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成就奇跡

1982年,北卡大學大一新生邁克爾·喬丹絕殺喬治城大學,誰也沒有想到,僅僅過了一年,北卡羅萊納州又創造了一個絕殺奇跡,這一次遭殃的是休斯敦大學,而主角變成了北卡州大。當時休斯敦大學有“大夢”奧拉朱旺和“滑翔機”德雷克斯勒,毫無疑問,這是最好的奪冠機會——如果沒有那次絕殺。
讓我們回到1983年NCAA決賽的賽場,比賽還剩6秒時,北卡州大和休斯敦大學戰成52平。在這一刻,“瘋狂三月”的狂熱氣氛已經達到沸點,擔任現場解說的CBS王牌主播比利·派克甚至緊張的有些結巴,而NCAA歷史上最神奇的一幕則即將上演。
狼群隊的瑟爾·貝利在對方底線控球,遭到包夾的他不得不掄圓胳膊將球甩出,隊友德里克·威騰博格在中線附近勉強接到球,在距離三分線很遠的地方,他完成了一次極其勉強的跳投,從運行軌跡來看,這次投籃注定是個“三不沾”,此時,時鐘顯示比賽還剩3秒鐘結束。就在威騰博格扔出的皮球即將與籃筐擦肩而過的時候,洛倫佐·查爾斯橫空出世,在鑼響前一剎那,將球狠狠砸入了籃筐。接著,主帥吉姆·法瓦諾沖入場內開始了那段著名的狂奔,一段傳奇就此誕生。
在這次進攻之前,法瓦諾才將查爾斯換上場,他對后者說:“聽好了,洛倫佐,整個晚上你碌碌無為,我希望你能讓我看到不一樣的地方。”洛倫佐似乎沒有理解教練意圖,他完全沒有執行原定的戰術,而是呆在底線附近。但正因為如此,他在隊友投出“三不沾”時出現在正確的位置上,完成NCAA決賽史上最不可思議的一次絕殺。
其實那一年沒有人看好北卡州大奪冠,他們在常規賽輸掉了十場比賽,在此之前,沒有任何球隊輸掉十場還能奪冠。不過在常規賽最后一戰,幾位即將離校的四年級生集體爆發,貝利、威騰博格、西德尼·洛還有昆頓·倫納德下半時聯手砍下74分,用一場130比89的屠殺結果了維克森林大學,而在那個賽季余下的比賽中,找到了勝利方程式的狼群隊再也沒有嘗到過失敗的滋味。
沒錯,從ACC聯盟季后賽開始,北卡州大就變成了另一支球隊,他們先是71比70擊敗了維克森林,然后在加時賽中91比84干掉了衛冕冠軍北卡,最后,他們贏了擁有巨人中鋒拉爾夫·桑普森的弗吉尼亞大學,成功沖進決賽圈。
即便如此,北卡州大在西區也不過排名第六,進入NCAA決賽之前他們打了五場比賽, 一路走來如履薄冰。反觀休斯敦大學,他們連戰連捷,像一支無敵之師。“即便讓我們和北卡州大打20場,他們也贏不了一場。”德雷克斯勒說,“但是那真的天意,上帝好像都在幫助北卡州大。”
“滑翔機”說得沒錯,1983年的北卡州大一直被認為是大學體育史上最受幸運女神青睞的球隊。在該賽季最后十場連勝直至拿下總冠軍的比賽中,狼群隊有七場都是在最后一分鐘落后的情況下,完成逆轉或是將比賽拖入加時后取勝的,他們也因此得到了“強心劑”的綽號。直到今天,那支北卡州大和他們的瘋狂教練依然是老球迷津津樂道的話題。
接下來,就請當年那些演出奇跡的“狼孩”們為您親自講述那段不可思議的征程。

作為西區的六號種子,北卡州大在季后賽首輪遇到的對手是佩珀代因大學,這場在俄勒岡州科瓦利斯進行的比賽—直打到半夜11點半才分出了勝負。在經過了開場連續12投不中,第一個加時賽最后一分鐘還落后6分的驚險時刻后,第二個加時賽結束前3秒,科澤爾·麥克奎恩將威騰博格投失的罰球補入籃筐,狼群最終以69比67險勝對手。
