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年,微軟公司和圣地亞哥大學的兩位科學家在經過對近兩個賽季的多項數據大量分析后,得出一個結論——在比賽的最后時刻,當所在球隊處于落后時,超級球星傾向于多突破;而如果球隊是處于稍稍領先的狀態,巨星們則更喜歡選擇投籃。這種差別無疑道出了一個趨勢:巨星被對方的“骯臟”弄怕了。
顯然,“打球骯臟”的矛頭之所以多指向明星球員,是因為他們較之對手隊中的普通球員,擁有更多左右比賽的能力,尤其在生死攸關的季后賽中。在談到2000年總決賽期間對科比的惡意犯規時,賈倫·羅斯坦言:“我當時為了勝利,可以做一切。”球隊教練希望自己隊中的防守球員能更好地限制住對方的明星球員,不準對手上籃、輕松得分,而在主帥的默許下,一些專職防守者的惡習也逐漸滋生,臟者愈臟,“以下馬對上馬”式的勝利哲學占據了主導,至于怎么打球倒是沒人關心了。
在東部季后賽半決賽第三場,公牛的內線老將納茲爾·穆罕默德在自己受到侵犯的情況下,將詹姆斯撞翻在地,賽后兩隊在什么是“正常的比賽方式”上爭論甚多。詹姆斯并沒有表示公牛打球“骯臟”,但外界爭論依然不斷,因為這已經不是詹姆斯本賽季第一次在公牛身上“吃虧”。公牛是聯盟有名的防守強隊,也是有名的“骯臟球隊”,每次遇到詹姆斯都會讓他受盡苦難。在芝加哥終結熱火27連勝的那場常規賽中,科克·辛里奇在首節直接抱摔詹姆斯,泰·吉布森在末節更是對他鎖喉,或許詹姆斯在季后賽中的待遇算是好的了,于是你會發現,“骯臟籃球”現今的主要目標人群,就是像詹姆斯這樣的球星。
2其實相比于聯盟早期,打架被球員們認為“稀松平常”,現在的球員們打球已經夠文明了。想當年威利斯·里德曾單挑湖人全隊,克萊德·羅維拉坦也曾襲擊壯漢威爾特·張伯倫。上世紀80年代,“底特律壞小子們”的打球方式被喬丹稱為“缺乏體育道德”,以至于“飛人”曾公開放話活塞根本不配拿總冠軍,因為他們“骯臟之極”。
不過,活塞的“喬丹法則”只針對巨星“飛人”一人,但要說到骯臟籃球的精髓,恐怕帕特·萊利才是始作俑者。上世紀80年代,湖人的對手們有個普遍共識:只有更多的身體對抗,才有可能打敗湖人。“當時洛杉磯很強,他們有‘魔術師’、沃西和賈巴爾,你必須從意志堅韌度上挑戰他們。”摩西·馬龍回憶起1983年76人在總決賽橫掃湖人的經歷時說,在那四場總決賽中,湖人比76人足足少了45次罰球。
列強對湖人的身體侵犯持續數年,時任主帥萊利辭職后當了一年解說員,目睹NBA大勢之后,回到尼克斯接著當教練的萊利痛定思痛,告訴球員:打球必須臟,不臟贏不了比賽(Play dirty and you win)。萊利要求,尼克斯球員在防守端不能放縱任何人輕松得分,任何“肢體”接觸乃至犯規都可接受。1991-92賽季,萊利駕臨紐約的第一個年頭,尼克斯球員場上小動作明顯增多,場均犯規數增加二倍,將對手送上罰球線的次數更比上賽季多出三倍。這種粗野的防守策略收到效果,尼克斯比之前一個賽季多贏12場,季后賽更是和當年冠軍公牛惡戰七場才遺憾出局。

與上個賽季相比,尼克斯對手的投籃命中率下降了近兩個百分點,面對手足并用的尼克斯人,他們不敢過多闖進禁區,只得投更多三分,整體命中率下降不少。帕特里克·尤因會在你上籃時頂住你的膝蓋,查爾斯·奧克利兇悍到無人敢在背后說他壞話,安東尼·梅森活脫脫一個打手,萊利旗下弟子的籃球哲學被歸結為“不準上籃”(No Layups allowed)。尼克斯靠著這套鐵血防守與喬丹、雷吉·米勒周旋甚久,而當時的他們可能還不知道,“不準上籃”引領了一種風氣,時刻游走于犯規邊緣、一不留心就越界的身體接觸,也就是“骯臟的打球方法”成為整個聯盟熱衷的行為。
這種趨勢帶來的一個直觀影響是,聯盟開始偏重投三分球而輕中投,總體兩分球命中率出現大幅下滑。在上世紀80年代,每支球隊都會擁有一個諸如馬克·韋斯特或史蒂夫·約翰遜這樣的中投手,甚至連丹尼斯·羅德曼在近筐的情況下都能投出近六成的命中率;萊利的“不準上籃”之后,各隊爭先對投手粗野犯規,并在大個子能夠中投前將其送上罰球線。舉例而言,羅德曼在1991-92賽季時命中率達到54%,只上了140次罰球線;下一個賽季,羅德曼的命中率直線下滑到43%,卻投出了更多的罰球——在上場時間少了近1000分鐘的情況下,多執行了23次罰球,命中率不過53%。羅德曼的情況雖然只是個個例,但也能代表著聯盟的趨勢轉變:更少的投籃、更多的犯規、更低的得分、更緩慢而危險的比賽。
