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駱駝糞與戰斗機
黃鶴
二戰時,魯尼在英國空軍部隊當后勤兵,負責給戰斗機做保養。部隊規定,戰機的皮革座椅要用駱駝糞來保養。這讓魯尼苦惱不已,因為糞便的臭味實在難忍,可又不能違反規定。
半年后的一天,由于駱駝糞短缺,魯尼暫時閑了下來。望著那些不能保養的戰機,魯尼問戰友:“既然遲遲等不到駱駝糞,為何不用其他東西代替?”戰友笑著說:“就屬你腦瓜好使?既然部隊規定必須用駱駝糞,就說明它有特殊的功效。”魯尼本想繼續追問,可聽著戰友們嘲諷的口氣,就沒再吱聲。
不久后,參加過一戰的父親來部隊探望,看見魯尼正忙著用駱駝糞擦拭座椅,便疑惑地問:“你們怎么還在用駱駝糞養護皮革?”魯尼理直氣壯地答:“我們一直如此,這是規定。”父親想了想,笑著說:“當年我們在北非沙漠地區作戰,有大量的物資需要駱駝運輸,可駕馭駱駝的皮具是用牛皮做的,駱駝聞到那味道,就會賴著不走。于是,有人想到用駱駝糞來擦皮具,這樣就能蓋住牛皮的氣味,果然駱駝就聽話了。哪料30年過去,你們卻將這方法沿用到飛機上,太可笑了!”聽完這話,魯尼將信將疑,隨即去翻閱了史料,結果正如父親所言。
有時候,我們不加思考地沿襲過時的經驗,就像盲目使用這“特殊功效”的駱駝糞,犯下貽笑大方的錯誤。
學會“繞”的智慧
秦湖
春秋時期,在楚莊王的治理下,楚國人民安居樂業。但是,楚國的運輸工具仍比較落后,出行用的馬車底座較低,不僅容易碰傷馬腿,而且車速很慢,一旦發生戰爭,不利于運送物資。
楚莊王注意到這一點,于是召集大臣,商議要將全國的馬車底座改高。楚國令尹孫叔敖認為這種做法不妥,對楚莊王說:“老百姓已習慣乘坐這種低矮的馬車了,如果大王強行命令老百姓改造馬車,勢必會招致老百姓不滿。”
楚莊王聽了,覺得有道理,就問孫叔敖有什么辦法。孫叔敖提議說:“其實很簡單。只要讓各地的官府發布告示,就說根據天文歷法推算,今年有可能會發大水,為了避免洪水漫進房屋,各家各戶的門檻都要加高一些,這樣就可以了。”隨后,孫叔敖又詳細解釋了其中的玄機。楚莊王聽了,高興地點頭表示贊許。
很快,告示就在全國發布。老百姓為防范洪水,都加高了自家的門檻。可這樣一來,馬車再進門時,車底就會碰到門檻,車上的人不得不先下車,讓人把車先抬過去。一開始,大家還能忍,時間一長,都覺得這種低矮的馬車太不方便了,于是紛紛把馬車底座改高。半年后,楚國低矮的馬車全都改造完畢。
欲速則不達。太過于直接的強硬要求,往往會招致抵觸和不滿。這時,我們就需要孫叔敖這種“繞”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