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蚤族,指永遠都在尋找更好的就業機會、換工作像換牛仔褲一樣頻繁的跳槽者。一項調查顯示,56.1%的勞動者的第一份工作,維持時間不超過一年。其實,由于工作不適合而跳槽本無可厚非,但動輒跳槽則不僅苦了用人單位,也常常會讓跳蚤族傷及自己。
因“泛就業”而非法辭職應賠償損失
案例:史琳是跳蚤族中“泛就業”的典范。自2012年7月接受第一份工作起,短短8個月的時間里,她先后干過保險營銷、理財顧問等4份工作。2013年3月,史琳到一家公司擔任銷售顧問并兼任倉庫管理員,與公司簽訂了為期一年的勞動合同。可僅過了一個月,史琳就提出了辭職,并不顧主管一再反對揚長而去,甚至拒不交出倉庫密碼和鑰匙,導致公司遭受23000余元損失。
點評:史琳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一方面,《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史琳不聽勸阻,在提出辭呈的當天便立馬走人,明顯與之相違。另一方面,《勞動合同法》第九十條規定:“勞動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史琳拒不交出倉庫密碼和鑰匙,導致公司遭受23000余元的直接損失,自然難辭其咎。
因“以自我為中心”而非法辭職難獲補償
案例:楊萍是跳蚤族中強調“以自我為中心”的一員。在兩年的時間里,她換了5份工作,都“因為老板統統不聽我的合理化建議,簡直是有眼無珠、埋沒人才”。2013年4月,楊萍找到了一家“識貨”的公司,并簽訂了為期2年的勞動合同。工作了2個月后,楊萍覺得工資與自己的才干不相稱而提出辭職。次日,楊萍到公司結算工資的同時,要求公司支付解除合同的經濟補償金,但被公司拒絕。
點評:楊萍無權要求公司支付經濟補償金。《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對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情形做出了七項具體界定,其中,并不包括勞動者在用人單位并無過錯的情況下擅自辭職。楊萍一味強調以自我為中心,只是因為公司不愿增加工資,便斷然辭職,明顯錯在自我。
因盲目就業而非法辭職難獲雙倍工資
案例:26歲的梁茹妍缺乏職業定位和規劃方面的知識與技能,找工作的時候總帶著很大的盲目性,以至于在不到一年時間里,接連換了9份工作。2013年5月,梁茹妍應聘到一家公司從事行政管理工作。可只過了20多天,她便對工作產生了厭煩。在遞交辭呈時,她要求公司支付雙倍工資,但被拒絕。
點評:梁茹妍無權獲取雙倍工資。《勞動合同法實施細則》第六條規定:“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工資的起算時間為用工之日起滿一個月的次日,截止時間為補訂書面勞動合同的前一日。”梁茹妍 “工齡”不足一個月,決定了公司不必就梁茹妍由于缺乏對自我就業的準確定位所導致崗位不適并最終辭職而支付雙倍工資。
因不服管教而非法辭職難領全額報酬
案例:唐夢婷因個性強、不服管教,已經換了好幾份工作。2013年6月1日,唐夢婷與一家公司簽訂了一份為期一年的勞動合同,約定唐夢婷從事前臺銷售接待工作,月工資1800元,試用期一個月。工作剛滿一個月時,唐夢婷因顧客的“挑剔”而與顧客鬧了起來。面對主管的批評,唐夢婷頂撞一番后,憤然辭職,但公司只發給其80%的工資,即1440元。
點評:公司的做法并無不妥。一方面,《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規定:“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本案合同期為一年,故一個月的試用期合法。另一方面,《勞動合同法》第十五條規定:“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于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的80%或者不得低于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準。”因唐夢婷在試用期內意氣用事,不服正當管教而辭職,決定了公司有權打折支付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