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瑞蓉說“蓉說”
這些年常在不同的刊物上寫專欄,但一直希望有一個屬于女性的天地,今天的“蓉說”算是給了自己一個天地。在這里,我會看到你的時尚,你會看到我的智慧,其實女人的智慧遠比美麗來得長遠。在這里,“蓉說”不僅屬于我,她也屬于你!
每到年末都是商家們的銷售旺季,商家們都變著法兒的要把消費者吸引到商場去,其方法不外是打折再打折,要不就是延長營業(yè)時間,吸引消費者來個掃底的銷售小旺季。
這幾年各大賣場都會在年末做足功課,可謂是連臺好戲一個接著一個。辭舊迎新本就具有傳統(tǒng)意義,搞個跨年夜賣也是一個好的嘗試。但我不知道像這樣的夜晚還有多少人要逛商店?
說實話,在我看來,讓人半夜買東西怎么也有點怪怪的,好像有悖于人們的消費習慣。但今年的雙11,電商們倒是用事實告訴人們,凡事都有例外。11日零點的鐘聲響起時,整個互聯(lián)網(wǎng)的電商平臺都沸騰起來,大家猛點鼠標,以求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拍下自己購物車里的商品(稍慢一點可能就沒貨了)。20分鐘過后,天貓的成交額就已經(jīng)突破30億元人民幣,這算是中國零售業(yè)的一個奇跡吧?
既然電商能在夜晚創(chuàng)造這樣的銷售奇跡,為什么傳統(tǒng)實體賣場不可以同樣在跨年夜來一個紀錄刷新呢?是的,關鍵在于怎樣去營銷罷了。雙11時,大多電商推出的最吸引人的營銷手段是半價銷售,其實就為了賺個人氣。是不是每個商家的商品都真的半價,誰也不知道。那實體商場又該怎么去做?如果只是延長時間恐怕是不夠的,要在跨年夜把大家從家里拉出來買東西,沒有一些亮點和絕招恐怕不行。
我倒沒有在國內(nèi)的商店去逛過“夜市”,但我覺得國外的Boxing Day倒可以一比。那是歐美國家眾所周知的購物節(jié),不需要公告,因為早已約定俗成。這一天,所有實體商場里的商品都有力度超大的折扣。有一年我在國外,正趕上BoxingDay,看見報上講商店開門時間是早上6點,我前一天晚上還真的激動得有點睡不著。第二天不到5點就起了床,6點不到就已經(jīng)等在了商店門口。透過玻璃櫥窗看到店里的貨架上排滿了充足的各種商品,巨大的打折招牌仿佛敲打著你的心,有一種迫不及待要沖進去的感覺。
隨著人流沖進商場才知道,其實真正的購物者是有備而來的。幾乎每個人都是亳不猶豫地直奔目標而去,甚至連尺碼都是提前試好的。不到一天的時間,衣架上已經(jīng)半空,展示臺的地上散落著各種衣物。接下來的幾天,貨架上的衣物越來越少,所賣衣物的折扣也越來越大,一副不賣完絕不上新貨的架勢。
從國外Boxing Day的經(jīng)驗看來,實體店也更有自己的優(yōu)勢,那種賣場銷售模式的感染力是虛擬店里無法達到的。那么問題的關鍵就在于你能不能把消費者吸引到商店里來。除了價格的優(yōu)勢以外,就是要有一種讓人們想走進去的沖動。如果說雙11是電商的一次銷售盛典,那年末的跨年夜又何嘗不是實體賣場的一種絕地反擊?畢竟就購物這件事而言,能看到實在的商品,總比只見得到網(wǎng)上的圖片要吸引人得多。
因此我想,實體賣場跨年夜的延時銷售和大力折扣,對女性來講還是具有極大吸引的。試想,在跨年的鐘聲里,和家人一起去選購自己喜歡的東西,這倒也是一種享受。如果今年有跨年夜的商場活動,我想我也會去參與體驗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