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3.19.25
摘 要 目的:探討腹股溝復發疝患者應用無張力疝修補術的臨床療效。方法:收治腹股溝復發疝患者80例,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觀察組采用無張力疝修補術進行治療,對照組則采用傳統疝修補術進行治療。結果:觀察組手術平均時間48.3±9.3分鐘,術后疼痛4例(10.0%),發生并發癥2例(5.0%),其中切口感染1例,血腫1例,復發1例,復發率2.5%,住院時間5.1±0.5天;對照組手術平均時間57.9±11.3分鐘,術后疼痛8例(20.0%),發生并發癥10例(25.0%),其中切口感染3例,尿潴留32例,血腫4例,復發6例,復發率15.0%,住院時間7.6±1.1天,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復發疝療效顯著,復發率低,住院時間短。
關鍵詞 腹股溝疝 復發 無張力疝修補術 傳統疝修補術
腹股溝疝發生于腹股溝區[1],近年來,其發病率有上升趨勢[2],手術治療是有效的治療措施,但是,近年來發現復發患者也逐漸增多。隨著對該病研究的深入,無張力疝修補術已廣泛應用,為探討腹股溝復發疝患者應用無張力疝修補術的臨床療效,2011~2013年收治腹股溝復發疝患者80例,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1~2013年收治腹股溝復發疝患者80例,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其中觀察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26~74歲,平均51.1歲。對照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27~76歲,平均52.3歲,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方法:觀察組采用無張力疝修補術進行治療,對照組則采用傳統疝修補術進行治療。①無張力疝修補術:首先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局麻,平臥位,將疝囊填充物填充到疝環內,再把疝囊填充物和囊內口周圍組織縫合固定到一起,防止其脫出。其次將補片放置于腹股溝后壁處,用絲線縫合固定。最后逐層縫合腹外斜肌腱膜、皮下組織和皮膚即可。②傳統疝修補術:硬膜外全麻或局麻后,切斷疝囊頸部并高位結扎,分離好周圍肌肉組織后,將腹內斜肌下緣及腹橫腱膜弓縫合固定于腹股溝韌帶處。最后縫合好皮下組織和皮膚。
結 果
兩組術平均時間、術后疼痛例數、發生并發癥例數、復發例數、住院時間比較:觀察組手術平均時間48.3±9.3分鐘,術后疼痛4例(10.0%),發生并發癥2例(5.0%),其中切口感染1例,血腫1例,復發1例,復發率2.5%,住院時間5.1±0.5天;對照組手術平均時間57.9±11.3分鐘,術后疼痛8例(20.0%),發生并發癥10例(25.0%),其中切口感染3例,尿潴留32例,血腫4例,復發6例,復發率15.0%,住院時間7.6±1.1天,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討 論
腹股溝疝是普外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傳統疝修補術主要是將腹橫筋膜、腹橫機和腹內斜肌縫合到腹股溝韌帶處。主要特點有疝囊的高位結扎和腹股溝管管壁的修補。高位結扎的目的是為了暴露疝囊頸部,切除疝囊,堵住內臟器官進入疝囊的通道。目前傳統疝修補術的復發率約10%,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傳統疝修補術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①將周圍有缺陷的組織進行牽拉縫合,不符合外科手術的原則;②縫合的組織不同,不容易愈合;③無腹橫筋膜修補容易復發。無張力疝修補術是1989年美國的Lichtenstein提出的[3]。它是以人工生物材料作為補片,用來加強腹股溝管后壁,縫合后無張力。其所用的補片材料主要是人工合成材料,具有良好的組織相容性,不會出現體內的排異反應。
本組資料結果表明:觀察組手術平均時間48.3±9.3分鐘,術后疼痛4例(10.0%),發生并發癥2例(5.0%),其中切口感染1例,血腫1例,復發1例,復發率2.5%,住院時間5.1±0.5天;對照組手術平均時間57.9±11.3分鐘,術后疼痛8例(20.0%),發生并發癥10例(25.0%),其中切口感染3例,尿潴留32例,血腫4例,復發6例,復發率15.0%,住院時間7.6±1.1天,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實驗無張力疝修補術后有1例患者復發,可能的原因:①置入的網塞從疝環口脫落;②置入的補片卷曲或發生位置移動;③置入補片的位置偏高,未完全覆蓋直疝三角。術后隨訪1個月后發現,觀察組患者恢復快,滿意度高,與對照組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0.05)。
綜上所述,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復發疝療效顯著,復發率低,住院時間短,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McMahon AJ,Russell IT,Baxter JN,et al.Laparoscopic versus minilaparotomy cholecystectomy:a randomised trial.Lancet,2010,343:135-138.
2 黃志強.外科手術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103.
3 Staudacher C,Vignali A,Saverio DP,et al.Laparoscopic VS open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in unselected patients with rectalcancer:impact on early outcome[J].Disc Colon Rec,2007,50(9):1324-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