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時代》周刊11月25日封面文章
半個世紀的懸案
今年11月22日是美國前總統肯尼迪遇刺50周年紀念日。盡管已經過去了半個世紀,但外界從未停止過對他死因的猜測。在肯尼迪遇刺后,警方很快抓住了嫌疑人、得克薩斯州達拉斯教科書倉庫大樓的雇員奧斯瓦爾德。但奧斯瓦爾德對所有指控矢口否認。幾天后,他被一個酒吧老板當眾射殺。人們可以確定的只是,肯尼迪在乘車經過達拉斯的迪利廣場時,被兩顆子彈擊中,一顆在頭部,一顆在頸部。
大部分美國人相信肯尼迪的死有更大的陰謀。最新一項調查顯示,61%的美國人相信除了槍手奧斯瓦爾德之外,還有其他人卷入了對肯尼迪的暗殺。至于是誰,40%的受訪者沒有給出答案,有13%的人認為是黑手黨,13%的人認為是聯邦政府,還有7%的人則歸咎于中央情報局。
英國《經濟學家》雜志11月16日封面文章
攝像頭與隱私
一張1890年出版的報紙上寫道,“現在海灘邊有比鯊魚更糟的東西,那就是照相的人。”一個多世紀后的今天,相機的體積越來越小,功能卻越來越強大,這些無處不在的攝像設備與網絡使人們的隱私受到威脅。文章認為,人們應該歡迎而不是畏懼科技的進步,但在這一過程中自由仍需得到保護,而隱私權正是自由的一部分。新的技術賦予某個人的自由,有可能對他人的隱私造成侵犯,因此,有必要通過立法來保障每個人的權利。
德國《明鏡周刊》11月18日封面文章
名畫的秘密
日前,德國海關在慕尼黑一間公寓內發現了共計1500幅畫作,其中不乏畢加索、雷諾阿、馬蒂斯等名家的作品。這些畫作的持有人是現年80多歲的古爾利特,他的父親希爾德布蘭特生前是一位藝術品商人,在納粹時期收集到這些價值連城的畫作。然而,關于這些畫作的來歷、真偽和所屬權仍存在許多疑問,使得這場備受矚目的藝術品事件蒙上了一層懸疑色彩。
俄羅斯《權力》雜志11月18日封面文章
受擠壓的印第安人
1994年1月1日,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生效當天,墨西哥恰帕斯州爆發了以維護當地印第安人利益為宗旨的薩帕塔運動。1996 年, 運動領導人與政府簽署協議,政府在憲法和法律中承認印第安人有自治權和自決權。30年來,10萬印第安人取得了自治權。他們建立了公社,參加集體勞動,有自己的教育、醫療體系。但由于受到全球化浪潮的影響,他們在資源、文化等方面受到擠壓,面臨生存困境,時常與政府發生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