威騰博格:當時的ACC分區是全國最強的一區,在贏得了ACC錦標賽后,我們本以為會被分配到東部,這樣我們的家人就能來現場助威了,但現在回頭看,當時我們也算抽到了一支好簽。
洛:我在首場比賽的第一個加時賽里犯滿離場,我把毛巾蒙在頭上,不敢繼續看比賽了。但隊友們顯然沒受到我被罰下的影響,就像此前德里克(威騰博格)在常規賽受傷時一樣,我們的年輕人迅速頂了上來。
查爾斯:在威騰博格罰最后一球前,科澤爾(麥克奎恩)還和我因誰站在三秒區的哪邊爭論了一下。
邁爾斯:那是因為麥克奎恩很擅長將彈出的球補進筐。
麥克奎恩:我當時對查爾斯說:“讓我站在這邊吧……”
查爾斯:他說的那邊是我此前一直習慣站的位置。不過我當時想,威騰博格這球應該不會投失,所以誰站哪邊都無所謂。但是后來那個罰球彈了出來,科澤爾還真把它補了進去。我想也只有一個2.11米高的左撇子才能補進那個球,如果換成習慣用右手的我在那邊,后果真是不堪設想。
查爾斯:這個進球絕對是價值連城,如果沒有它,我們早就回家了,更別說我決賽里最后時刻那記扣籃了。

季后賽第二輪,北卡州大71比70險勝UNLV(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這次的英雄是瑟爾·貝利。顯然,對手前鋒西德尼·格林賽前的輕蔑態度催化了貝利的爆發。格林在賽前說了這樣的話:“我根本不在乎貝利是誰。”
貝利:所有人都聽到了他說的話,這讓比賽中增加了“私人恩怨”的成分?沒錯。每次在他面前投中一個勾手或是轉身跳投后,我就在心里說:“你現在知道我是誰了吧?”
接下來的16進8比賽對北卡州大來說還算輕松,他們以75比56淘汰了猶他大學。八強戰中,狼群隊的對手是弗吉尼亞大學,威騰博格再次成為全隊的領袖,他不但16投11中得到24分,還在比賽結束前23秒送出關鍵妙傳,查爾斯接球后造成對手犯規,他的罰球最終鎖定了比賽的勝局。
查爾斯:那場比賽我現在還是歷歷在目,由于在此前的ACC錦標賽上打敗過他們,所以拉爾夫·桑普森在這場比賽中發瘋般的想要復仇。
洛:威騰博格那場也打瘋了,記得每次我把球運到前場后,他就靠近我說:“把球給我!”然后我就可以跑回去準備防守了。

最后的四強決戰在新墨西哥州阿爾伯克基市上演,第一場半決賽,休斯敦大學用17次扣籃砸暈路易斯維爾大學,以91比84獲勝的他們帶著26連勝進入總決賽。隨后,北卡州大67比60擊退佐治亞大學,和休斯敦大學會師。
甘農:我們去現場觀看了第一場半決賽,但是中場休息時我們決定離開球館。在場上四處亂飛的休大球員簡直像是在打NBA全明星賽。
威騰博格:如果給了對手17次深入籃下爆扣的機會,這意味著你的防守非常薄弱。如果換成我們,他們可不會這么瘋狂的。
貝利:我看了那場比賽之后感覺非常緊張。我們接下來就要面對這群家伙了,那簡直是與狼共舞啊。

決賽開始前,人人都看好休斯敦大學能夠獲勝,畢竟他們的陣容中擁有日后的名人堂成員奧拉朱旺和德雷克斯勒。主帥法瓦諾聲稱,北卡州大將盡量放慢節奏,如果沒有時間限制,他寧愿讓手下贏得開場跳球后“耗到周二早晨再出手”(比賽在周一晚上舉行)。
查爾斯:在備戰的最后階段,那種感覺就像我們已經和周圍的世界隔離。不過我們想,他們也不是北卡或者弗吉尼亞,輸了也什么大不了的。