3從更為深遠的角度看,“打球臟”成為教練們可以接受、甚至鼓勵球員去做的事情:既然能多贏比賽,那么何樂不為?萊利后來在邁阿密給了潦倒的布魯斯·鮑文一個試訓機會,并最終將他培養成史上最優秀、也可能是最“臟”的球員。他對著卡特、雷·阿倫、邁克爾·里德下過黑腳,他一把撕掉理查德·漢密爾頓頭上戴的面罩,將雙手戳進“Rip”的眼睛,他還差點把帥氣的斯澤比亞克一腳踢得毀了容。“兇悍的防守是我在籃球場上立足的根本。”他說道。
但是,打球臟真的會給球隊帶來幫助。鄧臺·瓊斯的確對科比惡意犯規,但他讓老鷹最后險勝湖人;克里斯·保羅被聯盟球員匿名投票為“最臟”球員前五名,但他總能想方設法地贏得比賽。眼下的情況是,聯盟放任“骯臟者勝利”成為定律,而不是繼續細化和修訂相關規則,讓打球骯臟的球員少一些“發揮空間”,或者能以是否犯規來區分球員是真臟(粗野而傷人)還是假臟(強硬而不傷人),甚至在對一些規則的界定上缺乏精確度(有關投籃犯規的“圓柱體法則”,即防守者不能侵犯投籃者的圓柱體空間,就從未被認真執行過),導致骯臟打法大行其道。
江山代有“才人”出,縱使“骯臟”如鮑文,也對鄧臺·瓊斯在科比投籃后伸出的右腳感到不滿,認為這“過于故意,過于越界”。現在的聯盟中,球星們承擔著更多責任,也直接成為“骯臟籃球”最大的犧牲者。鮑文在評論瓊斯對科比的犯規時表示:“從某個角度而言,這種犯規幾乎是科比在每個比賽夜晚都可能碰到的犯規。”詹姆斯和韋德非常贊同鮑文的說法。詹姆斯承認,他幾乎在每次沖進禁區時,都做好了被對手狠狠拽下來的心理準備,而韋德則想起在本賽季一場對陣76人的比賽中,看似溫和的對方白人中鋒斯班瑟·霍伊斯在比賽開始不久,就對著他頭部猛撞的“往事”。“我覺得自己的牙齒好像沒了。”韋德說。
4斯蒂芬·庫里,NBA最炙手可熱的超級新星,輸給馬刺之后在推特上表示:“我的左腳踝終于可以歇一歇了……”馬刺的丹尼·格林并沒有對庫里使用太多的“骯臟動作”,但是被他們干掉的掘金可沒有因為庫里長得小而對他心慈手軟,法里德在比賽中不止一次地直接踩到庫里脆弱的腳踝上。這并不是一件偶然發生的事件,“一些臟動作非常早地就被用在他的身上。”庫里的教練馬克·杰克遜談到法里德的做法時說道,“仔細看比賽回放,他們在罰球線針對庫里的掩護就是奔著腳踝去的,這都是籃球場上的骯臟動作。雖然這些是不允許被討論的,但我還是要說,這種動作發生了有三四次,他們就是想要嘗試利用更多的身體接觸來對付他。”
擔任季后賽解說的查爾斯·巴克利非常了解比賽中的“骯臟動作”,他一直呆在這種崇尚身體對抗的隊伍之中。“每次當你有機會,你就應該攻擊對手。”他說,“讓他害怕到無時無刻在想‘下一次我被會哪里被揍呢?’你不能在比賽中表現的像在做投籃訓練一樣輕松。”奧尼爾也非常同意巴克利的意見,他認為杰克遜所說的“臟”偏離了它的定義,在他看來這只是普通強度的比賽,還沒有到他認為臟的程度。每個退役的球員都會告訴你,當他們在打球的時候肢體接觸是有多么激烈,他們就是這么干的,即使他們沒有多少證據證明過去的比賽中的激烈程度比現在的強上許多。
巴克利和奧尼爾在NBA打球的時候沒有任何理由不遭到比庫里更粗暴的對待,這些粗暴的動作有時會讓他們擔心自己受傷,于是在某些夜晚,身為明星球員的他們效率可能就大大降低。一些專門統計數據的人可以做這么一個計算,十幾次甚至更多次的小動作或者犯規可能只會導致五六次的罰球機會,結果就是明星球員的受傷、膽怯甚至在比賽中畏首畏尾,這對于一直具有侵略性的球隊來說肯定是一筆非常劃算的交易。這就是所謂的“骯臟籃球”,沒有教練會公開反對這種行為,他們通常希望能在比賽中更早、更多次地運用這種“戰術”,因為這對于球隊和教練都是有巨大價值的,骯臟的打法可以從超級球星那里帶走能量和斗志——對于有些巨星來說,如果不是擔心被惡意犯規,可能他們的表現會更具統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