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習慣了看著別人排在隊伍前面,而我平靜淡然,不動聲色。生活對于我是平和的,沒有爭鋒,也沒有好勝。在單位,我是特別安靜的人。不喜歡思考自己這句話是不是說得不好。那件事是不是做得不太妥當。更別說揣測領導心思,討領導的歡心了。記得去年,單位集體旅游。大家都坐船,我和老總怕暈沒上去。在湖邊等待時,我吃西紅柿,順手也給老總一個。至今我還清楚地記得他說,今天表現不錯嘛。平日里,你可是最沒有眼色的下屬。我呵呵地笑了。想起12歲的女兒也經常批評我,老媽,你太失敗了。這么長時間也沒混上一個官……
但在2008年,我升職了。說是意外,不如說是遲鈍更貼切些。升職前的一星期,老總和主管領導都對我說,要將另一部門的工作轉移一部分,給我壓擔子。我心想,加就加唄,以我的能力完全可以勝任。雖然會比以前忙碌些,但單位又不是自己的家,可以賴著少干一些。于是,我淡然地點頭,好,交給我吧。沒有表決心,也沒有說一句鼓舞人心的話。
那個周五,辦公室通知開會。書記在大會上宣讀了我的任命。再然后,我的工資漲了,電話費報銷了。外地來了親戚朋友,也可以叫上單位的車去接站了。
“為什么是我呢?那么多人想著升職,好像我最無意與人爭鋒吧。”會后,老總找我談話時,我一如既往的無畏。沒像同事那樣,對老總畢恭畢敬,小心翼翼地說話。他笑了:“你是唯一不怕我的員工。”我心想,何談怕?我對待工作盡職盡責,永遠將集體利益放在首位。我熱愛學習,自信如果考核,我絕對名列前茅。退一萬步說,如果我下崗了,我依靠寫作一樣謀生。更何況,我不會假裝努力,我實實在在地盡職,問心無愧。老總猜中了我的潛臺詞,順勢表揚了我:“你沒有高遠的目標,但你不習慣懈怠。你不喜歡沖鋒陷陣,但你習慣了不斷前行。你的人生準則隱藏在你的生活軌道里,雖然你不習慣登臺表演。公司需要踏實肯干的人,需要摘下面具勤奮努力的人。”
(西西 04)
職場遭受排擠如何巧妙“自救”
1、讓同事了解你的善良
一個說話和善、辦事體貼的人怎么會受到排擠呢?如果你給同事的第一印象傳達了不和善的信息,則要及時改正。上班時主動熱情地與同事問好,下班主動約同事聚餐、逛街,同事身體不適時送上一杯熱水……只要你肯用心,你一定會成為辦公室里最貼心的“天使”。
2、忍耐是一種美德
許多人在小事上和同事大動干戈,激烈起來就連對方的家人也要受牽連。其實也就是用完他人的書沒有放回原處,倒完水沒有主動打水這樣的小事,而爭吵只會讓你的修養分數一落千丈。學會忍耐,給別人多些寬容,自己得到的寬容也會多起來。
3、不過于強硬
不論你是多么經驗豐富的老人,還是才華滿腹的熱血青年,在辦公室里的言行一定不要咄咄逼人,與人為善是第一要領。在辦公室千萬不要讓同事覺得你是個“戰爭販子”。談論的話題盡量不要涉及同事的“痛處”,以免讓自己處于四面楚歌的境地。
4、工作不能軟弱
職場中雖然不能過于強硬,但也不要軟弱到主動放棄自己的權利,學會用“不”字的藝術。只要你用對了方式,同事們會覺得你是個有原則的人,會更加尊重你。當你進步顯著時,周圍的同事也會對你另眼相看。
(林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