甘農:接連兩天,教練都在不停地對媒體表示,我們只有盡可能多控球才有機會。在賽前的更衣室內,黑板上寫滿了各種各樣的球探報告,我們圍坐在一起開始討論,突然,教練站起來將黑板擦得干干凈凈,然后順手扔掉了板擦。他說道……
洛:如果你們想贏……
貝利:就必須控制住球……
比賽開始后,狼群如愿贏得了開場跳球,雖然洛的跳投沒有命中,但貝利一記補扣拿下了開門紅。北卡州大打出6比0的開局并—直領先,中場休息時,狼群以33比25領先,這顯然是個美妙的半場。
貝利:教練知道應該如何應對,他告訴我們要在防守時拼命攔截對手的高空表演。而在進攻中,如果投籃沒有命中,也要有人拼命撲到籃筐上將球扣進。這樣的打法肯定讓休大的球員有些迷糊,因為這正是他們最擅長的比賽方式。
不過休斯敦大學在下半時打出17比2的開局,一舉逆轉了頹勢。但是德雷克斯勒身背四次犯規,奧拉朱旺因為不適應阿爾伯克基的高海拔而不得不到場邊吸氧的現實,也給他們留下了隱患。比賽結束前十分鐘,休大主帥劉易斯坐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當時他的球隊以7分領先。
貝利:當時他們都以為比賽大局已定,但我們依然不顧一切地想去贏得勝利。你不能讓一個偉大的故事以這樣的結局結束。最后,我們成功了。
查爾斯:在我們全力爭勝時,他們卻開始保守了。
甘農:我們適當地采取了犯規戰術,并且收到了成效。威騰博格也找回了手感,接連投中了幾個球,最后他又在底角處接到洛的傳球,命中了扳平比分的進球。那時我們就意識到,我們一定能贏。
比賽結束前44秒,北卡州大終于將比分扳為了52平,當他們再次獲得球權后,法瓦諾請求暫停,開始布置最后一投的戰術。
查爾斯:在教練畫完戰術圖后,我回到了場內,這時他又突然把我拽到場邊說道:“你整晚都在干什么,把你的腦袋給我從屁股里拔出來。”
甘農:對手采用的是區域包夾防守,這給我們制造了很大困難。我們很難控球消耗時間,有好幾次,我們都差點在很勉強的情況下被迫出手。
洛:在還剩十秒鐘左右的時候,我運球到球場左側,然后擊地傳給貝利,我以為他會在最擅長的底角處發炮,但他卻沒有接穩,只好將球扔回給了中線附近的威騰博格。
威騰博格:當時我的腦袋里好像有個時鐘在運行,我知道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必須把球扔出去,要么直接投籃,要么是傳球。
甘農:比賽前的球員通道內,我聽見對方有個家伙說:“扣的多的球隊才能贏!”他們說的沒錯,這場比賽休斯敦人扣了一次,而我們則有兩次——開場后的第一球,還有鎖定比賽的最后一球。
查爾斯:我看那球投得肯定碰不到籃筐就沒太多考慮,就跳起來抓到球,把它扔了進去。人們總說我在合適的時間出現在了合適的地方,但我當時的確是站錯位置了。因為如果你想搶前場籃板,肯定不能站在籃筐下面。
麥克奎恩:在洛倫佐扣中最后一球后,我立即沖過去搶那個籃球。我想讓所有人都在上面簽名,然后保存下來。但當時球卻在休斯敦大學的前鋒拉里·麥徹亞手中,這個身高2.11米的大個子正抱著皮球抽泣。我當時想,天啊,這球是拿不到了。然后我就再也沒想這事了,而是和所有人一起開始慶祝。
貝利:我后來和德雷克斯勒聊到過這場比賽,他的傷心之情溢于言表。他甚至說,這種奇跡以后永遠不會再發生了。不過好在,這個奇跡至少發生了一次。法瓦諾成就了自己的傳奇,也讓那些身患癌癥的人受到了鼓舞(法瓦諾曾長期受到癌癥折磨,1993年,他建立了一個基金會,用以資助那些研究治療癌癥的機構,但僅僅兩個月后,法瓦諾就因癌癥去世)。
