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程海晉,中國銀行業元老程慕灝曾孫。1971年生于山西,17歲考入山西大學,1991年赴美留學,獲康奈爾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曾在多家跨國銀行和通用電氣等國際企業從事融資、并購、重組業務,現定居北京,從事企業咨詢行業。
“我曾祖父程慕灝先生1913年進入上海的中國銀行(下文稱中銀),從練習生(學徒)做到上海中銀副經理(副行長)。他的為人處世對我影響很大?!痹诒本┏缥拈T一間咖啡店的角落里,程海晉面對環球人物雜志記者,背后是噪雜的人聲,他平緩的敘述讓時間穿越回整整100年前,那是中國金融業和第一代銀行家剛剛登上歷史舞臺的時代。
中國銀行業曾有好傳統
在程海晉看來,中國的銀行業曾有很好的傳統,這是由包括他的曾祖父程慕灝在內的老一代銀行家開啟的。
程慕灝生于1898年,是浙江桐鄉人。他家境并不富裕,十五六歲時經人引薦,來到十里洋場上海,在上海中銀當了練習生。中銀前身是大清銀行,始建于1908年,1912年改組為中銀。當時,上海是中國乃至亞洲地區的金融中心。程慕灝從包銀元做起,學點鈔、打算盤、譯電報,慢慢升到初級文員。那時練習生都要掌握聽銀元辨真偽的基本功,他每天清早起床守著一只水缸,逐個用銀元敲擊邊沿,聲音清脆鏗鏘就是真的,假的則聲音悶啞。寒冬臘月,他練得雙手生滿凍瘡。為了隨叫隨到,他還養成了站著吃早飯的習慣。對于這種訓練方式,程慕灝認為有其合理的地方:雖然很苦,但可去盡嬌驕二氣,學會謙虛地、全力地為客人服務。
程慕灝27歲時,被破格提拔為副經理,當時的經理是著名建筑大師貝聿銘之父貝祖貽。當年,中銀在上海外灘蓋大樓,英資銀行匯豐不許其高度超過自己的大樓,這讓程慕灝憋了一口氣。若干年后,他已到香港中銀工作,籌建大樓時又遇到匯豐也在蓋樓。程慕灝一個電話打給遠在美國的貝聿銘,請他設計新的香港中銀大廈。如今,這座大廈仍然是香港的地標建筑。
當年的中銀流行一句話,要發財不要來中銀。意思是說,到中銀是學本事、做事業,不是搞投機的。但對員工,中銀也給予多方面照顧。當年,程慕灝很賞識一位下屬,便鼓勵他到美國讀商學院,由公司資助。這位員工畢業后又回到中銀供職,多年后仍對程慕灝充滿感激。程海晉說:“當年的中銀有強大凝聚力,公司和員工間有著家人一般的感情。我祖母有位好朋友,其父親是中銀員工,抗戰時期遭日軍殺害,他的后事、孩子的學習和生活費用都由中銀承擔?!?/p>
民國時期,銀行間競爭激烈,互相搶客戶、搶人才。中銀靠“人情味”,讓員工保持了很高的忠誠度。程慕灝本人就在中銀干了一輩子,86歲退休后還擔任集團顧問、總行常務董事等職,直至1991年以93歲高齡去世。
中外經驗都值得借鑒
解放后,程海晉的祖父輩都留在大陸。1991年,程海晉赴美留學,到緬因州一所大學學習會計專業,后來讀了工商管理碩士。他曾在會計師事務所、醫藥行業工作,隨后進入融資、并購、重組領域。他經歷了美國3次經濟衰退,日本經濟泡沫破裂、亞洲金融危機、美國次貸危機……每次危機都與融資等領域的問題有關?!拔覜]在某個金融機構或者企業待特別長時間,但在多個行業領域浸潤過。這讓我能更加全面地看待中國金融業的問題,以及民國初期中國金融業傳統的借鑒意義?!?/p>
在程海晉看來,民國初期上海銀行業之間的競爭是相當市場化的,政府管得很少。這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銀行注重業務發展和自身的生存能力。解放后,尤其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銀行業賺錢變得比較容易,從業者也“懶惰”了不少,服務客戶的意識淡薄了。如今,在維持了多年的高速發展之后,中國經濟正面臨強大的下行壓力,銀行業再一次面臨市場化轉折點。他認為,現在雖然一些銀行進入了世界百強,但這只是在規模上;如果論品牌信譽、資產質量、融資能力、業務水平、盈利能力等,則仍與國際頂尖銀行有很大差距。而信譽是銀行業的根本,沒有信譽,一切免談。
