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監會日前公布了上半年保費收入情況。壽險公司在經歷了兩年的低谷和停滯不前后開始逐漸復蘇。2013年上
半年保費壽險重新恢復了兩位數增長,同比增長8.97%,壽險收入總計6242.5億元。
在這場復蘇之戰中,保險巨頭新華保險排名跌出前三,落后于中國太保位居第四。中國人壽仍然獲得保費狀元的位置。前海人壽高速擴張成為增幅最高的公司。而中法人壽保費排名墊底。
目前國內有66家壽險公司,正式運營時間滿一年的有58家,其中六成實現正增長,其中有6家公司保費規模翻了一番。它們分別是前海人壽、中融人壽、昆侖健康、中郵人壽、新華海航以及華匯人壽,增長的幅度為3306%、727%、186%、127%、123%、117%。
同比增幅冠軍前海人壽去年2月才開業,發展迅猛,上半年保費收入達到2.57億元。但是由于高速擴張,在各地大面積鋪設分公司,業績虧損上億。不過對于壽險公司來說,壽險公司有7~8年的緩沖期,之后才是盈利。
中融人壽1月份增資1億元,為鋪設更多渠道打下基礎。昆侖健康則通過健康險得以突圍。中郵人壽通過郵政渠道發展迅速。曾受大連實德牽連的華匯人壽,高管大換血,公司面貌得以改觀。
4家A股上市保險公司,保費收入呈現“三漲一跌”局面。第一名中國人壽保費高達2025.7億元,保費同比增長9%,相比去年的低迷明顯改觀。去年上半年為負增長5%。
排在榜眼的是中國平安,保費收入864億元,同比增長14.7%,領先四大壽險公司。探花中國太保保費562.7億元,微幅增長1.9%。第四名新華保險保費從去年同期增長10%降至今年的-8%,成為四大壽險公司中唯一負增長的公司。
保險行業前三大巨頭的座次向來穩定,但是今年發生了變化,新華保險從前三甲掉隊,被太保壽險趕超。
上半年新華保險的保費收入為513.4億元,排名第四;而中國太保壽險為562.7億元,排名第三,領先新華保險49.3億元。
2010年前,第三名的位子一直由中國太保所占領,2010年,新華保險在匯金入股后保費強勢上揚。此后新華保險上市,“探花”的位子更加穩固。但沒有想到的是,在壽險行業重新回復時,新華保險被老對手打下擂臺。
而太保的趕超也有自己的措施,太保人壽在前6個月大力推高收益的投資型保險產品,讓保費規模得以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