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駐埃及的大使、64歲的安妮·帕特森身材苗條,喜歡戴一副紫色鏡框的眼鏡,抹著淡色素雅的口紅和米黃色的指甲油,一條大大的印花圍巾松松地耷拉在肩膀上。她畢業于美國著名的女子學院衛斯理大學,是中國女作家冰心、蔣介石夫人宋美齡以及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的校友。在美國外交界,她常常被稱為僅次于希拉里的女強人。然而如今,開羅解放廣場上的抗議者將她的照片貼在標語牌上,在照片上畫上紅叉,付之一炬??棺h者還提出了“包圍美國使館”的口號,帕特森被視為美國插手埃及事務的象征,替美國中東政策背起了黑鍋。
帕特森出生于1949年,是阿肯色州人,在得克薩斯州的達拉斯市讀了高中,在衛斯理大學獲得本科學位,與外交官戴維結婚后,生了兩個孩子。1973年,她開始了外交生涯,曾在沙特、瑞士工作,當過美國駐薩爾瓦多、哥倫比亞、巴基斯坦大使,也擔任過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這位小個子女性常給人弱不禁風的印象,但熟悉她的人說,她“像釘子一樣結實”,并且勤奮過人。老同事馬基記得,帕特森有一次與奧巴馬總統開視頻會議,直到深夜2時。早晨7時許,她又精神飽滿地和馬基吃起了工作早餐,而且對當天的新聞了如指掌。原來,每天無論睡得多晚,早上起床后她都要看新聞,這是她雷打不動的習慣。
常年奔忙于外交第一線,帕特森不止一次遭遇危險,2000年在哥倫比亞,她差點被一枚汽車炸彈炸死。2007年,她剛去巴基斯坦當大使,當年10月恐怖分子襲擊了總理候選人貝·布托的車隊,造成130多人死亡。幾天后,帕特森去貝·布托家。貝·布托要求帕特森為自己提供保鏢,帕特森說“不行”。她說,美國有時確實會為外國領導人提供安保服務,但在競選期間不合適,這明顯“干涉內政”。兩個月后,貝·布托被暗殺。后來很多人說,帕特森當年不管貝·布托是個錯誤,她所謂美國不應干涉內政的說法也是“虛偽的”。有記者還問過她這件事,帕特森說自己“不后悔”,但她也承認,貝·布托之死是個“可怕的損失”。
事實上,帕特森為巴基斯坦的內政忙得不可開交。她在幕后積極與各派力量接觸,“推動民主選舉”,但盡量在幕后活動,避開公眾的視野。時任總統穆沙拉夫在她到任這一年辭職。巴駐美大使后來說,帕特森從不公開評論穆沙拉夫,但“和所有的人會談”,以推動局勢向有利于美國的方向發展。2010年,她卸任回到美國,有人看到她在國務院一間辦公室的墻上用紅色的圖釘釘了張破破爛爛的巴基斯坦地圖,那里許多敏感地區她都去過。她說:“我愛巴基斯坦?!?/p>
2011年6月,帕特森被任命為駐埃及大使。當時,穆巴拉克已經下臺,埃及局勢動蕩不寧。帕特森的朋友說,這下她是“從油鍋里跳進了火坑里”。上任以后,帕特森繼續在幕后運作,支持穆爾西當選埃及總統,支持埃及走民主之路。然而,美國并沒有贏得埃及的民心。埃及人對帕特森似乎也從來沒客氣過。去年6月,帕特森搭乘埃及航空公司的航班旅行,她沒按規定時間登機,機長拒絕為她再打開艙門,直接起飛了。中東媒體稱,帕特森應該從中得到教訓,學會尊重別人。
穆爾西執政后,他所代表的穆兄會勢力與軍方的矛盾越來越尖銳。不久前,他被軍方逮捕,并由此引發支持和反對他的埃及民眾走上街頭、尖銳對立。帕特森說:“有人說走上街頭將會比選舉的效果更好。坦白說,我代表的政府和我都深表懷疑?!边@個態度讓她“兩頭不討好”,支持和反對穆爾西的人都把矛頭指向美國。穆兄會覺得自己經選舉得到的權力沒有保障,反穆爾西的抗議者又覺得美國在支持伊斯蘭勢力。如今,美國國內也在爭論究竟應該在埃及的沖突中站在哪一方,是否應重新考慮自己的立場。分析人士稱,埃及局勢的變化“太戲劇化了”,“給你的下注時間很短”,而帕特森“在關鍵的時候誤讀了信息”,讓埃及將美國視為敵人?,F在,她可能無論做什么都無法贏得輿論的青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