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為快樂之本”絕不是一句無根據(jù)的俗語。近些年來,科學家們進行的眾多研究證實,幫助別人能帶來健康、快樂。一個友善的環(huán)境會讓每一個人受益無窮。
助人為快樂之本
加拿大西蒙·弗雷澤大學進行了一項研究,參加這項研究的加拿大和南非超過200名的大學生每人收到一筆買禮包的錢,他們可選擇買給自己或買給醫(yī)院中的孩童。研究結果顯示,那些選擇了用錢買零食給病童的大學生所得到的幸福指數(shù)高于其余人。
研究者勞拉·阿克寧表示:“幫助別人會感到快樂,無分文化背景或經(jīng)濟層面,因為這早已在人類本性上根深蒂固。”
據(jù)美國醫(yī)學新聞網(wǎng)站W(wǎng)ebMD報導,波士頓麻省總醫(yī)院精神病學副主任弗里奇昂表示:“為他”的行為能觸發(fā)大腦中的“嘉賞電路”,讓身體自然產(chǎn)生“自我感覺良好”的化學物質(zhì),如多巴胺和內(nèi)啡肽,可緩解因受外界強烈刺激而帶來的精神障礙。
美國一家心理學雜志發(fā)表了一個大型心理問卷的調(diào)查結果,這一研究發(fā)現(xiàn),經(jīng)常幫助別人的人群明顯地比不樂于助人的人群快樂;用快樂指數(shù)或生活滿足感指數(shù)來測量,前者要比后者高出24個百分點;從精神病流行病學的角度來看,前者患憂郁癥的可能性要比后者低得多。研究人員由此得出結論,養(yǎng)成助人為樂的習慣是預防和治療憂郁癥的良方。
“付出”是一劑萬能良藥
美國凱斯西儲大學生命倫理學教授史蒂芬·波斯特和小說家吉爾·奈馬克從現(xiàn)代科學和醫(yī)學的角度出發(fā),對人的“付出”與“回報”之間究竟產(chǎn)生什么樣的關系進行了深度挖掘,并將研究成果寫成專著《好人有好報嗎》。該書在美國很受歡迎,目前在大陸和臺灣都有中譯本出版發(fā)行。
作者在綜合40多所美國主要大學的100多項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大膽地拋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信息:“付出與回報之間存在著神奇的能量轉換秘密,即一個人在付出的同時,回報的能量正通過各種形式向此人返還,只不過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自己渾然不知……”
這種“付出”包括贊美、傳承、寬恕、勇氣、幽默、尊重、同情、忠誠、傾聽、創(chuàng)造。根據(jù)這十種付出方式,他們制定了一個詳細的測量表,并長期追蹤一些樂于付出的人,分門別類地對每一種“付出”帶來的“回報”進行物理統(tǒng)計和生理分析,從而揭示了“付出”產(chǎn)生的“醫(yī)療作用”和“快樂指數(shù)”;“宅心仁厚、樂善好施”之人的人格確實對自身心理和身體健康產(chǎn)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其自身的社會能力、判斷能力、正面情緒以及心態(tài)等都會全面提升。哪怕對別人付出一個微笑,傳遞一個幽默的表情時,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濃度就會增加,這種抗體能增強人的免疫系統(tǒng)。
可見,“付出”是一劑萬能良藥。
樂于助人者長壽
據(jù)美國《科學》雜志報導,美國密歇根大學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給予”有助于身體健康。
在這項長達五年的研究中,科學家們調(diào)查了423對老年夫婦,對每一位測試對象都進行兩項調(diào)查。一項是“物質(zhì)”上的幫助,比如親戚朋友間的搭車、捎帶東西或者是幫著照看孩子;另一項是配偶間精神上的支持。
在研究過程中,有134名測試對像過世。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從別人那兒獲得幫助對本人的過世率所產(chǎn)生的改變微乎其微。
