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切聯系群眾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國有企業是黨領導下的經濟組織,做好黨的群眾工作是各級黨組織的重要職責,也是企業建設發展的重要根基。近年來,上海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注重發揮國有企業群眾性組織的優勢,創新開展黨群工作,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嘗試,為推進企業精神文明建設,促進企業全面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充分認識新形勢下國有企業
黨群工作的現實意義
隨著國家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國有企業面臨調整改革轉型的重重考驗,國有企業的組織形式、產權結構、經營機制、利益關系和外部環境都發生了深刻變化,一些人對黨群工作地位作用的認識也發生了變化。有的感到,公司改制后,董事會、股東會是最高決策機構,黨委的地位弱化了,黨群工作不重要了;有的認為,市場經濟靠價值規律起作用,經濟效益是硬指標,企業主要靠物質利益激勵,黨群工作難有成效。面對新情況產生的新疑慮,公司注重從四個方面統一思想、深化認識,認清做好新形勢下黨群工作的意義。
黨群工作是實現黨對企業領導的重要手段。國有企業無論怎么變,始終是在黨的領導之下的,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公有制體制決定的。因此,在國有企業中開展黨的各項工作,就是為了實現黨對企業領導,確保國有企業的性質宗旨的重要手段。黨群工作則是把黨的工作深入到群眾當中、深入到企業末端,通過組織群眾、引導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實現群眾利益最大化,達到讓群眾理解黨的主張,擁護黨的領導,讓黨的領導深入人心的目標。
黨群工作是凝聚人心、激發活力的有效途徑。自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黨群工作在各個歷史時期、各個社會領域都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在教育、發動、組織群眾,調動群眾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上,有著優良的傳統和豐富的經驗。國有企業處在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人員思想波動大,工作負荷重、壓力大,單純靠經濟手段、市場化激勵難以奏效,必須充分發揮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優勢,依靠黨群工作,扎實開展創建精神文明的各項活動,引導員工從根本上端正人生觀、價值觀,促進企業形成健康向上的內部文化,營造和諧氛圍。
黨群工作是維護權益、化解矛盾的得力依靠。黨群工作具有貼近群眾、深入群眾的特點,實現、維護和發展群眾利益,是黨群工作的重要職能。隨著企業改革的深化,經營管理理念的變化、利益格局的調整,必然涉及群眾的切身利益,熱點問題、勞資矛盾不斷增多。作為國有企業,解決好這些矛盾和問題,既關系到黨在企業中的聲譽、在群眾中的形象,還關系到人心向背、關系到社會穩定。必須依靠深入細致的思想疏導工作,化解矛盾、解決問題,保證企業改革的持續深入推進,維護好職工的合法權益,確保企業內部的和諧穩定。從這個意義上講,黨群工作首當其沖,優勢明顯,通過擔當橋梁、紐帶,大有可為,大有作為。
黨群工作是實現民主、強化監督的生動形式。發動群眾參與企業的民主管理,落實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是黨群工作的重要職責。國有企業特殊的性質和組織形式,決定了企業內部開展反腐倡廉、加強民主監督工作任務非常繁重,責任比較重大。黨群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既擔當黨的喉舌,宣傳黨的主張,傳遞黨的聲音,又代表職工群眾,組織幫助群眾開展民主監督、維護群眾利益。因此,在企業的建設發展過程中,黨群工作既要通過開展各項活動,組織引導員工參與企業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參與企業決策,增強員工主人翁責任感;又要及時向黨組織反映員工訴求,維護員工的民主權利。由此可見,黨群工作在國有企業中,地位重要、作用巨大,必須認真抓好、抓出成效。
正確理解國有企業群眾性組織在黨群工作中的基本職能
當前,國有企業的群眾性組織主要包括工會和共青團組織,還有一些自發性的群眾組織。工會和共青團組織都是在黨組織的領導下,它們的優勢是組織健全、制度完善、組織紀律性強、成分廣泛、群眾基礎扎實,而且相對其他企業而言,國有企業群眾性組織優勢更加明顯。群眾性組織是黨群工作的天然平臺,在企業的建設發展特別是黨群工作中,主要可擔當以下職能:
宣傳教育職能。即向員工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開展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職能。具體內容根據各時期黨的中心任務來確定。群眾性組織履行宣傳教育職能,主要配合黨組織重大主題教育活動和經常性教育,采用群眾性活動和群眾自我教育的方法,著力提高員工的思想政治覺悟,端正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經濟建設職能。即吸引和組織員工參加企業建設和改革,努力完成經濟和社會發展任務的職能。履行經濟建設職能,就是通過開展課題調研、勞動競賽、技術協作、技術攻關、合理化建設、發明創造等群眾性經濟技術活動,來吸引員工參加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把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引導到發展經濟上來。
參與監督職能。即組織和代表職工參與企業的民主管理,監督國家有關職工權益方面的法律法規執行情況的職能。主要是以維護職工切身利益為目的,通過基層職工代表會等民主渠道,參與涉及職工利益和社會發展以及企業單位重大事項、重大問題的決策。
維護權益職能。即代表職工參與企業單位的勞動關系協調處理,保護職工勞動權利,關心職工的生活福利、勞動保險及女職工特殊利益保護等方面的職能。主要是負責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工作,代表職工與企業行政進行集體協商、簽訂集體合同,并指導幫助職工與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組織職工生活服務、困難補助、療養休養等。
企業文化職能。即參加企業文化建設,開展文化活動,滿足群眾的精神需求,提高職工道德水準和科技文化素質的職能。具體內容包括科學技術文化知識培訓以及文學、文藝、體育、閱讀等職工業余文化活動,還包括職工之家建設、管理、使用等。
除了以上主要職能外,群眾性組織還可能擔負自身組織發展、培養骨干、向黨組織推薦輸送積極分子、發展對象以及加強對外交流等職能。
發揮群眾性組織優勢
全方位構建黨群工作平臺
近年來,公司群眾性組織深入貫徹以人為本的要求,圍繞公司經營工作目標任務,充分發揮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在凝聚人心、維護穩定、促進發展、提升職工素質能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努力搭建群眾性教育平臺,廣泛開展群眾性教育活動。積極配合黨組織抓好員工的政治理論學習。在歷年歷次重大教育活動中,組織開展圖片展覽、配發學習書籍、開辟黨建網頁學習專欄等一系列學習配合活動,提高員工學習教育的參與度;每年組織開展紅色之旅革命傳統教育活動,分別組織員工赴井岡山、遵義、延安、韶山、沙家浜等紅色革命教育基地,開展革命傳統教育;開展經常性教育引導,發揮群眾性組織深入群眾優勢,加強與員工交流談心,傾聽員工心聲,及時答疑解惑、化解矛盾,做好思想疏導工作;每年為員工推薦一本好書,引導大家開展讀書活動。
努力搭建群眾性建設平臺,積極參與企業建設管理。引導員工積極參與企業轉型改革,群策群力,為公司的轉型發展貢獻力量。積極參加公司轉型發展課題調研,2012年,根據集團整體戰略和公司黨委明確的10個調研課題,組織全體員工積極參與課題調研活動,兩次召開全員參加的轉型發展調研成果匯報交流;積極參與公司干部選聘和員工雙向選擇,高度關注、全程參與,對選聘工作實施了有效的監督;在員工雙向選擇過程中,各工會小組注意掌握員工思想動態,及時當好“參謀”,做好思想疏導工作,確保了雙向選擇圓滿順利。組織員工積極參與公司制度建設,逐步完善公司制度規范;積極推進薪酬改革,參與審議《公司員工固定薪酬調整議案》,使員工共享公司改革發展成果。
努力搭建群眾性活動平臺,豐富職工業余文化生活。加強職工之家建設,為職工之家訂閱了《法制日報》《都市女性》等報紙雜志,添置了各類健身、娛樂器材,堅持每天中午開放職工之家,開展健身、乒乓、棋牌等活動,豐富了大家的業余生活;適時組織攝影比賽、參加上級攝影、乒乓球、大怪路子等比賽,多人次獲獎。
努力搭建群眾性保障平臺,營造內部溫馨和諧氛圍。注重發揮黨團支部組織、工會小組長的作用,建立上情下達、下情上傳的信息管理機制,遇有涉及員工切身利益的問題,能及時聽取員工的意見建議,為公司黨政領導了解民意、體察民情、集中民智搭建了堅實平臺。做好員工互助保障工作,堅持開展為員工訂報、送書、體檢、生日賀卡、對獻血和住院員工看望等“八個一”活動。積極開展幫困送溫暖活動,對患病住院員工及退休人員、親屬病故及遺孀、生育員工,進行走訪和看望,將組織的溫暖送到員工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