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賽季,火箭隊與他們的問題新秀羅伊斯·懷特之間的矛盾可以說已經斷斷續續的持續了一個賽季。
事情是這樣的,在去年夏天的NBA選秀大會上,火箭隊在首輪第16順位摘到了懷特,可是懷特在來到火箭隊之后卻被查出患有焦慮癥,且不能乘坐飛機,無奈火箭隊只得對懷特采取治療。可是在治療時懷特卻又與球隊產生了巨大的分歧,考慮到懷特可能對球隊產生的負面影響,火箭隊在去年年底時決定將他暫時下放到附屬于自己的NBDL球隊里奧格蘭德河谷毒蛇隊去歷練。可是對于球隊的這一決定,懷特卻并不接受且拒絕前往NBDL,在經過了將近一個月的溝通之后,全明星賽前,懷特終于妥協,前往毒蛇隊去報到。但在毒蛇隊打了12場比賽之后,最近,懷特又不安分了。就在3月19日,懷特以“隊醫建議我回去修養”為由,在沒有征得任何人同意的情況之下擅自離開了毒蛇隊。緊跟著,在3月27日懷特又重新回到了毒蛇隊。
雖然我們不知道這期間在懷特身上都發生了些什么事情,但有一點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懷特本人其實非常不情愿到NBDL去打球。實際上,像這種新秀球員被球隊下放——召回——再下放——再召回——再下放的事情在NBA我們已經司空見慣了。對這件事,可能很多人都覺得是一件很恥辱的事情,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兵工廠
眾所周知,對任何一支想要在NBA有所作為的球隊來說,后續的人才儲備都是重中之重,而NBA也有著自己的新鮮血液輸送站——NCAA。在每一年的夏天,NCAA都會穩定的向NBA輸送一批球員,且這些球員基本上都是天賦異稟、能力出眾。但盡管如此,卻仍舊有很多球員在來到NBA之后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很快的成為球隊的即戰力。此時,就需要有一個屬于他們的展示場,讓這些球員既可以充分展現自己的能力,又可以按照球隊的戰術要求訓練、比賽來提升自己的能力,以備來日在適當的時機大展拳腳,NBDL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呼嘯而出的。其實,早在NBDL之前,NBA是有著這樣的一個附屬聯盟的,這就是CBA——Continent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大陸籃球聯盟)。但在2001年,CBA卻在伊塞亞·托馬斯的經營下破產。于是,就在CBA破產之后,為了能讓NBA繼續擁有一個技術不純熟球員的進修學校,大衛·斯特恩決定成立NBDL。
NBDL是NBA發展聯盟(NBA Development League)的縮寫,簡稱D-League,成立于2001年秋天,總部設在紐約,屬于NBA的二級聯盟,這里的球員主要是由那些參加選秀但未被球隊選中或參加NBA球隊季前賽但被裁掉以及由各支NBA球隊下放鍛煉的球員組成,主要目的是給NBA的各支球隊儲備人才以備它們選擇,可以說是NBA的人才庫。在2001年NBDL剛剛成立時,只有8支球隊,且全部來自美國東南部地區(即弗吉尼亞州,南卡羅來納州,北卡羅來納州,阿拉巴馬州和喬治亞州)。直到2006年夏天,聯盟制定了向西發展的計劃,才陸續有西部球隊加盟進來,來自加州的貝克斯菲爾德果醬隊就是第一支加入NBDL的西部球隊。緊跟著,得克薩斯州、新墨西哥州、阿肯色州、佛羅里達州和俄克拉荷馬州也都相繼擁有了屬于自己的NBDL球隊,原來一些隸屬于CBA的球隊也陸續加盟進來。2006年4月19日對NBDL來說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因為就在這一天,洛杉磯湖人隊正式收購了加州的洛杉磯防御者隊,成為了第一支擁有NBDL球隊的NBA球隊。之后的幾年時間里,NBDL繼續擴軍,到2007年夏天時,它已經擁有14支球隊,現在,這一數字已經上漲到了16支。且在這期間,更是有馬刺、雷霆、火箭、小牛四支NBA球隊繼湖人隊之后也各自收購了屬于自己的NBDL球隊。
現在,NBDL已經走過了自己的第12個年頭,它仍然在不斷發展,對NBA的作用也在變得越來越重要,已經成為了所有球隊建設發展中一個不可忽視的環節。雖然當初大衛·斯特恩成立NBDL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來自于它背后的經濟動力(以步行者隊1999年的新秀喬納森·本德為例,在本德的8個NBA賽季里他總共掠走了3100萬美金,但在頭兩年他卻只為步行者隊總共出場了704分鐘,而這兩年恰好又是在NBDL的建立之前的兩年。試想一下,假如本德要是這兩年在NBDL出場3000分鐘又會如何呢?斯特恩看到的正是這其中的性價比平衡),但NBDL又確實是為NBA培養、輸送了很多優秀的球員,變成了名副其實的NBA第二兵工廠。