而令人吃驚的是,給予別人幫助則對自己實則大有益處。在扣除年齡、性別、身體狀況、精神狀況及社會經(jīng)濟條件外,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給予別人物質(zhì)上的幫助能使致死率降低42%,而給予他人精神上的支持也能使致死率降低30%。
密歇根大學的心理學家安托納西對這一發(fā)現(xiàn)評論說,顯然我們過去忽視了行善的重要性。研究人員之一的布朗則表示,我們要想延長壽命的話,不妨去試一下關心和幫助他人。
友善的環(huán)境使每一個人都成為受益者
美國一位心理學家曾講過他的一個女病人的故事:年輕的艾麗斯幾年前因失戀得了憂郁癥,從原來居住的美國東北部移居到中西部來生活。艾麗斯很快就發(fā)現(xiàn),中西部人們的生活習慣與東北部居民有很大的不同。例如開車,東北部的生活節(jié)奏快,人們開車匆匆忙忙,只顧自己,常常顯得“橫沖直撞”。而中西部則不同,這里的生活節(jié)奏慢,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很溫情。
好幾次,艾麗斯從停車場出來上車道,盡管車道上排著長長的車隊,總是有人給她讓道。這種彬彬有禮、先人后己的行為,讓艾麗斯深受感動。時間一久,艾麗斯也養(yǎng)成了給停車場出來的車讓道的習慣,她喜歡這種友善的行為,每一次小小的“付出”都會給她帶來一種無可名狀的快樂。
一天早晨,她在上班途中為一輛準備從停車場出來的大卡車讓了道,卡車司機向她致謝。后來艾麗斯的車因沒油了而被迫停在路邊,那位卡車司機發(fā)現(xiàn)艾麗斯遇到麻煩后,就停下車取出自己的備用汽油加進艾麗斯的車里,并護送艾麗斯到附近的加油站加足了油,兩個素不相識的年輕人都因對方的無私助人而感動,一年以后,他們喜結良緣。艾麗斯的憂郁癥也不治而愈了。
這個治療憂郁癥的病例聽起來像個浪漫的電影故事,其實在現(xiàn)實生活中,因精神狀態(tài)變好而疾病不藥自愈的例子有很多。同時,這個病例也證實了,生活在友善環(huán)境中的每個人,都會受益于這份“友善”。
善念像漣漪一樣層層擴散最終回饋自己
YouTube上曾流傳一段感動人心的影片。片中一名男孩玩滑板摔倒,一名路過、穿著背心的工人將他扶起,同時幫他撿起掉落的東西。男孩被該名工人的善意感染,看到老人要過馬路,主動上前幫她拿東西,同時與她邊聊天、邊過斑馬線。
這名老年婦女隨后看到要停車的女子沒有零錢投幣,毫不猶豫地給她零錢,并將這份善念傳遞到她身上。該女子后來幫走出店面的紳士拾起他掉落的東西,然后帶著微笑離開。感受到善意的紳士也藉由幫一名司機搬行李,而將善念散播出去。
就這樣,善念像漣漪一樣層層擴散。司機幫助街頭藝人、街頭藝人幫助紅衣女孩、紅衣女孩幫助用餐的婦人、用餐的婦人幫助服務生,最后,服務生端了一杯水給穿著背心的工人,這份善念又回到他身上。
這部片長超過5分鐘的影片由非營利組織LifeVestInside拍攝,其目的是為了推廣善行。該組織認為,善是能產(chǎn)生巨大力量的全球語言,社會上多一份善,就能使世界更美好。誠如影片中所言:“善使世界免于匱乏。”
健康食品
茄子:“霜打茄子”是好藥
中藥許多方劑及民間驗方中,時常使用“秋后老茄子”、“霜打茄子”。越來越多證據(jù)表明,茄子具有抗癌功能。曾有試驗從茄子中提取的一種無毒物質(zhì),用于治療胃癌、子宮頸癌等收到良效。另外,茄子中含有龍葵堿、葫蘆素、水蘇堿、膽堿、紫蘇甙、茄色甙等多種生物堿物質(zhì),其中龍葵堿、葫蘆素被證實具有抗癌能力,茄花、茄蒂、茄根、茄汁皆為良藥,古代就有用茄根治療腫瘤的記載。
茄子還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除維生素A、C偏低外,其他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幾乎跟西紅柿差不多,而蛋白質(zhì)和鈣甚至比西紅柿高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