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的熱映,赴美生子這個話題越發受到各界關注。南加州自去年底爆發嚴查“月子中心”風波,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CBP)對外籍孕婦入境的審查也越來越嚴格。近日有關有赴美生子孕婦被遣返的消息再度引發輿論關注,美國《僑報》6月26日刊發了署名文章,對赴美生子這一游走在法律邊緣的熱潮進行了深入分析。
原文摘錄如下:
最近美國海關原機遣返來美生子孕婦的消息在坊間傳開,不少人認為,在對華人月子中心的處理尚無有效的法律手段之前,美國開始在源頭上堵截來美生子的孕婦。也有人認為,來美生子說到底就是在法律邊緣游走,有這樣的結果并不奇怪。
法律無法阻止“定錨嬰兒”現象
美國憲法第十四修正案第一款規定:任何在合眾國出生或歸化并受其管轄者,均為合眾國及所居住州公民。由于這一條規定,加之美國是首席發達國家的緣故,許多美國以外的婦女希望在美國生子,讓孩子獲得美國公民身份,同時為自己未來的移民留下伏筆,這類兒童被稱為“定錨嬰兒”。在華人世界,來美國生子始于中國臺灣孕婦,近年中國大陸孕婦來美生子的人數大增,引發了不少問題。
來美生子最多的其實還是拉美國家尤其是墨西哥人,但由于中國婦女生產要坐月子的傳統習慣,而許多華人開辦的月子中心不斷傳出擾民、違規等消息,引起當地民眾不滿,故當地政府甚至有不少國會議員都開始關注中國孕婦來美生子問題。但由于美國的政治制度,修憲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此很難在法律上阻止“定錨嬰兒”現象。
海關加強對入境美國的審查
修憲很難,并不等于政府無法加以控制。近期,來美生產的孕婦數量減少很多,重要原因是美國政府加強了對簽證申請和入境美國的審查。有報道說,近來有多名孕婦在入境美國海關,在遞交簽證和文件后,被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工作人員拒絕入境并原機遣返。很多人以為取得來美簽證,就萬事大吉,殊不知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有很大的權力,既能決定旅客是否能夠入境,又能決定旅客入境逗留的期限。
婦女旅游簽證易被拒簽
另一方面,懷孕的婦女,在申請旅游簽證時也遇到更加嚴格的審查。因為美國的旅游簽證一般一次給3至6個月,因此多數懷孕的婦女必須在懷孕6至7個月左右進入美國,這樣分娩后做完月子再搭機回去,母子都比較安全。但是懷孕6個月以上身形就已經比較明顯了,會引起簽證官的注意,對孕婦的旅行意圖表示懷疑。尤其是已經來美分娩過的婦女,再次申請簽證,就有被拒絕的,理由很簡單,因為上次是持旅游簽證來美分娩,故簽證官認為該孕婦有說謊的前由,因此拒簽。
孕婦來美產子不宜隱瞞動機
按照美國法律,孕婦來美生產并不違法,很多人對被美國使館拒簽和被美國海關拒絕入境表示不解。其實美國使館簽證官和美國海關的處理辦法,并不是基于孕婦來美簽證是否違法,而多數是針對該孕婦隱瞞自己到美國的真正動機,換句話說就是對簽證官和海關說謊。這里的問題是,既然來美生產不違法,為什么孕婦不說明自己的真實意圖?幾乎所有的孕婦都不會主動說明自己來美生產的真實動機,由此可見,孕婦們對這種行為有很大顧慮,自認為不妥,因此出現對簽證官和海關人員說謊的現象。
美國是個法制國家,遵守法律是最基本的要求;美國又是誠信社會,守法的同時也必須做到有誠有信。無論孕婦申請旅游或者商務簽證來美生孩子,一旦被簽證官或海關官員識破動機,認定撒謊,被拒簽或被遣返都會留下不良記錄,為日后申請進入美國或在美生活留下隱患。誠信是美國社會生活的通行證,來美生子的孕婦們既想為孩子取得美國國籍,又要為自己未來進入美國鋪路,那么采用這種方式就應該三思。(中新網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