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背后的孤獨與焦慮
赴新加坡特派記者 韓碩
獅城新加坡是一個充滿機遇的“金融中心”,一座井然有序的“花園城市”,它的城市基礎設施排名世界第一、在全球城市生活質量調查排名中居亞洲之首,還被權威機構評為全球最宜居的城市之一,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和人才前去旅游、定居。但最近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2012年新加坡發生了近500起自殺案,比上一年增加了29%,創下20年來新高。
一名年輕人對記者說:“學業緊張、工作壓力大、物價高、生活節奏快,以及對未來的憂慮,一直困擾著我和身邊很多人。”優質的生活環境掩蓋不住人們的孤獨感和焦慮感。聯合國2012年發布的《全球幸福指數報告》稱,收入與幸福并無必然關系:經濟增長可以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但諸如信任缺失、焦慮等社會問題也會隨之產生。現在,新加坡已經準備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如向即將畢業的學生提供心理輔導,或是增加對職場新人的關心等,讓人們獲得真正的幸福。
結婚看種姓
赴尼泊爾特派記者 呂鵬飛
尼泊爾人結婚要門當戶對,這源于國內的種姓制度。種姓制度是印度教的特色,而印度教在尼泊爾影響廣泛。婆羅門和剎帝利是兩個社會地位最高的種姓,吠舍是第三等級,最低等的種姓是首陀羅,意為“不可接觸者”,這種種姓的人被認為是賤民,他們膚色較深,經常被禁止進入寺廟或被禁止從公用的水井中取水飲用。近年來,尼泊爾當局一直努力消除種姓制度,但在農村和邊遠地區,種姓制度依然具有影響力,種姓歧視現象也很嚴重。這在婚姻上表現得尤為明顯,如果一個人和低于自己種姓的人聯姻,就要降到配偶的種姓,這會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不便,因此,尼泊爾人在結婚問題上很現實。
銀發刺青族
駐英國特約記者 楊揚
刺青一向被認為是年輕、叛逆的標志。但最近,英國廣播公司的主持人,75歲的丁布爾比在節目中展示了自己肩上的黑色蝎子刺青,引發一片嘩然,老年人的刺青熱進入公眾視線。這些刺青圖案五花八門,有動植物、人像、風景,還有不少人刺上漢字。有人說,如今老年人的叛逆來自多年的壓抑。比如,不少行業規定,員工不能在身上的明顯部位刺青。因此,老人們年輕時無法實現刺青夢想。現在,退休的他們終于可以“圓夢”了。英國的刺青師表示,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老人到他的店里詢問刺青事宜。正如丁布爾比說的那樣:“你只能老一次。”言下之意,即便老去,也應該盡情釋放激情、追尋夢想。
“首堵”莫斯科
駐俄羅斯特派記者 張曉東
今年11月,一家著名汽車導航公司發布“世界城市堵車排行榜”,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榮登榜首”。據說,莫斯科人平均一年有172小時堵在路上。百姓對此頗有怨言,政府也覺得無奈。莫斯科市長索比亞寧自上任以來,就將解決擁堵作為頭號任務,修橋修路疏通堵點,但每年新增的近50萬輛汽車讓成果化為無形。不過,政府還是相信,拓寬、新建道路,建設收費停車場等舉措將在兩三年內有效緩解擁堵。記者感覺,除了路少車多以外,不文明駕駛,剮蹭事故不斷,也是導致擁堵的一個原因。在高峰時段,一輛車不動就會造成大面積擁堵。另外,莫斯科的公交票也不便宜,且逐年上漲,讓人們出行少了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