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麥迪、斯科拉、阿泰斯特、洛里……時間似乎回到了五年之前的休斯敦,那是姚時代火箭隊最后的輝煌。
斯科拉的腳步仍然夢幻,長發依舊飄逸;阿泰還是那么不不甘寂寞,送長傳,投三分;洛里也和五年前沒什么區別,盡管他如今在聯盟中的地位已遠勝從前,仍然在場上默默地給隊友提供幫助;麥迪穿著便裝在場下為隊友加油——2008-09賽季他只打了35場比賽,暫停的時候還抽空上場投個三分球;只有姚明與當年不同,他已經變成了主教練,不過他腦子里想的卻是杰夫·范甘迪和里克·阿德爾曼……

如果不是姚明,這些球員很難湊到一起,教練只是他臨時的職務,他是這場慈善賽的主人——真正的主人,沒有他,就沒有這場比賽。
這是姚明第三次組織慈善籃球賽,也是他第一次親力親為。前兩次比賽時他還是球員,身邊的團隊不會讓他太過分神,而這一次,他終于體會到想要做成一件事有多難。
姚明計劃把當年火箭隊的隊友召集到一起,和中國男籃來一場比賽,既有意義,又有賣點,可以匯聚更多慈善的力量。但當他把電話打給當年的隊友們的時候,得到的卻是各種各樣婉轉而又合理的拒絕理由,穆托姆博、巴蒂爾、阿隆·布魯克斯……每個人都有夏天的計劃,遠隔千里地組織起這樣一支球隊,難度太大。
好在NBA的暑假到了,球星訪華的序幕拉開了。憑借和中國運動品牌的良好關系,姚明努力斡旋,使得這些企業簽約球員的訪華時間都安排在了慈善賽的前后。
但變數仍然很多:首先是麥迪由于航班問題不能確定什么時候到達北京,只好放棄;洛里也是航班晚點,時差加上旅途疲憊讓他不知道能不能出場,同樣喬治·希爾也因為護照的原因旅途勞頓,作為職業球員,誰都不希望在休賽期受傷。
姚明只好挨個做工作,勸說兩人按時出場,比賽當天,他又到阿迪四少下榻的酒店,和盧比奧、沃爾、霍樂迪、利拉德溝通,最終盧比奧答應上場,利拉德也來到了現場為比賽增加人氣。比賽開始前,姚明又把孫悅和王仕鵬拉進了美國明星隊,以確保NBA的球星們不會太累。整場比賽出場最多的球員是洛里和希爾,但都沒有超過30分鐘,姚明用心良苦可見一斑。
比賽成功落下了帷幕,姚明在賽后和每一個手握手、擁抱,笑容里帶著感謝。這一晚,姚明一直在笑,有談到困難時的苦笑,也有面對記者提問時無奈的笑,有對于參賽球員們感激的笑,也有比賽結束時欣慰的笑……只有當他和那些希望小學的學生站在一起的時候,才是真正發自內心深處的笑。“一切為了童年”,這是姚明為這次比賽所定的主題,他笑的滿足。
一名球員退役之后有很多事可以做,姚明正在做著非常有益的事,而且他還會繼續做下去,繼續他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