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扣朝鮮貨船,查古巴軍火,放美國特工
中美洲國家巴拿馬,眼下成了國際輿論“暴風眼”。巴拿馬當局最近扣了朝鮮貨船“清川江”號,在船上查獲古巴軍火,又將先前扣押的一名遭意大利法院判決有罪的中情局前特工放回了美國。這些“親美”舉動,讓該國總統馬蒂內利在因“棱鏡門”而反美情緒高漲的拉美領導人中顯得有些與眾不同。
扣船充滿戲劇性
“清川江”號被扣,充滿了戲劇性。
那是一條船齡34年的舊船,注冊于平壤清川江船務公司,掛朝鮮國旗。4月12日,它離開俄羅斯遠東地區,穿越太平洋,經巴拿馬運河于6月1日抵達古巴。7月12日,裝著1萬噸紅糖的“清川江”號從古巴返回,駛近巴拿馬運河的北部入口時,巴拿馬巡邏艇截住了它。巴方懷疑此船在走私毒品。船長拒絕停船,巴方人員和手持棍棒保護貨船的朝鮮船員僵持不下,最終巴方強行登船,發現朝鮮船員已經破壞了船上的電氣系統和艙底的水泵,“可能想把船弄沉”。船長“心臟病發作”,還一度試圖自殺。
巴拿馬當局扣押了35名船員,船長被送進醫院接受治療,其他人被關在巴北部曼薩尼約港的一座前美軍基地。朝鮮船員們選擇了保持沉默。古巴官員接觸了巴方,要求放行該船。巴拿馬官員后來說:“當時我們不知船上裝的是什么。對方說,這是捐給朝鮮人民的糖。”7月15日,巴安全人員在紅糖下找到了武器。馬蒂內利當即向媒體透露了這個消息。隨后,古巴方面承認,船上有240噸蘇聯上世紀中葉生產的“廢舊防御性武器”,包括兩套防空導彈系統、9枚拆卸了的導彈及其零部件、兩架米格-21戰斗機和15套該機型發動機,并稱這些武器是送到朝鮮維修的,隨后將運回古巴。武器專家稱,被查獲的防空導彈系統非常破舊,如今根本打不中現代化戰機。
7月17日,朝鮮外務省發言人表示,巴拿馬當局以“偵查毒品”之名粗暴攻擊和扣留“清川江”號船長和船員后,強行搜查船上貨物,但未發現任何毒品,因此就拿其他貨物說事,企圖包庇自己的暴行。被他們用來說事的貨物其實是根據合法合同將進行修理再重新送回古巴的舊武器。巴拿馬當局應采取措施立刻放行被扣朝鮮船員和船只。
馬蒂內利沒理睬平壤。同一天,巴拿馬正式要求聯合國派專家小組檢查“清川江”號,并要求美國對調查提供技術援助。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和美國國務院對巴方的做法大加贊賞。由5名成員組成的聯合國專家組,將于8月5日抵達巴拿馬。巴安全部長穆里諾說:“‘清川江’號的貨物并未申報,因此不論它裝載的是什么,都是走私。”巴當局以非法走私武器和危害公共安全罪名起訴了被扣朝鮮船員,如果罪名成立,他們可能被判4至6年徒刑。
富豪總統是個親美派
有人說,圍繞著朝鮮貨船事件,巴拿馬在上演一場美國、朝鮮、古巴的“三國殺”,也有人說,這是一場“四國大戰”,巴拿馬是跟美國“搭伙”的。客觀地說,馬蒂內利這位富豪出身的總統,無論感情上還是利益上,都是個親美派。
馬蒂內利今年61歲。他出生在巴拿馬城,但中學時代就在美國留學,從弗吉尼亞州的一所高中畢業,隨后在阿肯色大學獲得了市場營銷專業的本科學位。他白手起家,打造出一個超市帝國,是里卡馬爾公司的董事長,旗下的“超級99”大型連鎖超市遍布巴拿馬全國各地。他還兼任至少8個企業的董事職務,是個億萬富翁。1999年至2003年,他當過巴拿馬運河部的部長和巴拿馬運河管理局領導委員會主席,積極推動了巴拿馬運河擴建項目。這個項目正在進行之中。