麥克奎恩:每個人都在不停地繞場奔跑,我根本沒法往其他方向走。我不得不呼喊讓大家暫停,然后沖到籃架下面,然后抓著籃筐爬了上去。

另一個奪冠傳奇
北卡州大早已不是大學籃球版圖上的重要地標,論及知名度他們較之喬丹母校北卡有著天壤之別。迄今為止一共只有39個NBA球員是在北卡州大畢業,而且大多數都是龍套角色,只有大衛·湯普森和麥克米蘭等少數人在NBA闖出名堂。然而,北卡州大卻在美國大學籃壇史上留下兩段傳奇,除了1983年奪冠外,他們還在1974年得到一次冠軍,而那次他們甚至造成NCAA改變規則。
事情從上世紀50年代說起,當時正是北卡州大狀態最佳的時候,他們拿到了四次ACC聯盟的冠軍(當時得到ACC聯盟冠軍的球隊才能出現在NCAA決賽圈)。那會ACC聯盟的競爭激烈,因此各隊之前也打起了小算盤,為了勝利,他們經常會創造出一些離奇的比賽。比如1968年,ACC聯盟季后賽半決賽中,北卡州大兩分擊敗杜克大學,而最后的比分居然是12比10。由于NCAA直到1985年才制定了45秒進攻時限(后改為35秒),北卡州大在這場比賽中居然大部分時間都在控球,導致杜克球員最后差點和北卡州大打架。人算不如天算,北卡州大到底也沒有獲得1968年的ACC冠軍,倒是在1973年,他們順利拿到冠軍。可惜隨后噩耗傳來,由于招生違規,北卡州大被取消了參加NCAA決賽圈的資格。
當時北卡州大的助理教練在招生的時候,同大衛·湯普森打了一場比賽,最終湯普森成為北卡州大的悍將。就因為這個插曲,北卡州大被剝奪參加NCAA決賽圈的資格,這多少讓人覺得有些荒謬。這個賽季北卡州大打出了27勝0負的成績,如果他們能參加決賽圈,將會是NCAA冠軍的有力爭奪者。
1974年,湯普森率領北卡州大卷土重來。此時ACC聯盟已成大器,馬里蘭大學排名全國第四,兩支球隊在ACC聯盟決賽相遇。比賽還沒開打,北卡州大和馬里蘭就向聯盟訴苦,無論誰輸掉比賽,都將失去進軍決賽圈的資格,可是按照他們的實力,在決賽中相遇都不讓人意外,但當時只有25支球隊參加決賽圈,沒有任何通融的余地。
103比100,北卡州大笑到最后,而輸球的馬里蘭欲哭無淚。這導致NCAA內部也引起爭論:如何才能讓最強的隊參加決賽圈?這個賽季之后,NCAA決賽圈擴軍,從25支變成32支,一個聯盟可能會有兩支球隊參加決賽圈。
這一場勝利,讓北卡州大看到奪冠的希望。橫亙在他們的面前,是已經奪得七連冠的UCLA(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北卡州大最終在半決賽碰上UCLA,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這就是一場提前到來的決賽。
在下半場還剩11分鐘時,UCLA領先11分,但他們沒有維持這個優勢,被逼入了第一個加時。隨后,北卡州大也錯過了一次絕殺機會,比賽進入第二個加時。UCLA猛然發力,領先7分,眼看就要勝利了,但北卡州大再次發動反撲,此時UCLA球員失去理智,比爾·沃爾頓居然將球舉在頭頂,被對手搶斷成功。最終,北卡州大以80比77完成逆轉,讓UCLA的八連冠美夢化為泡影。隨后的決賽,北卡州大輕松擊敗馬奎特大學,得到校史上第一個NCAA冠軍。

