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個衣柜總是少有打開,因為里面裝著十多件沒有剪掉商標的各季衣服,而其中有好幾件都是在衣柜里掛了好些年的,也不乏大牌服裝。幾乎可以斷定,這些衣服注定就要這么繼續(xù)在衣柜里待下去了,因為總是有許多不適宜的地方。有的已經(jīng)小了,當然也有買大了的,也有是因為款式明顯已經(jīng)不太適合自己了。
對于有著服裝控毛病的女人來講,沖動就是魔鬼。女人總會在不適合的時間、不適合的心情下,購買不適合的服飾,我也許就是其中之一吧。
在經(jīng)歷失敗的購買行為以后,其實自己也常反思:為什么那么沖動,總買回一些并不適合自己的衣物呢?每次反思后,都告訴自己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但恰恰相反,錯誤總是在疊加似的,從未停止過。后來才發(fā)現(xiàn),有時候購買東西是一種心情,與是否有需求并無多大關系。而這種心情又往往受外界因素影響,比如:各種促銷活動、各種廣告宣傳、朋友的購物行為帶動等。
女兒在國外讀書時,我也常去看她,最為開心的時候莫過于圣誕節(jié)的BOXING DAY,也就是圣誕節(jié)后的那—天。所有的商店都打出了打折到底的廣告,就連國際知名大品牌都不例外,什么BOSS、Armani、CHANEL、Burberry……也放下身段,不再矜持。在這個季節(jié),這些國際一線品牌紛紛拋出過季的時裝,仿佛要來—個清倉大行動,面對這樣的場面,相信很多女人都很難做到不瘋狂吧。
第一次走進BOXING DAY的賣場,我真是嚇了一跳。就像買東西不要錢—樣,每個人手上抱著一大包選好的衣服,有的在試衣間門口排著長隊,有的等不及就在試衣間外直接試穿。更有精明的主兒是前兩天已經(jīng)來試好了款式和尺碼,只等開門來搶就是了。這一天,所以商家的折扣—定是最低的,不打出個50%的折扣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在打折!試想,面對這樣的場景怎么能不讓你熱血澎湃地去SHOPPING一把?于是悲劇就這樣發(fā)生了,買回來的衣物多半不是當季的,等到來年拿出來穿時,已經(jīng)沒有了當時購買的沖動和激情,再后來這些衣物就往往永遠掛在了衣柜里。然而當滿大街的商店又掛滿打折招牌時,那種激動依然會進發(fā),于是又開始重復著同樣的“悲劇”。
女人還有一種錯誤總是犯在旅行途中。旅途上不外兩種心情,要么高興異常,要么帶著情緒出發(fā)。作為—個女人,在這兩種時候都容易犯購物狂的錯誤,以此來表現(xiàn)自己的愉悅或是宣泄自己的郁悶。雖然這種錯誤顯而易見,但女人們還是愿意縱容自己的小小性格,因為,這就是為了給自己一個好的心情。
是的,我每次犯了這樣的小錯誤,都會給自己—個無比強大的理由:在年輕的時候我無法隨心所欲地穿著打扮,那我就不要再穿錯下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