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富
122100 遼寧北票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3.21.10
2010~2013年收治高血壓腦出血患者100余例,其中40例手術進行腦室外引流,術后保存7天,觀察腦室外引流的降顱內壓作用。
資料與方法
本組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齡32~80歲,病程2小時~4天。40例患者均有高血壓病史,其中伴有冠心病19例,糖尿病12例。
臨床表現:①顱內高壓癥狀:頭痛、嘔吐14例;②腦干神經功能廢損:意識障礙26例,其中嗜睡5例,淺昏迷8例,中度昏迷3例,深昏迷10例。雙側瞳孔等大正常17例,一側瞳孔散大15例,雙側瞳孔散大8例。消化道出血9例,應激性高血糖6例。
影像學檢查:所有40例患者均行顱腦CT檢查。基底節出血26例,腦葉出血8例,其他部位6例,出血破入腦室16例。按多田氏計算法計算血腫量約30~100ml。
手術方法:全麻成功后,常規消毒鋪單,穿刺血腫對側側腦室前角,穿刺點為發際內、中線旁各2.5cm置入8f腦室外引流管,穿刺成功后固定,緩慢放出腦脊液,降低顱內壓后清除顱內血腫,嚴密縫合硬腦膜。術后引流瓶平面距腦平面8~12cm,以腦脊液緩慢引出為宜。根據腰穿壓力及CT顯示腦室大小,調整引流瓶高度及甘露醇用量。腦室引流管留置1周拔管。
結 果
40例患者全部清除血腫,其中存活31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9例。死亡者均為年齡大,出血量>50ml,一般情況差的患者。
討 論
腦內容物由腦組織、血液、腦脊液組成,任何一種成分改變,都會影響顱內壓。由于血腫壓迫及腦組織損傷,術后腦組織水腫,顱內壓增高。腦脊液由脈絡叢產生,每天450~500ml,經循環后剩余120~150ml,容量固定。由于腦水腫使腦體積增大,腦脊液容量不變,只有血液減少,由于血液減少,使腦組織缺血缺氧,進一步加劇腦水腫,顱內壓進一步升高,血液進一步減少,造成惡性循環。
腦室外引流可使腦室縮小,充分引流可使腦室所占空間減少100ml左右,降低了顱內壓,保證了顱內的血液供應,形成良性循環。顱內壓降低使脫水藥物用量減少,減輕了藥物損害。
腦出血手術中常規應用腦室外引流,明顯降低了顱內壓,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