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非洲男籃錦標賽
2013年8月31日,第二十七屆非洲男籃錦標賽決賽在科特迪瓦經濟首都阿比讓上演,安哥拉隊以57比40大比分戰勝埃及隊,將失落兩年的冠軍獎杯又重新奪了回來。眾所周知,近些年來安哥拉隊一直都是非洲籃壇無可爭議的霸主——自從1989年以來在12屆非錦賽當中他們總共拿到了11次冠軍,雖然2011年在決賽中意外不敵突尼斯隊屈居亞軍,但他們的統治根基卻始終不曾動搖。而伴隨著這次再度登頂,他們也向這塊古老而神秘的大陸再次宣告:我們——依然是這里的主宰。

本屆非錦賽,為了重奪冠軍安哥拉隊可謂是祭出了他們的最強陣容,28歲的卡洛斯·莫拉萊斯、32歲的雷吉·摩爾以及24歲的埃東多·明加斯等老將悉數參戰,而陣容齊整的他們這一路走得也是波瀾不驚。小組賽,安哥拉隊與預選賽第四區冠軍中非、第六區冠軍莫桑比克和第二區亞軍佛得角同分在C組,在順利的以小組第一出現后(三場比賽他們分別是以75比50戰勝佛得角、91比73戰勝莫桑比克以及85比80擊敗中非),八分之一決賽他們以82比36的懸殊比分淘汰了馬里隊,緊跟著又在四分之一決賽95比73挑落了北非勁旅摩洛哥,半決賽面對東道主科特迪瓦,雖然遇到了一些挑戰,但最終還是以66比59取勝,殺進了決賽。決賽面對本屆賽事最大的黑馬埃及隊,安哥拉人沒有再重蹈兩年前的覆轍,他們以17分的巨大優勢穩穩取勝,讓自己又重新站在了非洲之巔。除此之外,球隊主力得分后衛莫拉萊斯還以場均15.6分、4.6個籃板和2次助攻的表現當選了本屆非錦賽的MVP,安哥拉隊可謂是取得了全面大捷。
而埃及隊,雖然在決賽當中失利了,但他們在這屆非錦賽上帶給我們的驚喜也已經足夠多了。對比小組賽階段和淘汰賽階段的埃及隊,我們會發現他們完全是判若兩隊——同科特迪瓦、塞內加爾和阿爾及利亞同分在A組的他們,在小組賽階段可是一場比賽都沒贏(70比72塞內加爾、63比67阿爾及利亞、62比69科特迪瓦),但在淘汰賽埃及隊卻大發神威(注:非錦賽的賽制是這樣的,16支球隊先分為四個小組進行排位賽,然后再進行交叉淘汰賽,即小組賽階段沒有球隊被淘汰),他們先是在八分之一決賽以77比67擊敗了衛冕冠軍突尼斯隊,之后又在四分之一決賽1分(74比73)險勝佛得角,半決賽面對塞內加爾,“法老們”依舊沒有膽怯,70比63——他們歷史性的挺進了決賽。雖然最終沒能夠創造奇跡,但拿到一張直通明年西班牙世界杯的門票他們也已然成功,更重要的是:隊內像阿西姆·馬雷、謝里夫·阿布達拉等球員的迅速成長還讓他們看到了埃及籃球未來的希望。
非洲區最后一張直通世界杯門票的歸屬者是塞內加爾,他們在三、四名決賽當中以1分優勢(57比56)險勝科特迪瓦獲得季軍。這場比賽的進程非常具有戲劇性,比賽最后時刻塞內加爾還落后東道主3分,但是馬勒耶·恩多耶在終場前12秒時命中了一記三分球,同時還造成了對手核心球員赫爾維·拉米扎納的犯規,在恩多耶罰球命中后塞內加爾領先1分,而伴隨著拉米扎納最后的壓哨跳投不中,塞內加爾人最終也驚險的獲得了比賽勝利,繼2006年之后重返世界杯的賽場,而科特迪瓦隊則留下了無盡的遺憾。

相比于埃及隊和塞內加爾隊帶給我們的驚喜,尼日利亞無疑是本屆非錦賽最讓人失望的球隊。出征象牙海岸之前,“非洲雄鷹”可謂是雄心勃勃,在他們的12人陣容名單里,只有2人出生于尼日利亞,其余10人全都是生于美國的尼日利亞裔球員,這其中更不乏像埃克·迪奧古、奧盧米德·奧德杰、阿米奴兄弟以及前猛龍隊后衛本·尤佐等猛將,陣容堪稱豪華,很多人都把他們看作是冠軍的有力競爭者。而開賽伊始,尼日利亞人也的確展現出了這種勢頭,被分在D組的他們在小組賽階段勢如破竹,三戰全勝(74比59馬里、93比75剛果、91比84喀麥隆),以小組頭名進入到淘汰賽。但在八分之一決賽以112比75順利大比分戰勝中非之后,尼日利亞人有些得意忘形了,四分之一決賽輕敵的他們以1分劣勢(63比64)栽在了塞內加爾隊手里,雖然在最后一場排位賽中擊敗了摩洛哥隊(105比87),但只獲得第七名,這樣的成績還是讓人唏噓不已。“歷史性的連續兩次贏得國際大賽參賽資格,歷史性的首奪非錦賽冠軍,并在世界舞臺上擊敗一流球隊。”這是出征非錦賽前尼日利亞隊發出的豪言壯語,但現在看來,“非洲雄鷹”的這些愿望只能等待日后去實現了。
這真是一屆精彩的非錦賽,連勝、冷門、起伏、王者歸來——該有的劇情可謂應有盡有。可能很多人仍覺得非洲籃球的整體水平依舊不高,即便是到了世錦賽的賽場,安哥拉隊也很難能夠從小組當中出線,更何況是埃及和塞內加爾了。事實可能的確如此,但同時也千萬不要忘了,現在的非洲籃球也正如初升的紅日般正欲噴薄而出,或許若干年以后在世界杯或者奧運會的賽場,我們真的能看到非洲兄弟站上領獎臺也說不定。