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3.21.34
摘 要 目的:探討改良B-lynch縫扎術在剖宮產產后出血治療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對34例改良B-lynch縫扎術治療剖宮產產后出血病例進行分析。結果:34例病例全部有效止血,術后子宮復舊好,無并發癥。結論:改良B-lynch縫扎術治療剖宮產產后出血簡單、安全、有效、廉價。
關鍵詞 改良B-lynch縫扎術 剖宮產 宮縮乏力 產后出血
隨著手術和輸血技術的提高,麻醉方法的改進及社會因素的影響,剖宮產率在逐年升高。剖宮產手術的常見并發癥為產后出血,而造成產后出血最常見的原因是子宮收縮乏力。2013年1-6月采用改良B-lynch縫扎術治療剖宮產術中產后出血產婦34例,取得顯著的療效,現進行如下回顧性分析。
資料與方法
2013年1-6月采用改良B-lynch縫扎術治療經保守治療無效的剖宮產術中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患者34例,年齡22~43歲,平均年齡28.5歲;孕周35~42.2周,平均38.4周;其中初產婦18例,經產婦16例,手術指征分別為雙胎妊娠、頭盆不稱、骨盆狹窄、子癇前期、疤痕子宮、巨大兒、胎兒窘迫、前置胎盤、胎盤早剝、子宮肌瘤、產程異常(包括持續性枕后位、持續性枕橫位、活躍期停滯、潛伏期延長等)及社會因素等,出血量500~1600ml,其中10例產婦進行了輸血治療,34例均采用連續硬膜外麻醉行子宮下段剖宮產術。34例患者的臨床資料見表1。
手術方法:⑴B-lynch外科縫扎術是一種新的用于控制產后出血的外科手術縫扎方法[1],于1993年英國Milton Keynes醫院首次報道,通過在子宮前后壁縫線的方法加壓子宮,用于治療剖宮產術時由子宮收縮乏力而導致的產后出血,該手術不僅操作簡單、易于掌握,并且可保留產婦的子宮與生育能力。從1993年被首次報道使用至今國外報道35例,其中只有1例失敗。該方法能夠有效地控制出血,避免了子宮被切除[2,3]。在B-Lynch縫扎術的基礎上對縫合方法進行了如下改進:①用1號可吸收線替代原術中采用的2號鉻制腸線,1號縫線具有質地好、有韌性并且結扎打結可靠的優點;②改由子宮切口上緣宮腔內進針取代原術中由子宮切口下緣漿膜層進針的方法,使手術的操作變得更加簡單,縫線的線結位于宮腔內,從而減少了對腹腔的影響;③原手術縫線游離于子宮表面,因為縫線由子宮下段前壁繞過宮底直達子宮下段后壁,而于子宮前后壁漿肌層縫合固定數針,避免了縫線從子宮上滑脫及子宮收縮后形成線圈套入其他器官而引起的梗阻。⑵手術時機:排除了胎盤因素和凝血功能因素導致的出血,經過傳統的保守治療方式,如通過按摩子宮或者使用宮縮劑來促進子宮收縮的方法,以及胎盤剝離面出血部位“8”字縫合等效果不明顯時,應采用改良B-lynch外科縫扎術。⑶術后處理:術后應用宮縮劑常規治療,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的發生,與一般剖宮產使用抗生素的劑量與時間相同,并且觀察惡露及子宮收縮情況。
結 果
運用改良B-lynch縫扎術治療34例產后出血的產婦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術后34名產婦出血量均明顯減少,均為采用盆腔血管結扎術、栓塞及子宮切除術。術后觀察未再發生出血,除了常規使用宮縮劑之外并未給予其他的處理方法,術后子宮恢復良好,均未出現并發癥,術后平均住院5.3天。惡露持續29~40天,平均35.3天。產后42天復查時體檢及B超檢查均未見異常。進行6~18個月的隨訪,所有34例產婦均未再發出血,并且均已月經復潮,其中20例產婦放置了宮內節育器。
討 論