下放?不丟人
翻開NBA歷史長長的花名冊,我們可以發現,這其中有很多優秀的球員他們在職業生涯的早期都有著在NBDL打球的經歷。像現在火箭隊的當家控位林書豪、森林狼隊后衛J.J.巴里亞、馬刺隊的鋒衛搖擺人丹尼·格林、老鷹隊雙能衛路易斯·威廉姆斯、快艇隊防守悍將馬特·巴恩斯,雄鹿隊的厄爾森·伊利亞索瓦等他們都在NBDL有過或多或少的打球經歷,但現在他們卻都已經成為了各自球隊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而且據統計,就在2011-12賽季,總共有166名NBDL球員被傳召至過NBA,算上被傳召不止一次的球員,NBDL總計有270人次到NBA里打過球。到上賽季常規賽結束時,在NBA總共有120名球員有過NBDL的經歷,這其中更是有60人參加了季后賽。可見,NBDL的確是起到了像大衛·斯特恩所想的那樣——鍛煉年輕球員的目的。
可遺憾的是,盡管如此,卻仍有很多年輕球員對到NBDL打球表示不屑,認為這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羅伊斯·懷特就是其中之一。其實,對懷特來說他有這樣的抱怨也屬正常。作為一個在首輪中游位置被選中的新秀來說,他的個人能力自然是毋庸置疑,本來打算在NBA的舞臺上大干一番,卻又被無情的下放到了NBDL,這樣的心理落差自然是很難接受。其實不止是懷特,對很多新秀來說也都是如此,在進入NBA之前,他們都是NCAA的佼佼者,可NBA畢竟是這個星球上水平最高的籃球賽場,到這里來打拼絕大多數人不得不說仍然欠一些火候、一些經驗,在這里也很難得到有保證的出場時間來鍛煉自己。此時,如果能頂住壓力,從容的選擇到NBDL來歷練似乎是最明智的選擇。而且,假如你不是狀元就千萬不要抱怨,因為在聯盟下放的歷史上,下放的最高順位是榜眼——在2009-10賽季,灰熊隊就將他們在2009年選秀大會上摘得的榜眼秀哈希姆·塔比特下放到了NBDL,塔比特也成為了聯盟歷史上被下放的選秀順位最高的球員。NBDL年輕但精力十足的主席丹·里德就說過:“千萬不要覺得來NBDL是一件丟人的事情,這里可以幫助你更快的通向NBA。”的確,對于那些初出茅廬的正太們來說,如果不能一時在NBA站穩腳跟,那么就欣然聽從球隊的安排,來NBDL吧。而且現在NBA與NBDL實行混合經營模式——即對應球隊之間相互專屬的合作關系,NBDL球隊在獨立經營的同時,也接受與之相應的NBA球隊的管理,這就更增加了NBDL為NBA培養人才的針對性所以。所以,對那些在NBA打不上球的正太們來說,與其在球隊當中苦坐冷板凳,不如到NBDL去磨礪自己、以備來日之需,這絕不是什么丟人的事情。
現在,NBDL也正面臨重大變革。就在去年的勞資談判期間,斯特恩和各支球隊的老板進行了一次關于拓展NBA與NBDL合作的投票。于是,從上個賽季開始,除了在NBA效力不滿三年的菜鳥球員可以按俱樂部要求任意下放至NBDL之外,那些需要從傷病中康復或是保持狀態的老兵也可以NBDL去征戰。除此之外,針對現有合作體制下存在的弊端——即現行制度下一對一合作的NBA球隊只能控制合作球隊里簽有NBA合同的球員,而NBDL球隊中的其他球員則可以被其他NBA球隊簽走,導致用自己的體系為其他球隊培養人才的現象。斯特恩決定建立一個專屬的一對一小聯盟,即30支NBA球隊分別對應30支NBDL球隊,并采用和MLB類似的“傳召”體系來代替現有的機制。另外,斯特恩也決定以后可能要將選秀設定為三輪,這樣球隊就可以按他們的長遠計劃探查并選中一系列球員再拿到小聯盟里去歷練,給球隊未來的發展儲備更多的人才。當然,這些現在都還只是設想,實施起來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就像里德自己所說的那樣:“對這些設想,現在我很難給出一個準確的時間表,而且你也不可能在明年就見到NBDL進行14隊的擴容,但現在我們正在向著這一目標努力邁進著。”的確,對NBDL來說,它才剛剛起步,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真的可以看到斯特恩所說的那個“年輕球員花時間在NBDL將成為常態、而非例外,30支NBA球隊對應30支NBDL球隊的小聯盟”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