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特別不愛運動的人。打上小學開始,體育就一直是我最為頭疼的課程。如果說我曾經有哪一門功課考試不及格,那一定就是體育。什么長跑、跳高、跳遠,每一項都讓我痛苦萬分。尤其最怕的是跨欄,每次鼓足了勁兒奔跑到欄前,總會一個急剎車停下了。直到現在,我觀看劉翔跨欄比賽時都緊張得要命,這恐怕就是當年留下的后遺癥。一直以來我秉承的理念都是絕不去做自己不擅長的事,于是我與運動的關系可謂越來越糟。
前幾年也在朋友們的鼓動下去了幾次健身房,看到每一個運動著的人臉上都充滿朝氣,自己也曾下定決心要好好健身一把。不要說練一身肌肉吧,起碼要練出一個健美的身材。剛開始老師給的建議運動強度并不大,先是放松肌肉,再逐漸地增大運動強度。但再好的計劃還在于堅持,我的健身計劃最終就以無法堅持而告終。
自己也曾嘗試在家里做一些鍛煉,比如瑜伽、跑步等。做瑜伽的起因是看到朋友們都在練習,我也就動心了。不過朋友們都邀約著一起去健身房練,最后我卻選擇買了一套視頻資料自己在家練習。其實在家練習不是不行,但缺少了多人一起鍛煉的那種積極氛圍,枯燥單一的鍛煉模式就會讓人難以堅持。直到這幾年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難免會出現這樣和那樣的小問題,腰腿痛或終日疲憊不堪,歸結起來還是不良的生活習慣和平時缺乏鍛煉造成的。
也許就是要到有了病痛,才會真正意識到健康的重要。現在我每天加強鍛煉,堅持走路,讓腿部得到充分鍛煉。現代人大部分時間都是坐著的,在家或辦公室坐著上網,出門就上車,腿部功能大大退步。在家時我也會搖搖呼啦圈,運動強度不大,但能很好地鍛煉腰部。女人到了一定年齡,不管吃多吃少,脂肪總是會往腰部囤積,一不小心人就成了梨子型。其實不見得每天需要多大的運動量,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我一般每天走上10000步——起碼要對得起朋友送的計步器吧。晚上也盡量搖上10分鐘的呼啦圈,這樣也就把晚上吃的東西大部分消化了。
對于更加年輕的女性來講,僅有我這些運動量還是不夠的。現在網上常出現不少據說能快速見效的健身方式,但我還是建議到專業健身房接受系統指導比較好。我有一位朋友就在專業健身教練的指導下,對身體的不同部位制定不同的訓練計劃,幾個月下來,效果非常顯著。但鍛煉過程相當艱苦,幾乎每天都要完成很多枯燥而又艱苦的訓練,有時候不小心還會拉傷肌肉。
所以健身既是一種按需而行的自發運動,也是一種量力而行的科學運動。其實健身就在我們身邊,騎自行車、走路、打乒乓球、打羽毛球、打高爾夫球……關鍵在于我們要擁有一顆向往健康的心。
米瑞蓉說“蓉說”
這些年常在不同的刊物上寫專欄,但一直希望有一個屬于女性的天地,今天的“蓉說”算是給了自己一個天地。在這里,我會看到你的時尚,你會看到我的智慧,其實女人的智慧遠比美麗來得長遠。在這里,“蓉說”不僅屬于我,她也屬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