產后出血是指胎兒娩出后24小時內陰道出血量≥500ml。國際統一標準,剖宮產胎兒娩出后,產后出血量標準目前尚未統一。產后出血是產科常見的并發癥,也是導致孕婦死亡的原因之一。據全國孕產婦死亡協作組報道,孕產婦死亡原因中由于產后出血所導致的死亡所占的比例最高[4]。產后出血的原因有產道撕裂、凝血功能障礙、宮縮乏力和胎盤因素等,其中宮縮乏力70%~80%,是最為常見的產后出血的原因[5],與陰道分娩相比,宮縮乏力是剖宮產分娩術中更為常見的產后出血原因。當剖宮產術中發生產后出血時,傳統處理方法大多是采用一些保守治療方式,例如徒手或者使用熱鹽水紗布覆蓋進行子宮按摩,以及使用宮縮劑來促進子宮的收縮等。在以上的方法無效的情況下,則采用宮腔紗條填塞術或者結扎子宮動脈或髂內動脈。子宮動脈或髂內動脈結扎術能夠達到42%的有效率,結扎45~60分鐘后子宮可建立側枝循環[6],但是這項手術的難度大、風險高,并且在側枝循環建立后仍有可能再發出血,對手術醫生的要求也很高,在手術過程中一旦損傷髂血管,將會導致不可控制的大出血而危及患者生命。采用宮腔紗條填塞方法止血的特點是不能快速的控制出血,止血費時比較長,因此在止血顯效的過程中產婦的出血量較多。宮腔紗條填塞方法止血后需要大量長時間的使用抗生素來防止術后感染等,取紗條時會產生疼痛并且還可能引起子宮再出血。近年動脈栓塞介入治療在一些大型醫院內開展,該方法雖然療效確切、不良反應小及并發癥發生少,但是這種治療對設備的要求高,在多數基層醫院無法進行。接受介入治療的患者需轉移至介入科運用特殊設備治療,搬運的過程會延誤搶救時機,而且這種治療方法的費用高,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如果以上的方法均無效,則行子宮切除術。雖然子宮切除術用于治療產后出血療效確切,但切除子宮就意味著患者永久的喪失生育功能,對于患者尤其是年輕的生育期的女性通常難以接受。子宮切除還可以繼發卵巢的早衰,因為子宮切除后卵巢的血供受到影響,影響卵巢的內分泌功能,尤其對年輕的生育期女性患者產生身心健康不良影響。
改良B-lynch縫扎術在基層醫院即可開展,因為這種止血方法與其他保守治療相比止血快,成功率高,并且操作安全、簡單、易掌握,無須搬動患者,無需特殊器械和手術技巧。改良B-lynch縫扎術通過利用機械力學使子宮處于縱向壓縮狀態,有效擠壓肌纖維間的子宮血管,使血竇關閉,停止出血,尤其對于剖宮產術中由于宮縮乏力所造成的子宮彌漫性出血,避免子宮切除造成的生育能力的喪失。本組病例僅用2~3分鐘,用1根可吸收線即可以完成操作,既不延長手術時間,也不會增加患者痛苦及經濟負擔,術后不增加抗生素的使用量和時間,未出現術后并發癥,成功率高。出血早期使用改良B-lynch縫扎術還能有效避免輸血及醫源性感染等產生的并發癥。對月經恢復以及再次妊娠分娩均無影響,有效提高了婦女的生活質量。綜上可知,改良B-lynch縫扎術可作為剖宮產術中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治療的一種理想方法。
綜上所述,改良B-lynch縫扎術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止血方法,既不增加患者的痛苦也不會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而且該手術的實施簡單、易行,無需借助特殊的器械,可作為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首選的外科止血方法,值得在基層醫院中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 Wax JR,Chawnell JC,Nandersloot JA.Packing of the lower uterine segment-new approach to an old technique[J].Int JG Gynecol Obstet,1993,43:197-198.
2 Pal M,Bis was AK,Bhattachary a SM.B-lynch Brace Suturing in primary post-partum hemorrhage during cesarean section[J].J Obstet Gynecol Res,2003,29(5):317-320.
3 Wergeland H,Alagic E,Lokvik B.Use of the B-lynch suture technique in postpartum hemorrhage[J].Tidsskr Nor Laegeforen,2002,122(4):370-372.
4 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841.
5 豐有吉.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209-210.
6 劉新民.婦產科手術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