對一些金融機構要當“中國的巴菲特、中國的摩根斯坦利”的豪言,程海晉不以為然。“在中國目前的經濟情況下,不要去玩這種太花俏的東西,應該實實在在地提高自身實力?!彼J為,資本市場尚未成熟、金融機構專業化程度不夠是影響中國金融機構做大做強的關鍵因素。在這些方面,中國可向美國借鑒?!霸诿绹?,資金的有效利用率比較高,龐大的金融體系與實業的總體結合效果較好。美國金融機構知道該怎樣利用資本,既讓企業發展起來,也讓自己獲得可觀的利潤。他們的投資行業分工很細,投資IT行業的人,還要按IT行業內不同領域再細分。而且還按企業發展階段分類,有人專門投資企業初創期;有人投資發展期;也有人專門幫助發展較為成熟的企業上市。一旦上市,整個社會乃至全球的融資平臺就會為企業打開?!庇捎趯I化程度高,資金配置的效率就高。而在國內,風險投資人“似乎什么行業都敢投”,對投資風險控制的意識和能力較弱。一旦經濟下行,將嚴重地影響投資的回報率。
程海晉說:“中國金融機構自身要保持持續發展,必須進一步開放,加大改革力度,增強生存能力。過度保護只會導致金融機構依賴性的增強以及競爭力的進一步弱化。”另一方面,他也認為金融業開放過程中,政府監管必不可少。比如上海自貿區的金融改革被寄予厚望,但業界認為,利率市場化、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等改革措施存在著資本套利的風險。由于國內的利率水平顯著高于發達國家,如果缺乏監管,大量熱錢通過自貿區跳板流入國內,勢必推高國內資產價格泡沫。當熱錢撤離時,則會引發資產價格跳水乃至造成金融危機。程海晉說: “銀行業是‘一管就死,不管就亂’。政府的挑戰是把握好監管的度?!?/p>
金融機構與企業要理順關系
金融業素稱“百業之母”。金融機構集納社會資金,為企業發展提供資本支持。在程海晉眼里,中國金融機構與企業之間的關系還沒有理順。
首先,金融機構不能放松對風險的控制,不能在幫助企業時講關系,“心太軟”。程海晉說:“企業有嚴重問題時,金融機構不能老幫他們捂著,有些問題該爆發就得讓它爆發。比如一家企業不行了,金融機構不惜代價投入資金支持,這么做,企業也許能熬過一段時間,但不解決深層次的問題,最后問題越捂越大,只會更麻煩?,F在有些行業已產能過剩,企業還在貸款,這樣做對企業和銀行都危險。只有經過一定的自然淘汰,讓健康而富有活力的企業生存下來,然后再投入資金,企業才能真正做大做強?!彼苜澷p“不講情面”的“關系理念 ”。他說,“關系”在華爾街也很重要,但僅僅是“敲門磚”,銀行是否把錢借給企業,還是要按市場規則來判斷。猶太人很抱團,但不會隨便把錢借給另一個猶太人。他引述程慕灝的話說:“銀行服務很多時候是晴天打傘,未必能雪中送炭。”從另一個角度而言,可以理解為不能為了人情而打破規矩。
不過,這種“關系金融”近年來在中國民間金融體系泛濫成災,一些地方甚至出現了“全民高利貸”現象。“中國民間的‘關系金融’, 面子和人情決定了借貸決策,而不是客觀冷靜分析對方的財務數據和營運情況。溫州模式就是這樣發展起來的?!泵耖g融資要改變融資理念、借貸方法,加強風險管理。
其次,金融機構選擇什么樣的企業投資,目光要長遠。民間投資者往往缺乏在更高層面上管理資本的平臺和能力,什么賺錢就做什么,把投資行為變成了投機。結果是“經濟好的時候,大家一起發財;經濟一旦不行,所有人的資金全部陷進去”。他強調:“成熟的經濟必須經歷過完整的經濟發展周期,衰退是其中必經的環節,衰退不僅可以淘汰低效益企業,還能利用這個機會擠掉泡沫。企業和政府應正視衰退的作用,準備好相應措施,而不是想辦法跨越這個環節。有人主張投資反周期行業,即所謂能夠抵御衰退的行業。其實,正周期行業雖會隨經濟下滑而下滑,可一旦度過困境,該行業就會出現高回報率?!?/p>
第三個關系也需要明確,程海晉說,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金融機構應該是起輔助作用,現在有些本末倒置。“本來上市是輔助企業發展的手段,現在成了目的,就是為了‘圈錢’。一切以資本市場為導向,一切為了上市。融資不是為了培養核心競爭力、開發新產品、培養品牌,只是為了‘圈錢’。而今并購成了熱點,也是被當成資本市場的游戲,而不是為了企業發展。并購之后不少企業既不做整合,也不做效益提升管理。很多公司并購后營利能力反而下降,這是非常危險的?!睙o論是并購還是投資、融資,都只是手段,企業要發展壯大,根本上還是要增強自身“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