜歡呢?”學生委屈地坐下,我的心卻不能平靜,想到作為教師,儀表的重要不可忽視。
俗話說:鳥美在羽毛,人美在心靈。但是作為教師,我認為除了淵博的知識、豁達的心胸、端莊秀麗的外表同樣很重要。教師每天講課,高高地站在講臺上,幾十雙幼稚的眼睛要緊緊地盯你一節(jié)課,如果教師相貌堂堂,衣著得體,眉目清秀,給學生視覺上是一種享受,則更容易接納教師傳授的新知識,所以有專家建議師范類學校招生,都要先面試,是很有道理的。
教師不僅僅是知識與智慧的化身與傳播者,而且還是美的化身、文明的傳播者。在崇拜明星的時代,教師往往是學生心中崇拜的偶像,學生對教師的言行舉止、服飾打扮往往都是觀察得至細至微,甚至是明察秋毫。教師儀表行為的每一變化,都逃不過學生的眼睛。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音容笑貌、服飾裝扮,所有的這些儀表行為,無不打上教育的烙印。因此,教師儀表行為的教育力量是巨大的。
教師的儀表不僅反映了一個教師的風度氣質、精神面貌,而且也代表了一個教師要以什么樣的風范姿態(tài)去影響帶動受教育者。當教師接觸到這些受教育者時,他的所有的儀表行為也就開始隨著教師的知識傳授過程,一道參與了教書育人的全過程。這時,教師的儀表行為不但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也直接地影響到了受教育者的情操陶冶、行為習慣等,觸及靈魂深處,產生潛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響。
作為一名教師,就必須慎重地把自己的儀表行為調整到符合受教育者的欣賞水平上,對他們施以良好的影響。教師必須在為人師表的宗旨下,服飾打扮整潔樸實、美觀大方,充分地把自己的審美觀點和精神風貌呈現(xiàn)給學生;言行舉止,應謹慎謙和、文明禮貌;為人應熱情真誠、落落大方,給學生樹立一個既值得尊敬,又和藹可親的形象。一個成功的教師,往往十分注意自己的儀表行為,要符合育人的目的要求,坐姿、站態(tài)、眼神、表情、手勢,每一個動作都要考慮到它的潛在的影響,既溫文爾雅,又貼切得體。教師在自身儀表行為的塑造中,需要充分地考慮到自己的性格特征,從實際出發(fā),揚長避短,努力創(chuàng)造具有自己特點的鮮明的個性風度。青年教師富有朝氣、充滿活力,儀表修飾上富有清新活潑的特征;中年教師年富力強、步履矯健,儀表修飾上往往富有成熟穩(wěn)健的特征;老年教師德高望重、廣識博見,儀表修飾上亦常常透露出嚴謹、莊重的風格特征。
近年來,隨著全社會尊師重教氛圍的逐步形成,人們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所以,教師不僅要注重知識的傳授,更要注重自己的儀表形象,給學生留下良好的印象,做到表里如一。作為教師,應做到衣著整潔、大方、得體。一般說來,男教師擦亮皮鞋,刮干凈胡子;女教師略施淡妝,佩帶合適的首飾;在開學典禮、畢業(yè)典禮或其他重要場合,更是以正式的禮服盛裝出席,這些都是現(xiàn)代社交、現(xiàn)代禮儀所提倡和必須的。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教師的穿戴應當端莊、得體,既體現(xiàn)職業(yè)特點又不失個人氣質。
一個人可能無法選擇他的自然外貌,但卻可以通過努力使自己的心靈更美一些,從內在美中得到彌補。對一個教師來說,也同樣如此。一個有責任感的教師縱然沒有漂亮的外貌姿容、美麗的打扮,但只要能在教師的職業(yè)儀表行為要求下,樹立起高尚的為人師表的形象,也同樣能以自己的內在氣質和美好的心靈影響、感染、打動學生,使學生從中得到教益與啟迪。那么,他的形象、他的氣質風范也同樣是美好的,同樣是高大而又令人尊敬的。反之,如果一個教師徒有其虛表,胸無點墨而又缺少高尚的道德情操,刻意于外表的梳妝打扮,卻疏于心靈美的塑造,則不但不能較好地對學生起到垂范、表率的作用,而且還有可能產生意想不到的逆向效果,直接偏離我們真正的、主要的教育目標與育人宗旨。教師的風度不但要求內在美與外在美的和諧統(tǒng)一,而且還要求教師要具有一定的良好的個性美。
教師的職業(yè)特點要求教師的儀表行為既要注重外在美,又要注重內在的心靈美,注意陶冶自己的情操。內外美的和諧統(tǒng)一,才是完整的美、真正的美,才能使儀表行為光彩照人。
參考文獻:
[1]保羅·郎格朗.終身教育引論.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5.
[2]杜威.明日之學校.趙祥麟,王承緒,譯.1版.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1-01.
(作者單位 甘肅省平?jīng)鍪嗅轻紖^(qū)西大街小學)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