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繆西婭·普拉達為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設計了40套戲服引起的時尚風潮還未過,朱迪·福斯特又身穿GIORGIO ARMANI西裝出現在《極樂空間》中。時裝設計師參與電影戲服設計已不算新鮮事,然而電影和奢侈品牌互動產生出的時尚效應,卻始終值得玩味——看過那些由大牌們設計的戲服,你會發現,大牌不是全能的,它們也“偏科”。
GIORGIO ARMANI
我們是職業的
偏科:西裝
在早年的電影中,ARMANI西裝還只是出現在帥氣有型的男演員身上,比如《美國舞男》中的理查·基爾、《偷天換日》中的馬克·沃爾伯格,還有《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中的克里斯蒂安·貝爾,他們都身穿GIOR GIO ARMANI。隨著以女性為主角或女性角色越來越硬朗強悍的電影漸多,ARMANI也開始為電影中的女性角色量身打造西裝。在新近上映的電影《極樂空間》中,設計師喬治·阿瑪尼作為女主演朱迪·福斯特的好友,傾情為她設計了一系列頗具未來感的西服。而在2011年的電影《漢娜》中,凱特·布蘭切特飾演的冷酷無情的中情局特工也身穿GIORGIO ARMANI套裝。
CHANEL
我們有永遠的小香風
■偏科:套裙
CHANEL基本就代表著“名媛”二字。小巧精致的外套,必須存在的標志性滾邊,這一切構成了傳說中的“小香風”。而這種風格出現在電影《薄伽丘70》里,伴隨的必然是羅密·施奈德這樣通身靈氣的女性。
Jean Paul GAULTIER
■偏科:奇裝異服
法國設計師讓-保羅·高緹耶是時尚界出名的鬼才,一般情況下,拍攝日常生活愛恨情仇的電影,都不大敢找他來設計服裝。夠膽嘗試Jean Paul GAULTIER品牌風格的,恐怕就是科幻片和風格怪誕的超現實主義影片了。前者的代表是紅極一時的科幻電影《第五元素》,其中米拉·喬沃維奇扮演的外星人所穿的“繃帶服”就由高緹耶設計,影片一上映便引來科幻迷追捧。其實也不一定是外星人才能穿Jean Paul GAULTIER,片中那位超級明星主持人的浮夸怪誕豹紋裝也出自高緹耶之手。至于超現實主義電影與Jean PauI GAULTlER的完美融合,則非《基卡》莫屬了。讓女化妝師穿得跟個活動攝影機似的,除了讓-保羅·高緹耶不作他想。
Dior
我們最優雅
■偏科:大衣
從1950年克里斯汀·迪奧先生為電影《欲海驚魂》中的瑪琳·黛德麗打造華麗戲服開始,便有了這樣一句話:“沒有Dior,就沒有黛德麗!”Dior的優雅氣派讓瑪琳·黛德麗成功演繹了電影中的優雅女性形象,而Dior也從此成為高貴典雅女性的衣櫥必備。
Ferragamo
我們隨性得精致
■偏科:風衣
Ferragamo這個來自意大利的品牌,以實用性和款式并重著稱。雖然是從做鞋起家,但衣衫配飾同樣華貴。在為電影《RUSH》打造服裝時,那種隨意間流露出的精工細做無不在聲明:這就是我們品牌的精髓。一款造型簡潔的連衣裙,一件細節完美的風衣,它們都不是擺在T臺上可看不可摸的玩物,而是真正能穿出門去,行走在路上的實用美衣。
GIVENCHY
我們為公主而生
■偏科:禮服
提到GIVENCHY在電影中的表現,最易被想起的一定是奧黛麗·赫本和她的幾部代表作品。設計師于貝爾·德·紀梵希幫奧黛麗·赫本打造了她最著名的幾個銀幕經典形象,包括《龍鳳配》、《甜姐兒》中的角色,以及《蒂凡尼早餐》中的小黑裙加珍珠經典造型。GIVENCHY仿佛天生就是屬于禮服的,無論曳地長裙還是俏麗短裙,凡是GIVENCHY出品,一定帶著濃濃的高貴氣質,似乎只有公主才能穿出其間韻味。
PRADA
■偏科:浮夸風服裝
其實PRADA品牌誕生時,走的是簡約現代摩登風。時至今日,我們在PRADA的服裝和配飾中依然能看出其崇尚簡約線條的影子。但不知為何,只要一碰上電影,PRADA就立刻浮夸起來。從《穿PRADA的女魔頭》里各種極盡張揚之能事的大衣、裙裝,到如今正被熱議的《了不起的蓋茨比》中奢華的復古造型,繆西婭·普拉達仿佛是想把自己身為女人卻無法在品牌中體現出的對奢華風格的迷戀,一股腦都投射到電影中那些足夠浮夸的角色身上。但你不得不承認,那的確挺美的。
MARC JACOBS
■偏科:后現代服裝
曾有人說,MARC JACOBS是紐約下城時尚風格的經典演繹。它絕對非主流,但又絕對屬于大眾化的現代城市。迷幻的幾何色塊與線條帶著些許科幻色彩,但早已被如今的科幻電影棄用,品牌元素象征著比科幻更讓人迷惑的現代大都市。于是,《迷失東京》中斯嘉麗·約翰遜扮演的迷茫文藝青年角色造型,由“小馬哥”來打造再合適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