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案例
林小姐24歲,剛剛研究生畢業,即將踏入工作崗位。所進企業的月薪為4000元,年底一般有2萬元的分紅,基本保險齊全,企業還提供一些伙食、交通方面的補助。小林想對未來5年的人生進行一個長足的理財規劃,請教理財專家,該如何安排消費與投資?(預期未來5年內不會生孩子)
理財建議
未來5年多買積極型基金
林小姐剛參加工作,承擔風險的能力比較強,但工資結余有限,投資方面不能太冒風險。建議采取進取為主的謹慎投資策略,加速積累資金。
年底分紅投資基金
對于缺乏投資經驗的林小姐來說,開始幾年不建議購買太多的股票與債券。基金變現能力強,是目前最適合小林的投資選擇。在基金組合方面,建議其以6:4的比例分別投資于偏股型基金和保本型基金。偏股型基金的平均投資回報率約為8%,保本型基金的平均投資回報率約為5%,該組合的預期綜合收益率為60%×8%+40%×5%=6.8%。未來林小姐可視市場的情況,定期調整基金組合配置。
年度節余基金定投
按以上消費建議,林小姐每月的工資還有1900元的剩余,建議定期定額購買基金,以混合型基金為主,預期年化收益率為6% 。在以上投資建議下,假設林小姐未來5年沒有加工資,其收入也可按照“投資運用表”積累,可在2015年底積累到28.6萬元;若工資增長速度可抵消通貨膨脹速度,或可考慮按揭買房。
(高晨22)
5大招數助你
成為職場“東方不敗”
成為不可缺少的人
通常在公司里,老板寵愛的都是些立即可用、能帶來附加價值的員工。管理專家指出,老板在加薪或提拔時,往往不看你本份工作是否做好,也不是因你過去的成就,而是覺得你對他的未來有所幫助。身為員工,應常捫心自問:如果公司解雇你有沒有損失?你對公司的價值、和你自身的潛力是否大到老板舍不得放棄的程度?一句話,凡事都是要靠自己的打拼和緊跟時代節拍的專精特長,成為公司不可缺少的人,這至關重要。
建立關系網絡
在社會上,為什么一些專業能力等硬件未必很好的人卻能出人頭地?其實,他們中不少人是得益于人際交往能力。建立關系網絡,就是創造有利于自我發展的空間,努力得到別人的認可、支持和合作。組織中不乏以興趣、愛好、同學、老鄉等關系結成的“小團體”,你要爭取成為其中一員,熱情幫助別人,廣結善緣。而誠實、信用、正直則是贏得信賴和敬佩的基礎。
不要將矛盾上交
一位資深前輩曾告誡我,向領導匯報時要切記四個字:“不講困難”。后來我逐漸悟出個中道理。老板每天都面對復雜多變的內外部環境,要比員工遭遇更多的難題,承受更大的壓力。將矛盾上交或報告壞消息,會使老板的情緒變得更糟,還很有可能給他留下“添亂、出難題、工作能力差”的負面印象。
忌發牢騷
《組織行為學》的理論說:人在遭受挫折與不當待遇時,往往會采取消極對抗的態度。牢騷通常由不滿引起,希望得到別人的注意與同情。這雖是一種正常的心理“自衛”行為,但卻是老板心中的最痛。大多數老板認為,“牢騷族”與“抱怨族”不僅惹是生非,而且造成組織內彼此猜疑,打擊團隊工作士氣。為此,當你牢騷滿腹時,不妨看一看老板定律:一、老板永遠是對的;二、當老板不對時,請參照第一條。
善于表現、適時邀功
不要害怕別人說你喜歡邀功請賞,而應該擔心自己的努力沒被人看到、才華被埋沒了。想辦法做個“有聲音的人”,向老板匯報,要先說結論,如時間允許,再作細談;若是書面報告,不忘簽上自己的名字。除老板以外,還要將成績設法告訴你的同事、部屬,他們的宣傳比起你來效果更佳。會議發言是展現才華的大好時機,千萬不可錯過哦!
(想想 04 美編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