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3.19.72
甲狀旁腺激素與體內鈣離子代謝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甲狀旁腺功能的降低會使體內鈣離子水平降低,鈣離子向骨骼沉積減少,使得骨骼脫鈣、軟化。鈣離子向體內各個器官異常分布,從而導致體內部分器官發生鈣化,影響器官功能。國內外雖然已有許多臨床報道,但是像本例患者具有如此嚴重的腦實質內廣泛鈣化,并影響其功能,尚屬較為罕見。故在此介紹如下。
病歷資料
患者,女,74歲,因語言不清,行走不便2年,并伴有大小便失禁加重數月,以“腦血管病”收入院治療。患者于2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雙下肢活動不靈,自覺抬不起來。伴流涎,小便失禁。無頭暈、惡心、嘔吐等癥狀;無意識障礙。半年前上述癥狀加重,并伴有雙上肢麻木。回顧病史,患者20年前曾因“甲狀腺腫瘤”,行甲狀腺切除術。查體:老年女性,神志清,言語不清,慌張步態;雙手呈搐搦狀,四肢肌力Ⅴ級,雙下肢肌張力增高,雙側腱反射陽性,病理反射未引出。輔助檢查:甲狀腺功能:游離三碘甲腺原氨酸(FT3)1.98pg/ml、游離甲狀腺素(FT4)↓10.09pmol/L,促甲狀腺激素(TSH)↑35.5Uiu/ml,甲狀旁腺激素PTH↓5.46pg/ml,血鈣↓1.6mmol/L,血磷↑2.3mmol/L。顱腦CT示:腦內白質多發鈣化灶、腦萎縮、小腦鈣化。見圖1。
治療方法:改善低鈣;服用甲狀腺素片,提高甲狀腺激素水平至正常范圍;給予營養神經藥物,改善鈣化灶周圍受損神經細胞功能,以改善癥狀(給予奧拉西坦、神經節苷酯、胞二磷膽堿等藥物)。經治療后,患者自覺癥狀明顯改善,雙上肢麻木、流涎、小便失禁等癥狀消失,病情恢復較好。
討 論
患者曾多次就診,由于具有較多的神經系統受損癥狀與體征,均以“腦血管病”收治,僅經單純擴腦血管藥物以及營養神經藥物治療,均無明顯療效。此次入院經詳細詢問病史,20年前曾有甲狀腺切除病史,甲狀腺功能檢查異常,長期慢性低鈣血癥病史。患者顱腦CT提示雙側小腦半球、雙側基底節區及大腦白質多處部位鈣化。鈣化部位與神經系統損害存在定位關系。小腦損害表現為平衡能力差,慌張步態。丘腦損害影響到丘腦下神經核-植物神經控制中心,變現為小便失禁。海馬回損傷表現為情緒激動,經常哭。杏仁核、蒼白球損傷引起類似帕金森病的表現。考慮上述表現均由長期低鈣血癥引起腦內多發鈣化灶所致。我們經應用補充血鈣,維持甲狀腺素正常水平,同時進行改善腦功能治療,并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