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7月8日埃及軍方與武裝分子、部分激進的示威者爆發了流血沖突,造成人員傷亡,但是我依然認為,埃及軍方此前介入局勢并罷免總統穆爾西是正確的決定。”在接受環球人物雜志記者采訪時,埃及金字塔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葉海亞教授如此表示。很顯然,對軍方介入政治斗爭,埃及國內和國際社會至今仍爭論不休。
葉海亞認為,軍方的決定照顧了多數埃及民眾的民主訴求,不能簡單地將軍方的行動等同于是對反對穆爾西的人的支持。
埃及的中東政治學者塔里克告訴記者,埃及軍隊介入政治進程是對該國民主進程的延續和修正。他認為,2011年發生的“阿拉伯之春第一季”是對腐敗獨裁政權發起的沖擊,明確的目標就是要推翻專制,而現在埃及民眾進行的“第二季”,正是要推翻埃及穆兄會的專制統治。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中東研究中心主任李國富則認為,軍隊廢除民選政府、解散議會的做法,不論怎么說都是有違民主精神的,說它是軍事政變絕不過分。盡管軍隊的做法也確實代表了相當一部分埃及民眾的意愿,但這次軍隊干政,事實上已經表明,埃及向民主過渡的努力已經失敗了。
從穆巴拉克倒臺到穆爾西被罷免,再到埃及政局和社會陷入動蕩,這很容易讓人們想到“西方民主是否適合埃及”的問題。
塔里克認為,在埃及舉行總統大選一年之后,就發生了如此大的變革,正說明埃及照搬西方國家民主體制的弊端。在政治對立嚴重的埃及,投票決定總統人選的方式并不能解決社會矛盾,較高的民主期望反而會激化反對者的對立情緒。他認為,埃及的現實證明了兩點:一是“阿拉伯之春”變革并未結束,未來在中東地區將產生難以預測的影響;二是在中東照搬“西方民主”體制將帶來災難性后果。
李國富告訴記者:“自‘阿拉伯之春’以來,我沒看到哪個阿拉伯國家發展出了一套比較成功的民主模式,2737913a2c4bfc075feb068f89d1237d8b4518e8073396b675cbaa4d3af9b61c埃及也沒有可以完全借鑒的對象。我認為,只有將民主的基本要素與埃及自身的特點結合起來,才是比較好的途徑。但這說起來容易,實踐起來很難。”
埃及作為在中東和整個阿拉伯世界舉足輕重的大國,其國內局勢的動蕩也勢必對地區局勢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埃及的中東問題專家阿迪勒告訴記者,埃及局勢的動蕩將對中東地區和整個國際政治形勢產生影響。首先,穆兄會下臺后,巴勒斯坦的局勢將變得更加復雜。因為在穆爾西當權期間,曾利用穆兄會對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的影響力,推動巴勒斯坦內部和解進程。穆爾西被趕下臺后,巴勒斯坦內部和解又蒙上了一層陰影。其次,地區內的伊斯蘭勢力擴張勢頭受到打壓。“阿拉伯之春”拉開了中東伊斯蘭勢力迅猛擴張的序幕,在突尼斯、利比亞和埃及,具有伊斯蘭勢力背景的政黨先后當權。如今,埃及穆兄會下臺,無疑給地區內的伊斯蘭勢力當頭一棒。預計未來一段時期,埃及同突尼斯、利比亞等國的關系將陷入低谷。
葉海亞認為,穆爾西的下臺將對有著相似執政風格的土耳其等國帶來負面影響。近年來,在總理埃爾多安有些專制的領導下,土耳其的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成為許多中東國家的發展典范,被稱為“土耳其模式”。如今,許多中東國家開始反思,類似土耳其那樣的親伊斯蘭政權,是否能夠在本國長期維持?
對于世人最為關心的埃及局勢將如何發展,幾位專家抱樂觀態度的少,表示擔憂者多。
塔里克認為,在埃及軍隊的管控下,埃及總體局勢應該是可控的。他認為流血沖突是暫時的,未來的埃及會通過民主的方式證明人民選擇軍隊而不是穆兄會的決定是正確的。
阿迪勒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埃及仍將處于動蕩之中,社會分裂將越來越嚴重,政壇三大勢力穆兄會、世俗派和軍方仍將圍繞國家權力進行斗爭,甚至不惜進行武力對抗。
李國富說:“埃及出現的不是短期動蕩,而是長期的動蕩。即使將來產生了新政府,由于各派目標不一致,也會繼續導致埃及的不穩定。軍隊雖然現階段起主導作用,也許能制止大規模的沖突,但卻無法控制動蕩的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