畢業于北卡州大的知名NBA球員
大衛·湯普森 David Thompson
綽號為“天行者”的湯普森是北卡州大惟一一個入選名人堂的球員。湯普森是兩屆NBA全明星賽的MVP,也是歷史上惟一一位既榮獲ABA全明星賽MVP、又得過NBA全明星賽MVP的球員。湯普森有著不凡的得分能力,他甚至是喬丹兒時的偶像——“飛人”在2009入選名人堂時,引薦人便是湯普森。
湯姆·古格利奧塔 Tom Gugliotta
古格利奧塔出身籃球世家,他在高中時最后一個賽季的表現相當不錯,但沒有什么大學關注他。在父親的幫助下,古格利奧塔來到了北卡州大,在大四那年,他場均能拿到22分和10個籃板。后來加入NBA,古格利奧塔以其精湛的球藝成長為全聯盟最優秀的白人前鋒,在森林狼效力時他有兩個賽季的場均得分是在20分以上。
瑟爾·貝利 Thurl Bailey
貝利是1983年北卡州大奪冠陣容中的關鍵球員,當時他無論是得分還是籃板都位居全隊之首。后來他在爵士隊效力多年,也在森林狼打了三個賽季。1994年,他離開了NBA,前往歐洲淘金,但在1999年1月,貝利作為自由球員重新和爵士簽約,在這個賽季結束之后,他宣布退役。退役之后,貝利為爵士和猶他大學解說比賽,他同時還為球隊寫勝利之歌,另外他還出了不少唱片。
內特·麥克米蘭 Nate McMillan
盡管個人數據方面平淡無奇,但麥克米蘭卻在超音速隊史上有著極高的地位,其10號球衣也在西雅圖光榮退休。麥克米蘭把自己12年職業生涯全部奉獻給了超音速,并且在1993-94賽季和1994-95賽季入選過聯盟最佳防守第二陣容。退役后麥克米蘭在教練領域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他給人們的印象是沒有張揚的個性,更多的是穩重和對于球隊的責任感。
斯伯特·韋伯 Spud Webb
在1986年扣籃大賽上,身高1.70米的韋伯一鳴驚人,勇奪冠軍,成為NBA有史以來最矮的扣籃冠軍。韋伯的扣籃深入人心,但他在NBA比賽場上取得的成績是一部更好的勵志劇:韋伯一共在NBA打了12個賽季,出戰814場常規賽,場均得到9.9分。這份數據并不華麗,卻也證明了一個小個子球員在NBA的奮斗史。
維尼·德爾·內格羅 Vinny Del Negro
在內格羅12年的NBA生涯中,他曾為五支球隊效力,在其總共771場常規賽上,他場均可以貢獻9.1分和3.2助攻。內格羅生涯中打替補的時候多于主力,但無論擔任什么位置,他都算中規中矩完成任務。他生涯最巔峰的時期是在馬刺,在波波維奇手下的打球經歷也為他日后當一名出色的教練打下基礎。
查基·布朗 Chucky Brown
自1989年進入NBA后,布朗在接下來的13年里總共為12支球隊效力過,這樣頻繁的輾轉流離讓人只有敬佩可言,他也同喬·史密斯、托尼·馬森博格和吉姆·杰克遜共同保持的效力不同球隊最多的紀錄。
J.J.希克森 J.J.Hickson
現役NBA球員中,J.J.希克森是僅有的一位畢業于北卡州大的。本賽季是希克森在NBA聯盟闖蕩的第五個年頭,身為開拓者隊的主力大前鋒,他在本賽季的進步有目共睹,在比賽中得到兩雙數據已是家常便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