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呼吁已久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有望推進,國務院已正式批準建立金融監管協調部際聯席會議制度。
8月15日,國務院對中國人民銀行報送的《中國人民銀行關于金融監管協調機制工作方案的請示》做出批復,同意建立由人民銀行牽頭的金融監管協調部際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不刻制印章,不正式行文,按照國務院有關要求組織開展工作。
8月20日,《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金融監管協調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正式公布。資料顯示,聯席會議的主要職責包括:貨幣政策與金融監管政策之間的協調;金融監管政策、法律法規之間的協調;維護金融穩定和防范化解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協調;交叉性金融產品、跨市場金融創新的協調;金融信息共享和金融業綜合統計體系的協調;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聯席會議重點圍繞金融監管開展工作,不改變現行金融監管體制,不替代、不削弱有關部門現行職責分工,不替代國務院決策,重大事項按程序報國務院。聯席會議通過季度例會或臨時會議等方式開展工作,落實國務院交辦事項,履行工作職責。聯席會議建立簡報制度,及時匯報、通報金融監管協調信息和工作進展情況。
國務院要求,人民銀行要切實發揮好牽頭作用,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外匯局等成員單位要積極參加,相互支持,加強溝通配合,形成合力,確保聯席會議制度有效運轉。
中國建跨部委金融監管機制曾引發外媒熱議。8月20日,英國版的《國際財經時報》以“中國要成立‘超級機構’協調金融監管”為題報道稱,中國將進一步協調并強化金融監管。路透社也發表相應文章議論中國此次金融改革。
《華爾街日報》說,過去人們總在爭議,隨著金融領域的關聯程度越來越高,應不應該有某個單一監督機構來負責所有的金融監管工作。中國國務院的決定意味著這種爭論至少可以暫時告一段落,但該機構并不涉及成立權利更集中的機構來削弱現有機構的力量。
國內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表示,隨著國內金融機構混業經營情況的發展,不同金融機構在同一業務模塊里已有較大的交集,比如公募基金行業,風險的傳染性較以往更強,故而很有必要建立金融監管協調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實現更全面的監管,以保障金融穩定,防范金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