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3.19.5
摘 要 目的:調查分析肺炎克雷伯菌及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ESBLs)株的分布及耐藥情況。方法:對檢出的肺炎克雷伯菌進行鑒定和藥敏實驗。結果:分離出肺炎克雷伯菌562株,以呼吸道感染為主,分離率較高的科室是ICU病區,美羅培南和亞南培南對ESBLs陽性菌株的敏感率最高。結論:肺炎克雷伯菌是常見致病菌,臨床應根據藥敏結果選擇抗生素。
關鍵詞 肺炎克雷伯菌 超廣譜β-內酰胺酶 耐藥性
肺炎克雷伯菌是常見引起臨床感染的革蘭陰性桿菌,近年來檢出率呈現增長趨勢,特別是第三代頭孢菌素的不合理使用導致廣譜內酰胺酶(ESBLs)的菌株日益增多,呈現多重耐藥的傾向[1]。為了指導臨床合理用藥,對2012年5月~2013年6月臨床分離的562株肺炎克雷伯菌進行標本分布和耐藥性分析。
資料與方法
菌株來源:562株肺炎克雷伯菌均來源于住院患者的各類標本(同一患者住院期間重復分離得到的藥敏結果一致的菌株除外)。質控菌株:大腸埃希菌ATCC25922,銅綠假單胞菌ATCC27853。所有細菌均按常規方法進行培養。
細菌鑒定及藥敏試驗:嚴格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方法分離培養,鑒定采用SENSITITRE ARIS 2X,藥敏試驗采用MIC法,根據NCCLS相關文件判讀結果。
統計學處理:用Whonet5.6軟件進行數據處理。
結 果
標本分布:562株肺炎克雷伯菌ESBLs陽性227株,痰液496株,ESBLs陽性197株;血液、腦脊液30株,ESBLs陽性19株;中段尿11株,ESBLs陽性5株;其余標本25株,ESBLs陽性6株。
科室分布:ICU 191株,ESBLs陽性58株;PICU/NICU 84株,ESBLs陽性54株;呼吸科72株,ESBLs陽性29株;神經外科96株,ESBLs陽性36株;其他科檢出119株,ESBLs陽性50株。
藥敏結果,見表1。
討 論
肺炎克雷伯菌是臨床引起醫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ESBLs日益增多[2]。了解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藥性可以有效地控制感染及醫院內耐藥基因的播散和流行[3]。
本院肺炎克雷伯菌主要來自痰標本,ESBLs陽性率高,這與我院送檢標本以痰為主以及肺炎克雷伯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有關。科室分布以ICU檢出率最高,其次是呼吸科、神經外科。有文獻報道[4],ICU患者、大手術患者、長期使用三代頭孢菌素及免疫抑制劑等是感染ESBLs陽性菌株的危險因素。
肺炎克雷伯菌是產ESBLs的重要菌株之一,使用第三代頭孢菌素被認為是產生ESBLs菌株的高危因素,ESBLs能通過水解的方式有效滅活頭孢菌素類、青霉素類和單環類抗菌藥物,從而產生耐藥性,由于攜帶ESBLs基因的質粒同時帶有磺胺類、喹諾酮類、氨基糖苷類等抗生素的耐藥基因,而表現出多重耐藥性。因此要加強對ESBLs陽性菌株的檢測管理,減少耐藥菌株的傳播。由表1可知,ESBLs陽性菌株對抗生素的耐藥性明顯高于ESBLs陰性菌株,亞胺培南和美羅培南對ESBLs陽性菌株和陰性菌株的敏感性均很高,因此亞胺培南是治療肺炎克雷伯菌尤其是ESBLs陽性菌株的首選藥物,這樣可提高臨床治愈率,同時也可減少多重耐藥菌的產生和爆發。由表1可知,ESBLs陽性肺炎克雷伯菌對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藥率較低(12.8%)。這與酶抑制劑能提高ESBLs陽性菌株對β-內酰胺酶類抗菌藥物的敏感性有關,所以,含β-內酰胺酶類抑制劑的復方制劑類的抗生素也是治療ESBLs陽性菌株的有效藥物。
參考文獻
1 閻曉勤.1054株大腸埃希菌的臨床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24):4016-4017.
2 賈明,周曄,邵涓涓,等.心臟外科重癥監護病房革蘭陽性球菌醫院感染狀況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3):511-516.
3 龍紹芬,黎鐵斌.207株肺炎克雷伯菌臨床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2,33(11):1331-1332.
4 劉清軍.ICU老年患者院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臨床分析[J].中國基層醫藥,2010,17(14):1891-1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