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務工作是黨的領導活動和黨的建設正確有效進行的保證,也是發揮黨的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保證。當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的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站在新的起點,黨務工作的作用進一步凸顯,有效應對新形勢新挑戰,要求我們繼續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在六個突出上下功夫,推動黨務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
工作思路突出“新”。 黨務工作的不斷創新,有助于延伸和拓展黨建的力度,激發黨建的活力。在實踐中要找準黨務工作與企業發展的結合點和關鍵點,推進黨務常規化工作的常抓常新;要適應企業制度的新任務和新要求,積極創建黨務工作理念,找準黨組織開展活動,發揮作用的著力點,擴大黨員參與面,在提高實效上下功夫;積極運用現代管理工具和信息網絡技術創新黨務的工作方式,發揮信息網絡技術在黨員教育、管理、監督和服務的陣地功能,拓展黨組織發揮作用的空間,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在黨建工作理念、組織設置、工作方式等方面不斷探索新思路、新方法。黨務工作思路的創新最終都要落實在具體工作中,只有取得成績,創新才有效果。
思想工作突出“情”。 思想工作倡導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情”字是做好思想教育的基礎,開展思想教育工作必須做到情理結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在工作中,各級領導干部、政工人員要深入到職工當中,多做釋疑解惑,統一思想,增強信心,振奮精神的工作,多做增進理解、平衡心態、化解矛盾、穩定團結的工作,以此為中心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只有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思想教育工作才會有成效。
宣傳工作突出“引”。 重視并善于做好宣傳工作,是我們黨的一個優良傳統,也是我們黨的一大政治優勢。宣傳工作是教育人、提升人、引導人、調動人的工作,擔負著統一思想、凝聚力量的重大任務和使命。要用先進的思想和價值觀去影響、引導職工朝著正確的方向思考;緊緊圍繞企業的中心工作和重點任務,貼近職工的思想實際、工作實際和生活實際,通過輿論引導、調查研究、思想動態分析,了解職工的思想脈搏,運用說服教育、示范引導,弘揚主旋律,著力營造和諧、穩定、健康的企業氛圍,激勵和引導干部職工全身心地投入到與企業共創業、同發展、作貢獻的實踐中。宣傳內容要滲透到職工工作和生活的各個方面,既要正面引導,講實道理,也要宣傳規章制度、法律法規,引導職工實現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制度建設突出“立”。 制度帶有全局性、穩定性、管根本、管長遠,注重建章立制,以制度促規范,以規范促落實是做好黨務工作的重要保證。“黨的規矩、制度的建立和執行,有力推動了黨的作風和紀律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在訪革命圣地西柏坡時,再次強調了制度建設對黨建的關鍵作用。
在現實中“少數人靠自覺,多數人靠制度”,就當前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如何開展好,不僅需要立足當前,切實解決人民群眾關注的突出問題,更需要建立健全促進黨員干部為民務實清廉的長效機制,從而使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得到有效鞏固。
制度一經形成,就要嚴格遵守。制度既是成果的體現,又是鞏固成果的保障。在建立制度的基礎上還要在實踐中逐步完善,把制度建設貫穿黨務工作的始終,發揮體制機制的作用,必定會推進基層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
組織工作突出“嚴”。 “從嚴治黨”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也是我們黨的一貫方針。堅定不移地貫徹好這個方針,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增強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的重要保證。
黨的組織工作作為實現黨的領導的重要橋梁,在實現黨的總目標的過程中肩負著重要任務,發揮著重要作用。只有加強組織工作,才能為推進黨的建設創造必要的條件,才能極大地調動廣大黨員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首先,要嚴格保證黨的基本路線的貫徹執行,黨的組織工作必須服從服務于黨的基本路線;其次,要著重加強領導干部和黨員的隊伍建設,著眼于提高黨性修養,加強黨的知識、紀律、作風和反腐倡廉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堅定信念、廉潔自律,提高政治責任感,激發黨員的先鋒模范意識;同時,要認真做好對黨員的吸收培養工作;再次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廣泛開展基層組織建設年的活動,結合實際開展“黨員先鋒崗”等主題實踐活動,完善并加強基層組織的機制,扎實推進基層黨組織的先進性建設。
群眾工作突出“實”。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不同的發展階段,群眾工作有不同的特點,與時俱進做好群眾工作,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的本質要求。在開展群眾工作中,要堅持以人為本,把解決思想問題與實際問題相結合,不斷增強做好群眾工作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更好地發揮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企業科學發展的動力。如建立、健全黨委和領導干部征求職工意見的制度,深入職工和生產工作一線,傾聽職工心聲,切實做好密切聯系職工的工作;全面推行“廠務公開”“黨務公開”工作,實現職工的參與權,充分調動職工參與企業改革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積極建設服務型黨組織,拓展黨員聯系職工的途徑,豐富服務職工的內容,暢通職工表達意愿的渠道,以幫扶困難職工為重點,從職工最需要解決的問題著手,使職工切身感受組織的溫暖,理解企業的關懷;同時要加強培訓,提高職工的業務能力和競爭能力。
堅持黨建帶工建,黨建帶團建,落實職工組織聯系職工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及時掌握和了解職工的思想動態,做好輿情管理工作,開展有益于職工群眾身心健康的活動,不斷擴大聯系職工、服務職工、凝聚職工的覆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