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夏兩季干旱嚴重并且有4次倒春寒,夏秋之間溫度之高創下歷史紀錄,再加上雨水稀少,干旱嚴重,2013年度可謂多年不遇的災年,作為種業管理部門,我們也面臨著嚴峻考驗?!比涨?,記者就許昌種業發展問題采訪時,許昌市種子管理站站長郭喜中向記者表述今年的異常氣候。
那么,在這個特殊年份,許昌市的種業工作開展得如何?該站又是采取什么手段管理的呢?在種業轉型升級逐步深化的進程中,許昌種子管理站都采取了什么方法穩步推進的呢?
素質管理再提升
郭喜中認為,種業市場的混亂大多是種業從業人員素質不高的原因,所以抓好種業經營者的素質管理可謂是抓住了根本。
“從今年3月28日開始,以開展《種業大講堂》的形式,將我市從事種子經營的人員,分區分批進行培訓。從農業發展形勢到種業發展趨勢,從農業執法管理到相關法律知識,從守法經營到如何辨別假劣種子,從審定區域認定到退出品種管理等。我們的高級農藝師、農業執法管理者、涉農專業律師以案例講現實,以教訓講經驗。通過不斷深入的培訓,許昌的種業經營者法律意識、品種選擇、辨別真假種子的能力逐步提升,有效規避了商戶盲目經營種子的社會風險、經營風險。”對于素質管理的成效,郭喜中充滿自信。
面對麥收時期的暴風雨對小麥種子繁育基地的影響,5月30日,許昌市種子管理站緊急召開各縣(市)站長及有關種子企業負責人會議。郭喜中及班子成員在會上分析和研究了小麥種子產生萌動和穗發芽的原因,部署對小麥種子生產繁育田進行再次檢查工作。郭喜中特別要求,各種子企業要增強防范意識,確保種子質量;種子管理部門和企業加強種子質量再檢驗;搞好小麥種子穗發芽情況分析及信息統計上報工作。郭喜中還傳達了《河南省農業廳關于開展小麥種子質量監控工作的緊急通知》,強調質檢科要加強對小麥品種穗萌動和穗發芽的田間檢驗和室內抽檢的質量監控工作。
由于狠抓種業從業者的素質管理,雖然今年許昌春夏兩季干旱少雨,倒春寒頻繁,但是種業企業能夠科學應對。
市場管理抓縱深
市場管理首先是從源頭管理開始。為此,許昌市種子管理站狠抓繁育基地的種子質量問題,小麥生產因遭遇冬春連旱、春季凍害,干熱風、小麥灌漿后期暴雨天氣等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嚴重影響了種子質量。這對確保秋播麥種質量、種子管理水平和種子企業信譽提出嚴峻考驗。許昌市種子管理站積極應對。種子管理部門迅速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強化責任、明確措施深入到每個企業、個別代繁商的所有制種田,逐一品種、詳細地塊,分布鄉鎮填表造冊,對小麥種子質量檢查工作再安排、再部署,摸清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嚴格要求種子企業立即組織人員認真自查,并做好達標種子田的搶收工作,讓損失降到最低限度。對發生籽粒萌動和穗發芽現象較嚴重的制種田,堅決予以報廢,決不手軟。
今年許昌種子企業共繁育小麥種子35.1萬畝,因去雜不徹底,純度不達標報廢種子田900畝,穗發芽報廢種子田達2萬余畝,其中僅長葛市就報廢了不達標的小麥制種田8100多畝。因籽粒萌動、穗發芽、減產等因素,造成許昌市種子收購量減少三成以上,入庫小麥種子1.1億公斤,比去年同期入庫量下降了約3000萬公斤。僅此一點就減少了當地種業公司近四分之一的市場銷售,但是卻大大降低了農民群眾的播種風險、提高了當地種子市場的安全。
其次,大力加強種業市場監管。鄢陵縣種子管理站強化種子市場監管,對轄區內企業及商戶進行拉網式七項排查:一查經營手續是否齊全;二查經營品種是否審定;三查種子來源是否與標簽相符;四查經營的品種是否符合質量標準;五查銷售的種子是否包裝與內外標簽相符;六查是否超范圍及區域經營;七查經營者是否有摻雜使假和經營不合格種子及侵權行為。排查了29家縣級代理商,110個鄉村供種戶,涉及四個作物77個品種,其中玉米64個品種、棉花6個品種、花生4個品種、大豆3個品種。共扦取樣品60個,已做過檢驗的樣品32個,合格率達96.9%,基本保障了該地農業的安全生產。與此同時,長葛市、禹州市、許昌縣、襄城縣、魏都區等縣(市、區)同樣以不同的市場監管手段對種子市場大力檢查,保證了各轄區的種子安全。
談及未來的發展,郭喜中說:“我們在種業發展的關鍵時期要‘敏銳察覺機遇、智慧把握機遇、牢牢抓住機遇’,為種業戰線再次提升鼓足干勁,力爭上游,搶抓當前全國種業發展處于戰略轉型期的歷史機遇,實現許昌由產種大市向種業強市質變的歷史性跨越發展,讓許昌現代種業體系成為我們現代農業高速發展的強大引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