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河南省方城縣趙河鎮,占地1.5萬多畝、由河南農業大學與河南省氣象局、方城縣人民政府聯合創建的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改革試驗區,如今正成為展示當地現代農業發展的亮麗名片。
自2010年9月始創至今,該試驗區以“不犧牲農業和糧食、不犧牲生態和環境”為根本,以“農大設計、政府實施、部門聯動、企業帶動、農民參與”為運作模式,集糧食高產創建、高效農業開發、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農業氣象信息服務、教育教學科研實踐等于一體,探索出了一條“節地、保糧、增收,可持續、易復制、能推廣”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先后被確定為中原經濟區小麥玉米兩熟高產高效協同創新中心方城試驗示范基地、河南省科普示范基地、南陽市現代農業示范區、南陽市高效生態經濟示范區、南陽市首批農業科技園區。
成效背后,有一群特殊的奉獻者,那就是人大代表。趙河鎮人大主席團曾多次組織人大代表調研視察試驗區,人大代表們在試驗區建設中率先垂范、主動作為:踴躍參與試驗區土地流轉、高產糧田創建、蔬菜大棚承包、養殖基地建設,多方協調引進農業企業,努力創優發展環境,將試驗區作為密切聯系群眾的窗口、發展現代農業的平臺、展示工作能力的舞臺,用真心關注,用真情關愛,用行動建設,用汗水澆灌,譜寫了一曲基層人大代表給力現代農業發展的風采之歌。
廣泛動員做好土地流轉
建設農業改革試驗區,實現農業規模化、專業化、產業化發展,土地流轉是前提。
趙河鎮人大代表多次深入村組農戶,田間地頭,向群眾宣傳試驗區落戶趙河帶來的政策利好、發展機遇;宣傳縣校合作推進糧食高產區、高效農業區、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統籌解決“三農”問題的嶄新理念;宣傳試驗區是促進農業產業化、農民工人化、農村社區化的有效途徑,進而堅定了廣大群眾發展現代農業的信心和決心。他們還因勢利導動員農戶,由村委會作為中介,將土地流轉給種糧大戶和農業企業。袁莊村黨支部書記、鎮人大代表袁道林帶頭流轉自己的承包地13畝,帶動本村群眾流轉土地1200多畝給河南農業大學創業團隊,并幫助創業團隊在本村成立農作物種植合作社,協調將本村廢棄的小學作為大學生生活區。棗莊村黨支部書記、鎮人大代表劉帥華通過扎實做好群眾思想工作,為引進的德源公司流轉土地523畝,發展大棚蔬菜種植。據統計,僅2010年9、10兩個月份,試驗區就流轉土地8000多畝。
帶頭實踐促農增收致富
在試驗區建設過程中,趙河鎮人大代表帶頭創建糧食高產示范田,承包蔬菜大棚、建立養殖基地發展高效農業,充分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
鎮人大代表劉帥華承包試驗區土地375畝,建設試驗區糧食高產展示田。梁營村鎮人大代表張增來承包試驗區德源公司春秋生產大棚6個,袁莊村婦女代表許金麗承包德源公司大棚13個,在他們的帶動下,共有15個農戶先后承包了90多個大棚,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種植彩虹西瓜、香吉利甜瓜、水晶黃瓜、紅寶石番茄、大辣椒等瓜菜,每個大棚年收益超過1.5萬元。大布王村鎮人大代表宋萬明與河南農業大學學生楊玉彬聯合,創建了綠殼蛋雞養殖基地,成立了牧席養殖專業合作社,培育出被稱為“雞蛋中的人參”的綠殼雞蛋,產品暢銷方城、南陽、鄭州等地。
傳播農業科技為農服務
現代農業的發展離不開科技支撐。梁營村鎮人大代表馬建香通過試驗區遠程視頻系統,向河南農業大學專家請教糧食種植和管理方面的知識,為試驗區種糧大戶和群眾宣傳推廣氮肥后移技術、新品種推廣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土壤深翻技術、寬窄行播種技術、秸稈還田技術等,深受農民歡迎。
人大代表們還借助趙河氣象分局設在試驗區的優勢,學習農業氣象新技術,主動擔任農業氣象信息員,利用試驗區建立的農田小氣候監測系統、自動氣象觀測站、農業氣象信息服務平臺、電子顯示屏和觸摸屏等先進設施,讓群眾在第一時間了解到天氣狀況、土壤墑情、空氣溫濕度,為農業生產提供快捷的農業氣象服務。實現了農業生產“監測自動化、傳輸網絡化、實景可視化、資料信息化、服務專業化”的目標。
創造優良環境助長足發展
良好的內外部環境是試驗區長足發展的重要保障。趙河鎮人大代表多次深入試驗區了解情況,化解矛盾,解決問題,讓種糧大戶和農業企業在試驗區落地生根,安心舒心發展。趙河鎮黨委書記、縣人大代表余瑞平多次在鎮村黨員干部和人大代表會議上強調:“創造優良的環境才能更好地招商引資,招商引資才能實現土地流轉、大戶承包、企業入駐、農民就業。”泥崗村黨支部書記、縣人大代表張發聚通過創造本村良好的“小氣候”,招商引進企業,在村里建起了紅薯“三粉”加工廠、木材加工廠,引進郟縣煙葉技術員發展優質煙葉1000畝,帶動當地120多名勞動力就業。
趙河鎮農業改革試驗區創建3年來,在鎮人大代表的積極參與和大力推動下,首批整合6個行政村,目前核心區面積已達到1.5萬畝。通過土地流轉、大戶承包、合作社經營,建立了萬畝連片噸糧田示范方,實現了分散種植向規模經營轉變;通過引入農業企業,發展大棚蔬菜、彩虹西瓜、花卉等高效農業,吸納當地勞動力在試驗區就業,實現了農民向產業工人轉變;通過建設新型農村社區,與鎮區融合發展,實現了農村居民向城鎮居民轉變;通過安裝太陽能提水灌溉系統、“星陸雙基”農田和大棚小氣候監測系統,建立自動氣象觀測站、現代農業氣象綜合信息服務平臺,與河南農業大學科教服務遠程視頻對接,實現了粗放農業向數字精準農業轉變,繪出了一幅現代農業發展的美好藍圖。
在鎮人大代表的示范引領下,趙河鎮2013年夏季在鎮域西南部引進河南瑞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方城縣首家公司式家庭農場,發展芥藍、廣東菜心等露地蔬菜3000畝,直供深圳、廣州、香港等地。秋季又承擔了國家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2011計劃”3萬畝現代農業試驗區建設,以全面提升小麥玉米的科技創新能力、綜合生產能力、市場競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打造了糧食高產創建噸半糧田,計劃用3年時間,建成全國最先進的現代農業展示基地。
不久的將來,呈現在中原大地上的趙河鎮,將是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新型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