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能監察是企業監察機構針對影響企業經營管理效能的業務事項或活動過程,監督檢查相關經營管理者履職行為的合規性,堵塞管理漏洞,糾正行為偏差,確保企業規范管理,提高效能的綜合性管理監控工作,是管理的再管理、監督的再監督。效能監察如何在反腐倡廉建設中發揮其獨特優勢和作用,更好服務于企業的改革發展,需要我們深入思考、積極探索。本文結合近年來開展效能監察工作的實際,對石油企業效能監察工作意義、存在問題及提升途徑粗談認識。
企業開展效能監察工作的重要意義
作為國民經濟的命脈和支柱產業,我國石油企業規模逐漸增長,經濟總量不斷攀升,資本構成日益多元化,經營管理難度和風險也隨之增大。面對新環境、新機制、新要求的嚴峻挑戰,必須充分發揮效能監察“管理的再管理,監督的再監督”作用,通過監督檢查;制度制訂是否完善、履行職責是否到位、操作執行是否合規、監督管控是否得力等,優化企業管理的業務流程,加強成本控制,推動企業管理上新臺階。
企業效能監察工作存在問題分析
新的歷史時期,影響企業管理效能的要素越來越復雜,內容和范圍越來越廣,層次越來越深,難度越來越大,存在問題也逐漸凸顯。
思想認識不充分
有的單位效能監察工作基本由紀檢監察一個部門組織開展,相關部門和人員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不足;有的單位認為效能監察是“找麻煩”、消極對待效能監察矯錯糾偏、規范行為的重要性;有的完全采用自我監督方式,將效能監察任務分解到各業務管理部門或崗位,錯誤理解了“融入管理”的含義,削弱了效能監察異體監督的作用。
運行機制不健全
一是效能監察領導小組多是臨時設置的,不能有效結合企業生產、經營、管理重點和關鍵環節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領導機制不完善;二是許多企業沒有建立科學的考核評審標準、程序和辦法,評審結果不公平公正,評價機制不健全;三是目前普遍缺乏科學的、易操作的激勵體系,獎懲結果不分明,激勵體系不健全。
過程控制不到位
在效能監察工作中片面追求結果,對重大工程建設項目、大額度資金運作、經營管理的關鍵環節等過程控制監督不到位,不能及時發現和糾正企業管理的偏差、失誤、低效問題,給消極腐敗現象以可乘之機。
提升企業效能監察工作的有效途徑
抓住三個點
一是選準切入點,要圍繞重大項目、“三重一大”事項、績效考核重點、審計發現問題等突出問題,重點稽查舞弊、管控、腐敗風險較大的薄弱環節,確保效能監察有針對性。二是抓住關鍵點,要抓住企業重大決策實施、企業結構調整、大額度資金運作,物資采購、招投標管理、施工管理等關鍵環節,增強效能監察的規范性;三是把握延伸點,要抓好對重大風險點的持續監督和問題的整改落實,保證效能監察的建議和措施得到有效落實,確保效能監察的連續性。
把握五個結合
一是與黨風廉政建設相結合,及時發現案件線索,查處腐敗現象,促進黨風廉政建設;二是與制度建設相結合,從制度上完善監督制約機制,做到實施一個項目,查透一些問題,堵塞一批漏洞,完善一套制度,規范一類管理;三是與信訪舉報相結合,把信訪工作所反映的企業管理的難點、熱點問題作為效能監察的切入點,保障效能監察的針對性;四是堅持事前、事中、事后監察相結合,對決策措施的正確性、決策行為的科學性進行事前監察,對監察對象的履職情況進行事中監察,對發現問題的整改落實情況進行事后監察;五是堅持常規的監察手段與各職能部門的考核、測評方法相結合,提高效能監察的實效性。
完善五項機制
一是完善企業負責人、監察部門組織實施、業務部門密切配合的效能監察領導機制,把效能監察工作作為強化經營管理的重要手段,充分發揮監察部門組織協調作用和業務部門職能作用,形成聯合監督合力。二是完善教育機制。通過教育引導廣大干部員工,充分認識效能監察工作在提高經濟效益、強化內部監督、堵塞管理漏洞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為效能監察工作深入開展提供思想保證,同時通過對效能監察工作人員加強培訓,提高專業技能。三是健全立項機制,通過明確立項重點、制訂立項標準、建立立項程序,從三方面完善立項機制。四是建立監督機制,堅持重大事項必須由集體研究確定,經營管理不同環節由不同責任人負責,建立決策層面和執行層面的權力制約機制,避免出現重大失誤和違法違紀問題。五是建立考核評價激勵機制。通過建立評價小組、制定評價標準、規范評價管理、融入獎懲考核,做到考核評價激勵體系具備科學性,可量化、易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