立場保守的馬蒂內利,于1998年創立了民主變革黨,2009年大選獲勝,當時他自掏腰包3500萬美元用于競選。而他的勝利有兩個原因,一是他得到了巴拿馬商界的支持,二是他的主要對手、左翼人士艾雷拉被認為與前軍事強人諾列加有瓜葛,還是個“查韋斯支持者”。查韋斯以“反美”著稱,諾列加則在1989年被美國以販毒等罪名出兵捉拿。有一種說法是,諾列加要收回長期由美國經營的巴拿馬運河,與美國結了仇。也有人說他腐敗獨裁,將巴拿馬變成販毒中心,觸犯了美國利益。在馬蒂內利和有“反美”嫌疑的艾雷拉之間,美國傾向于前者。雖然艾雷拉起初民調領先,但最后馬蒂內利以超過60%的得票當選,艾雷拉只得了36%的選票。同一時期,拉美其他國家的選舉多為“反美”的左翼領導人獲勝,馬蒂內利是個例外。
馬蒂內利上臺后,真拿美國人當“哥們兒”。他很快和美國簽了協議,要在巴拿馬境內設立2個美國海軍基地,以打擊國際毒品走私。美國則同意撥款助其緝毒。但后來,他和美國發生了矛盾。美國緝毒部門在巴有辦事機構,配備了先進的監聽設備。據《紐約時報》報道,2009年,馬蒂內利發了個短信給美國駐巴大使,要求后者牽線,讓美緝毒部門幫他竊聽左翼政敵的電話,說這些人密謀要暗殺他。美方沒答應此事,馬蒂內利就揚言要終止和美方在緝毒領域的合作,把不稱職的官員派到緝毒部門,甚至威脅要徹底驅逐美緝毒人員。美方開始懷疑,馬蒂內利的真實目的是否就是要趕走緝毒人員,以免他和親朋好友的腐敗情況被掌握。據美方的說法,馬蒂內利的外甥常年大量走私毒品。美國不愿在這件事上被馬蒂內利牽著鼻子走,暫停了兩國的緝毒合作。
為“老大”再出一把力
不過,馬蒂內利后來和奧巴馬的關系處得還不錯。奧巴馬很重視經營中美洲這塊“后花園”,馬蒂內利也很照顧美國利益,2012年10月,他簽署的巴美自由貿易協定正式生效,巴拿馬商品進入美國更容易。馬蒂內利深知,美國的支持是這個小國保持穩定必不可少的。
這次巴拿馬扣押了朝鮮貨船,外界普遍認為,背后的導演是美國。根據相關國際法,國際航行的大型船舶需打開其船舶自動識別系統,但“清川江”號4月12日起航后,多次關閉該系統。有分析稱,美國情報機構很可能一直在跟蹤這條船,并向巴拿馬當局提供了秘密情報,才讓巴拿馬盯住了此船。
目前,美國國務院已經表示對巴拿馬扣船行動的支持,稱任何國家如果向朝鮮出口武器或者與武器有關的材料,就是違反了聯合國決議。對美國來說,被查獲的這些老掉牙的武器裝備,無疑是敲打朝鮮、古巴這兩個眼中釘的“好牌”。此外,巴拿馬對美國來說非常重要,通過巴拿馬運河的船只70%來自美國或前往美國,美對外貿易的40%要依靠該運河。巴拿馬運河由美國建成,1999年12月31日才將控制權交給巴拿馬,此后美國一直軟硬兼施,小心地維持著在巴拿馬的影響力。這次馬蒂內利的舉措“深合美國之意”,似乎也讓美國放心,華盛頓的“老大”地位沒被動搖。
仿佛是為了“錦上添花”,7月19日,巴拿馬釋放了剛剛被逮捕的美國中央情報局前特工雷迪,讓他返回美國。雷迪在擔任中情局意大利米蘭站主管期間,指揮手下在米蘭街頭綁架了埃及人納斯爾,把后者送到埃及審訊。2009年,意大利法院以綁架等罪名缺席判決雷迪等23名美國人有罪,判雷迪9年監禁,后來還發出了國際通緝令。但對身處巴拿馬的雷迪來說,通緝令是一紙空文。
扣船事件引發對美古關系和中朝關系的關注。美國前總統老布什的顧問彼得森說,古巴和朝鮮關系很好,但貿易不發達,如今這兩個國家似乎在構建新型關系。他認為,由于中國迫使朝鮮收斂針對韓國和西方的挑釁行為,朝鮮可能感到它在軍事裝備上難以依賴中國。《華盛頓郵報》稱,古巴運送武器到朝鮮修理,無疑將沖擊華盛頓和哈瓦那正在升溫的外交關系。但這些武器裝備太舊,對美國及其盟友不構成軍事威脅。朝鮮是個窮國,但它擁有大量蘇聯時期的軍事裝備以及技術人員,修理和升級老式軍事裝備以換取食物或外匯很正常。
編輯|凌云 美編|黃浩 圖編|侯欣穎
編審|吳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