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莊子》里的庖丁,因為高超純熟的技藝,把全牛解割變成了一件賞心悅目的樂事。現在,在牛肉屠宰行業也出現了這么一位“庖丁”。它不僅靠著全產業鏈的基地加農戶模式,把食品安全的風險控制在了最小范圍,更憑著多年來摸索出來的一整套牛肉精細化分割標準,成為國內這一行業的標桿。
這位新“庖丁”就是河南伊賽牛肉股份有限公司。
一個基地:好環境好吃喝,牛兒聽著薩克斯享受著按摩
住著明亮通風的房子,吃著精細口糧喝著地下井水,聽著薩克斯、享受著每日一次的刷毛按摩,這樣的小日子,聽起來是不是很愜意?
如此愜意的享受者,卻不是人,而是牛,是伊賽公司的牛兒們每天享受的待遇。
6月5日,河南博愛。一個占地200多畝的養牛基地。一排排的牛舍,藍屋頂,灰磚墻,墻角有粉色的牽牛花悄然開放。清晨的涼風從四面通透的牛舍間穿過,從牛舍間蕩漾的輕柔的薩克斯曲中穿過。一群群牛兒們身處其間,或臥或站,或反芻或飲水,怡然自得。
博愛縣勁牛養殖有限公司總經理丹建軍說,作為伊賽的養牛基地之一,如此規模的基地現在有兩個。“近期準備再建5個。”
一個200多畝地的養牛基地,需投入4000多萬元。“按照一年養兩到三茬計算,每年可出欄肉牛一萬頭,價值1.5億元。”
一種模式:公司加農戶,源頭可控了農戶收益是原來三倍多
這樣高投入高產出的養牛基地,它的運營模式,是一種名為“五統一”的公司加農戶模式。
“每個農戶跟公司簽訂合同,繳納5萬元保證金,進入基地承包一個牛棚。公司會給農戶協調貸款100萬元,保證100頭牛的養殖。”
丹建軍說,農戶的這5萬元,換來的收益是每年保底5萬的凈利潤。“600斤重的肉牛經過六七個月的養殖長到1200斤左右可以出欄了,這時候如果市場肉價太低我們會給農戶一個保底價。如果市場肉價高于保底價則會隨行就市。”
而農戶要做的,是接受公司“五統一”的管理模式:“統一進牛、統一飼料、統一防疫、統一管理、統一回收。”
這一點,修武縣東板橋村人高國聯最有體會。40多歲的他,家離伊賽的養牛基地只有兩三里路。今年春天交了5萬元進入養牛基地承包了100頭牛。“草料是公司統一供應,每天需要三四千斤,現在牛吃得可好,長的也快,衛生防疫也是公司統一負責,特別省心。”
高國聯所在的村子,以及附近的十多個村莊,有不少這樣的養牛戶。他說這樣的養牛戶,多的一頭牛能賺800元,一年兩茬掙十五六萬。“少的一年也能掙十來萬,比單純在家種地,要高出三倍還多呢。”
一套標準:精細化分工將1頭牛化分為200多種產品
基地加農戶的經營模式,聽來并不新鮮。2011年某陷入瘦肉精事件的著名肉類加工企業采用的也是基地加農戶模式。但讓農戶入駐基地統一管理,則無疑是一種不錯的可控辦法。“這樣,農戶為了利益濫用添加劑和違禁藥品飼料等,都可以得到控制。”丹建軍說。
而在伊賽公司董事長買銀胖看來,源頭的可控,只是伊賽為消費者提供安全美味牛肉的第一步。“我們的牛肉排酸處理和精細化分割是另外兩個最大的特色。”
在伊賽的生產車間,一頭是一個鐵欄圍城的短通道,一頭頭經過沖淋也排干凈了體內糞便的成牛沿著通道走到屠宰臺。負責屠宰的阿訇用鐵鏈將牛吊起,手起刀落。10分鐘,被剝皮的牛胴體進入排酸庫。
“在零下4℃的冷庫排酸72小時之后,原來有損人體健康的乳酸被分解,肉品更美味也更綠色健康了。”伊賽公司總工程師陳志軍說。
經過排酸的牛肉被分割成二分之一,再到四分之一。然后被剔骨,修整分割成腱子、里脊、帶骨腹肉、臀肉、上腦、眼肉、肩肉、辣椒肉等200多個品種,之后經過初包裝和塑封,凍品進入速凍庫,冰鮮品抽真空熱塑進入0℃~4℃保鮮庫。
陳志軍說,伊賽最初賣牛肉也是按斤賣,但發達國家的牛肉都是按部位論克賣的。“在考察借鑒了美國、澳洲等以牛肉為主食國家的先進經驗后,伊賽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精細化屠宰分割的標準。每塊肉取自哪個部位,有什么樣的特點,適合怎么吃,對人體有什么樣的營養好處,這些都很有說頭。”
陳志軍覺得,在國內牛肉屠宰行業還沒有精細化分割標準的現在,伊賽摸索出來并且為市場檢驗的分割標準,對整個行業都是一種推進。“行業標準完善了,有法可依有律可循了,每個企業才能發展得更快。”
一種思路:只為消費者提供更安全、更便捷、更美味的牛肉
買銀胖說,從小牛進入伊賽基地,到最后到達消費者的餐桌,伊賽打造的全產業鏈條,只有一種思路:就是為消費者提供更安全、更美味的牛肉。
在伊賽,每頭新進入基地的小牛都帶有一個黃色的耳標。這個相當于小牛身份證的黃色芯片,顯示牛的所有信息,來自哪個牧場,經過何種檢疫,何時進入基地,等等。“即使這樣,新進來的小牛也要經過28天的隔離檢疫,我們才會交到農戶手中。”
買銀胖說,基地肉牛吃的草料,有粗飼料和精飼料兩種。粗飼料是玉米秸稈經過粉碎,發酵、經鍋爐熟化、細化處理之后形成。精飼料則還在其中加入玉米、豆粕、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牛生長的不同階段需要不同的飼料,這樣營養物質才更容易被牛吸收,肉質也更細更美味。”
而伊賽的銷售渠道,買銀胖說,除了400多家直營店,還有超市中的店中店,以及大量的工業客戶。如海底撈、豪享來、麥當勞、肯德基、雙匯、三全等。“這三個渠道,我們都做到了全程冷鏈覆蓋。”
更親民,更安全,更美味。買銀胖覺得,這些關鍵詞一直是伊賽的核心思路。“無論怎樣的流程、制度、標準的設置,最終都是為了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