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經驗、能吃苦,適應力強,“姜還是老的辣”——
就業淡季:老員工上演“逆襲”
年輕、有干勁、學習能力強,對大多數企業來說,與老員工相比,這是招聘年輕人的好處。然而,當前歐美國家處于就業淡季,原本在勞動力市場上富有競爭力的年輕人,也不得不為找一份糊口的工作而擠破頭。相比之下,姜還是老的辣,同樣面臨求職的老員工卻似乎沒有太多這樣的煩惱。最近,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發布的一項研究結果顛覆了對老員工的傳統看法。這項針對“年長工人是否工作能力較低”的研究報告稱,在求職時,年齡在65歲到74歲間的老員工不僅更容易找到工作,還比年輕的員工平均待遇高。其中,男性高出22%,女性高出10%。
“過去人們認為,老員工工作能力會停滯,知識的更新較慢,”該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蓋瑞·布特利斯說。2008年的經濟危機給就業市場以沉重打擊,不少老員工們嘗到了下崗的苦頭,有些因為這種偏見至今仍然在掙扎地找工作。“但是你看看如今的勞動力情況,哪些人被雇傭,薪水的多少,就知道那種偏見是不符合實情的。”布特利斯說道。
威特基弗獵頭公司的CEO查理·瓦德指出,大齡員工就如“祖父”一般的想法大錯特錯。實際上,對他們的需求量很大。他補充道,75歲以上的老員工就業主要集中在以下幾種工作上:專業崗位,如醫生、律師等,以及零售業。而越來越多的領域也向老員工打開了大門。健康、教育和非盈利性組織等,這些領域都需要有專業知識和經驗的人才。
除了老員工本身具有的職業競爭力,“高齡高薪”現象的出現還歸功于美國對退休政策的延遲。美國勞動統計局5月的報告指出,年齡在55歲以上的失業率為5.3%,年齡在25歲至54歲的失業率為6.4%。
此外,老員工工作熱情不減也是關鍵因素之一。在美國,退休年齡一般是65歲,但許多美國人到了這個年齡并不就此停下工作的腳步。根據美國退休者協會的研究,75歲及以上的在職人員數量在過去20年里迅速增長,比例高達76.7%。健康的體魄給這些老齡員工以信心,老有所用讓他們十分開心。那些抱有工作熱情,有活力并且專業能力強的老員工尤其受用人單位歡迎。“老員工更能吃苦,在工作崗位上適應力更強,這就是他們作為候選者具有吸引力的地方。”美國加州一名公司管理人員說。
同時布特利斯也指出,雇傭老員工會增加公司成本的這種說法不完全正確。雖然公司要支付工資以及保險等福利,但與老員工的技能和經驗給公司帶來的效益相比,“這絕對劃得來”。首先,他們不用崗前培訓,在相關的領域有關系和熟人。其次,老員工沒有家庭負擔,更有忠誠度等優勢也不容忽視。但是在“老員工成功逆襲就業市場”這一現象的背后,也有人表達了擔憂。一家英國就業研究所稱,老員工在退休年齡后被迫繼續工作是不完善的養老金計劃所致。
(魯文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