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癥狀:病羊群發,羊不采食,精神沉郁,結膜潮紅,反應遲鈍,不反芻,瘤胃鼓脹顯著,觸診回彈性強,糞便稀軟酸臭,脫水明顯,眼窩凹陷,尿少色濃或無尿,但體溫變化不大(37℃~39.5℃),步態蹣跚,臥地不起,頭頸側屈或后仰,昏睡乃至昏迷,若不救治,多在3~5天后死亡。
二、預防:選喂優質的青貯飼料,但不要只喂給青貯飼料。每天飼喂的青貯飼料最多不應超過日糧的60%,適宜量一般為40%。
三、治療:①對于癥狀較輕的羊,用胃導管經口插入瘤胃,先用37℃~40℃溫熱水沖洗,直至瘤胃內容物無酸臭味,然后取健康羊的瘤胃液200~500毫升注入病羊瘤胃中。②對于癥狀嚴重的羊,可取5%的碳酸氫鈉溶液50~1500毫升,葡萄糖溶液500~1000毫升,維生素C60毫升,靜脈注射。對心衰的羊,應皮下注射25%尼可剎米10~20毫升或10%安鈉咖10~20毫升或0.1%的腎上腺素3~5毫升。③用胃管投服碳酸氫鈉10克,溫熱水2000~4000毫升,以中和瘤胃內的乳酸。④取天花粉、葛根、金銀花各30克,甘草60克,綠豆500克,共同研為細末,用開水沖調,候溫后,用胃管投服。
(鄭衛軍)
羔羊白肌病的預防與治療
羔羊白肌病主要是因為飼喂哺乳母羊的飼草中硒、維生素E不足,或鈷、鋅、銀等微量元素含量過高而影響機體對硒的吸收。導致母羊奶汁中硒和維生素E缺乏,羔羊長時間吸食硒和維生素E缺乏的母羊奶汁,即會引起硒缺乏癥和維生素E缺乏癥,使組織發生退行性病變、壞死,且病變可波及全身,但以骨骼肌、心肌受損最為嚴重。
預防:關鍵是要加強對妊娠母羊、泌乳母羊和哺乳羔羊的飼養管理,保證羊群青飼料的周年平衡供應,保障飼喂羊群的飼草長年不斷青飼料。在冬春氣候驟變季節和舍飼羊群青綠飼料嚴重缺乏時以及在一些缺硒地區,應及時對羊群補充硒和維生素E,可在飼草中添加含硒和維生素E的預混料,或給母羊肌肉注射硒和維生素E。一般每只母羊在產羔前1個月左右肌肉注射0.1%亞硒酸鈉維生素E合劑3~5毫升即可,也可在羔羊出生后第1~3天肌肉注射0.1%亞硒酸鈉維生素E合劑1~2毫升,斷奶前再肌肉注射2~3毫升,即可起到預防羔羊白肌病的作用。
治療:對呈急性或突發性運動障礙的羔羊,可肌肉注射0.1%的亞硒酸鈉,每只羔羊每次2~4毫升,間隔10~20天再注射1次,同時,可用氯化鈷3毫克、硫酸銅8毫克、氯化錳4毫克、碘鹽3克加入適量的清水混拌均勻后給羔羊內服,如配以每只羔羊每次靜脈注射葡萄糖酸鈣注射液或氯化鈣注射液5~10毫升、肌肉注射維生素E注射液10~15毫克、每天注射1次、連續注射5~7天為一個療程,則治療效果更佳。在一些缺硒地區,羔羊的硒缺乏癥由于羔羊個體間的差異,其發病特征主要呈現慢性或漸進性的運動障礙,因此,對慢性或漸進性表現硒缺乏癥的羔羊,可采用預防羔羊白肌病的方法加以治療,即實行補充硒和維生素E,治療愈早愈好,如羔羊硒缺乏癥在羔羊出生后20日齡以上再采取治療措施,一般治療效果不佳。
(王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