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會有《育兒百科》這樣的健康寶書,卻永遠不會出現一本《成長入門》的百科大全。涉及親子與成長,從不會有一個權威的標準答案存在,正因如此它才會成為人們討論不盡、書寫不完的話題。
“綁架”之旅
這是一本頗為獨特的親子成長小說,講述了單親家庭的孩子小春被不常見面的爸爸“綁架”,父女倆一起流浪旅行的故事。主人公是一個小學生,正是似懂非懂的年紀。故事以她的敘述視角展開,旅途中既有對爸爸的再次發現,又有對家庭關系的回憶與思考。
“暑假的第一天,我被爸爸綁架了”——小春輕快直白的敘述將我們一下子領入到這段奇特的旅程中。小春和爸爸去郊外放煙火,在海上看星星。有錢時住溫泉旅館,沒錢了就借宿寺廟。爸爸的風趣和創意讓一段沒有計劃的旅行變成一場快樂的大逃亡。
旅途收獲
在旅程快要到達終點時,傷感的小春坐在爸爸用廢棄零件拼裝出的自行車后座上,回想起這段四處流浪、居無定所的日子,她看到了爸爸身上更多的閃光點。與媽媽的現實、刻板相比,爸爸顯得更自在、更有趣,他有忠實風趣的朋友,有新鮮獨特的創意,有不為物質約束、從容超脫的生活態度。當然,還有對女兒笨拙卻真誠的愛。
通過這次“逃離”,小春的內心也走出了家庭的封閉空間,走向更廣闊的天地。她不再較勁于不能選擇的既定事實,已經能夠明白,即便身處黑暗,依然可以眺望光明的道理。其中自然有妥協的無奈,但終歸是一種領悟和解脫。就像小春說的,絕不寂寞也不悲傷,反而心情舒暢。
交給孩子
成長不僅是孩子的課程,更是家長畢生的功課。在家庭里,每個家長都會以自己的立場來考慮問題,常常為了堅守自己的位置而看不清事情的全貌。甚至有時還不如孩子更能看清事實的真相。對待孩子就更是如此,家長們習慣于從自身出發去考慮孩子的看法和需求,就像旅途中,小春的媽媽在電話里只顧提出自己關心的問題,卻不給小春表達的機會。自傲的大人們很少會想到,哪怕是一件不經意的小事,孩子也會有自己的觀察和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